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毕文胜

作品数:28 被引量:20H指数:2
供职机构: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政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自然科学总论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哲学宗教
  • 4篇文化科学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6篇哲学
  • 6篇知识
  • 5篇德性
  • 5篇理智德性
  • 4篇知识论
  • 2篇语境
  • 2篇语用学
  • 2篇哲学视域
  • 2篇主义
  • 2篇文明
  • 2篇现代主义
  • 2篇伦理
  • 2篇伦理学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科学哲学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阿佩尔
  • 2篇柏拉图
  • 2篇本体论

机构

  • 23篇云南师范大学
  • 9篇厦门大学
  • 6篇云南省社会科...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纽约州立大学
  • 1篇麻省理工学院

作者

  • 26篇毕文胜
  • 6篇杨晶
  • 1篇杨修志
  • 1篇杨修志
  • 1篇白鲁恂
  • 1篇汪艳艳

传媒

  • 5篇云南社会科学
  • 3篇哲学动态
  • 2篇国外理论动态
  • 2篇自然辩证法研...
  • 2篇湖南广播电视...
  • 1篇马克思主义与...
  • 1篇兰州学刊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玉林师范学院...
  • 1篇学术探索
  • 1篇当代中国价值...

年份

  • 4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从自否定看黑格尔对柏拉图辩证法的扬弃
2020年
按照黑格尔的理解,辩证法是对纯粹理念的研究。纯粹理念指思维中最抽象部分的集合,即纯粹的思想。因而辩证法在哲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它是对思维性质的一种表述,可以充分表达形而上的理念。这与柏拉图在理念论中所探究的理念与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一致。黑格尔继承了柏拉图通种论中推论理念之间的辩证关系,采用正题、反题、合题的形式,强调概念之间的否定与联系;同时,他克服了柏拉图通种论中完全不包含经验的缺陷,强调经验事物之间的辩证关系也能通过自否定不断上升。
章一晟毕文胜
关键词:辩证法
从柏拉图的朴素理性到康德批判理性的进步——以本体论为依据
2020年
柏拉图作为哲学史上第一位拥有自身哲学理论体系的哲学家,其思想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本发展形态,后来者们常常用柏拉图的理论进行思辨,从而导出自身的哲学观点,其中又以康德为甚。康德从柏拉图的本体论出发,建立起自己的批判形而上学,其批判哲学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相比,在理论的形成背景与本体论等方面具有诸多不同,但这并不代表康德完全否认柏拉图,二者是从不同的方面诠释自己心中的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道德;而从朴素理性到批判理性,康德确实对柏拉图有所超越。
章一晟毕文胜
关键词:本体论
共同价值信念:和谐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对山西奴工事件的思考
2008年
山西奴工事件更深层的文化原因是共同伦理规范及其相应的共同价值信念和追求的缺失,导致了个体经济行为的失衡。因此之故,倡导和谐文化,建设和谐社会,首要的是在新的历史境遇中,如何树立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并内化个体的自觉追求,从而在实存境遇中遵循。
毕文胜杨晶
关键词:价值信念儒家文化马克思主义
语用论的认知相关性——基于说明和理解问题关系的考察
2012年
20世纪中叶后,由于受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理论和“生活世界”理论、库恩的“范式”理论等因素的影响,语用论在科学实践中的认知地位和作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在当代尤为突出。本文从科学说明中的关于说明和理解关系的不同观点出发思考这一普遍性问题。
毕文胜
关键词:语用论维特根斯坦
中国先秦时期知识观分析——基于西方知识论视野
2011年
"得到辩护的真信念"是西方哲学从纯粹的认知兴趣出发得出的关于知识的一贯定义,从这一定义出发,命题信念和客体信念根本不同。在西方知识论视域中对比考察儒家、道家和墨家述"知"的句法及其基本理论特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尽管先秦时期不乏纯粹的认知旨趣和句法等形式逻辑上的追求,但关于知的论述都以伦理诉求为旨归,从而缺乏西方文化传统中相应的成熟的认知理论以及形式逻辑体系。
毕文胜
关键词:先秦时期西方知识论知识
批判城市研究的新视角:导论被引量:1
2012年
美刊《批判社会学》(CriticalSociology)2012年第1期刊登了一组以“批判城市研究”为主题的文章。本文为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社会学系教授马克·戈特德伊纳(MarkGottdiener)为该专栏文章撰写的导论。他指出,该专栏中的这几篇文章因为都应用了亨利·列斐伏尔在《空间的生产》中的观点而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它们不再局限于对英美大都市的案例研究,从而有利于纠正城市研究领域中存在的不平衡。
马克.戈特德伊纳毕文胜杨修志
关键词:导论专栏文章社会学系列斐伏尔大都市
理智德性:能力或性格——贝尔对德性可靠论的批判
2018年
可靠性是所有可靠论的核心概念,德性可靠论与众不同之处就在于将诸如听力、视觉、记忆等认识能力的可靠性解释为理智德性本质。贝尔批判德性可靠论者对理智德性进行能力本质的垄断性的错误解释,认为能力与性格在认识活动中是不可分的,共同构成了理智德性的可靠性。贝尔的德性知识论思路是融合型思路,代表了德性知识论发展的新趋势和新方向。但是,看似合理的解释方案存在着理论基础薄弱、论证不充分等问题。
毕文胜
关键词:可靠性理智德性性格
启蒙与当代中国——从比较康德与福柯的启蒙思想出发
2012年
从康德对启蒙的论证出发,所得到的结果是启蒙的反面。福柯在对康德启蒙思想的批判中,将启蒙定义为对时代永远质询的精神气质和行为模式。比较康德和福柯的启蒙思想可以看到,启蒙作为一种以对时代批判为核心的哲学品格和行为模式将为一切时代所共有,而其批判的对象、方式和目的将永远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永远需要回答的问题。从中国现实出发,由人类理性取代上帝理性并成为文化的核心理念的当前时代,启蒙的需要更迫切。
毕文胜杨晶
关键词:启蒙
理解“理解”——当代分析哲学视域下的理解问题研究述评
西方哲学传统中对理解问题的研究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均将理解看成是灵魂的一种认知能力,其作用是获得科学知识。这一诠释成为近代认识论和当代英美分析哲学对理解问题研究的理论渊源和基础。当代分析哲学中的理解问...
毕文胜
范·弗拉森“语用学”科学说明观的两个问题被引量:2
2005年
范.弗拉森的科学说明理论(“语用学“的科学说明)以语境为基础,以经验论的实用主义为背景,综合了以前说明模式的成果,以相对完美的形式取得了学术界比较一致的承认。但事情的另一面是,范.弗拉森“语用学”的科学说明理论存在两个问题:一是他的科学说明理论语用学性质模糊;二是他的相关关系的不相关性。
毕文胜
关键词:语用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