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
-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442例4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结果分析被引量:6
- 2017年
- 目的观察4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变化。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5年8月吉林省肝胆病医院年龄≥40岁慢性HBV携带者442例。所有患者在B型超声引导下采用快速穿刺法取肝组织进行检查,统计G2S2以上及肝硬化患者的比例,观察HBV感染病史肝功能、BMI、Fibro Scan与肝脏组织学变化的关系。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相对危险度分析危险因素;采用Kappa分析进行一致性检验。结果 442例年龄≥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中,肝纤维化分级分期≥G2S2的患者占56.56%,肝硬化患者占20.14%。HBV感染病史的长短及BMI与肝纤维化程度有一定关联,病史超过10年[比值比(OR)=64.06,95%可信区间(95%CI):33.72~121.69,P<0.001]、BMI≥24 kg/m2(OR=6.93,95%CI:4.64~10.35,P<0.001)为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危险因素。肝纤维化分级分期≥G2S2的患者与30 U/L以及Fibro Scan提示有明显纤维化的患者,需尽早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
- 孙海英王雅君王明张淑芹吕胜军陈慧
- 饮食指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及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研究饮食指导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116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83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睡前加餐模式饮食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不做饮食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观察4周时,治疗组有85.54%的患者乏力改善,89.16%的患者腹胀感觉明显改善,83.13%的患者食欲明显改善,95.83%的患者腹水消退,而对照组相应的指标改善率分别为61.45%、59.04%、59.04%及68.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前白蛋白(PAlb)、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活动度(PTA)上升水平及胆红素(TBi L)、谷丙转氨酶(ALT)下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7.23%,而对照组总并发生发症率为22.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4周时无一例死亡,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死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睡前加餐模式的饮食指导能够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地改善肝功能,从而明显地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预后。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 徐静孙海英王明张淑芹
- 关键词:饮食指导失代偿期肝硬化
-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失败的影响因素和挽救策略
- 2012年
- 全球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约3.5亿~4亿,占世界人口5%,其中33%感染者在中国[1]。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感染者约有30%~50%是通过母婴传播的,而HBV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围生期[2]。近年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阻断HBV母婴传播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阻断失败的人群仍然存在,现就乙型肝炎母婴阻断失败的原因及补救措施作一综述。
- 孙海英张淑芹王明
- 关键词:阻断HBV母婴传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影响因素感染者围生期
- 慢性乙型肝炎长期管理的获益分析被引量:1
- 2015年
- 乙型肝炎是一种慢性疾病,病程漫长且需要长期治疗,有的患者甚至需要终生治疗。然而大部分患者本人不能完全理解该病的特点,有的人在治疗的过程中走了许多弯路,经我院2014年门诊及住院的近13000余名患者的相关调查表明,有接近30%的慢性乙肝患者曾接受过非本专业医生的诊治,
- 王明孙海英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乙肝患者慢性疾病调查表
- 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疗效比较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单用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58例,给予替比夫定每日600毫克联合阿德福韦酯每日10毫克治疗,疗程96周;对照组(单用恩替卡韦)53例,给予恩替卡韦每日0.5毫克治疗,疗程48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96周时的转氨酶复常率分别为94.8%及92.5%;96周时HBVDNA阴转率分别为93.1%及94.3%;96周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50.0%及17.0%。治疗96周时对病毒学完全应答的部分患者进行停药并随访6个月,治疗组病毒学突破率为13.2%;对照组病毒学突破率为42.5%。结论:对于HBeAg阳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替比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的HBeAg血清学转换率高于单用恩替卡韦,而停药后复发率低于恩替卡韦。
- 孙海英王明张淑芹廖秋红何彬彬
- 关键词:恩替卡韦HBEAG阳性
- 慢性HBV携带者早期肝硬化诊断的预测因素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分析40岁以上慢性HBV携带者早期肝硬化诊断的预测因素。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5年8月于吉林省肝胆病医院行肝组织活检的≥40岁慢性HBV携带者442例中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分级分期为G4S4(肝硬化组,89例)和G2S2以下(对照组,183例)的患者289例为研究对象,对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末梢血细胞计数、HBV DNA、HBs Ag定量及Fibroscan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肝硬化组患者的年龄、HBV感染史、BMI及饮酒者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硬化组患者的ALT、AST、ADA、GGT、ALP及PALB分别为(32.9±7.4)U/L、(31.2±10.3)U/L、(31.4±10.1)U/L、(72.7±31.6)U/L、(198.7±32.8)U/L、(112.9±31.4)g/L;对照组上述指标分别为(15.3±3.6)U/L、(29.8±9.7)U/L、(10.7±1.2)U/L、(22.6±9.7)U/L、(102.8±12.7)U/L及(311.7±89.8)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LT<110×10~9/L及NEUT<2.0×109/L为肝硬化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9.33、14.42,P<0.05)。Fibroscan与肝组织活检结果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为0.75。HBV DNA水平及HBs Ag定量与肝硬化发生无关。结论对于年龄≥40岁的慢性HBV携带者,患者的年龄、感染HBV时间、肥胖、饮酒、PLT<110×10~9/L及NEUT<2.0×10~9/L为肝硬化的危险因素。Fibroscan检测与肝组织活检诊断肝硬化的一致性较好。
- 孙海英王明吕胜军张淑芹陈彤彤
- 关键词:慢性HBV携带者
- 148例乙型肝炎肝衰竭发病因素分析
- 目的:对乙型肝炎肝衰竭的发病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期指导该病的预防。方法:调查吉林省肝胆病医院检验科23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凝血分析的全部数据,筛选出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的378例患者姓名及病历号,去除重复检查...
- 王明陈慧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