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轲

作品数:7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动脉
  • 3篇室间隔
  • 3篇流出道
  • 2篇调转
  • 2篇室间隔缺损
  • 2篇手术
  • 2篇缺损
  • 2篇转位
  • 2篇完全性大动脉...
  • 2篇间隔缺损
  • 2篇合并室间隔缺...
  • 2篇肺动脉
  • 2篇肺动脉闭锁
  • 2篇大动脉
  • 2篇大动脉转位
  • 1篇导管未闭
  • 1篇动脉瓣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未闭
  • 1篇动脉内

机构

  • 6篇郑州市第七人...
  • 5篇郑州大学第一...
  • 5篇河南省胸科医...
  • 1篇郑州市中心医...

作者

  • 6篇陈健超
  • 6篇杨斌
  • 6篇周志明
  • 6篇王轲
  • 6篇陈红领
  • 5篇徐敬
  • 5篇温萌
  • 5篇梁巧茹
  • 1篇李晓昶

传媒

  • 2篇医药论坛杂志
  • 2篇心血管外科杂...
  • 1篇中华胸心血管...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2篇2016
  • 4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改良双根部调转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左室流出道梗阻应用双根部调转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5月至2015年3月连续收治6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患者,多普勒测左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瓣流速(4.46±0.15)m/s,肺动脉Nakata指数(217±32)cm^2/m^2,合并动脉导管未闭2例,合并三尖瓣腱索跨越1例,6例患者均合并卵圆孔未闭。6例患者均采用双根不调转治疗,用带瓣牛颈静脉补片重建肺动脉瓣环及主肺动脉,同时修补室间隔缺损,体外循环前结扎、切断动脉导管或动脉导管韧带,术中放左房测压管。结果 1例患者术后4h出现低心排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失败,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24个月,5例患者均心功能1~2级(NYHA),LVEF(65±2.7)%,肺动脉瓣少量反流4例,中量返流1例,主动脉瓣未见反流3例,微量反流2例,SaO_2(99±0.4)%。结论双根部调转是治疗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左室流出道梗阻的有效治疗方法。
杨斌徐敬周志明王轲陈健超陈红领温萌梁巧茹
关键词: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左室流出道梗阻
右室流出道限制性疏通术在法洛四联症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评价右室流出道限制性疏通术在法洛四联症伴肺血管发育不良患者的分期矫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4例重症法洛四联症患者施行右室流出道限制性疏通术,2例合并双重血供的大的体肺侧支血管,于术前行介入封堵;于体外循环下结扎动脉导管9例,术中切除流出道肥厚肌肉束,使用牛心包补片或自体心包加宽主肺动脉、肺动脉瓣环及右室流出道,加宽后其内径为正常值的1/2~2/3。结果术后入ICU时吸入氧浓度30%时血氧饱和度(Sa O2)平均(79±4)%,相比术前(57±9),提高了22.2%(P〈0.01)。术后气管内插管时间(63±42)h,术后死亡1例,系合并无脾综合征患者,于术后第2天出现肺水肿,死于低氧血症。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所有病例均随访。随访期间所有病例未发生急性心血管意外。8例于术后6~18个月接受二次根治手术。二次手术前均行心血管CT检查,肺血管指数较第一次手术前明显增加。McGoon比为(2.15±0.28),Nakata指数为(260.5±80.3)mm^2/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室流出道限制性疏通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姑息性手术方式,但仅能够应用于存在固有主肺动脉且右室流出道表面无大的冠状动脉的病例,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王轲杨斌周志明陈红领陈健超李晓昶
关键词:法洛四联症姑息手术
5例无动脉导管未闭及大主肺动脉侧支的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分期手术治疗
2016年
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缺损(PA/VsD)常见,根据肺血来源和肺动脉发育情况有多种临床分型。2012年4月至2014年12月,我们诊治5例PA/VsD患儿(者),并不符合文献报道的分型,现报道如下。
杨斌徐敬周志明王轲陈健超陈红领温萌梁巧茹
关键词:肺动脉闭锁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手术治疗临床分型发育情况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 观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总结2014年7月至2015年5月对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单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7例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冠状动脉三支病变,合并左主干病变2例;头颈血管CTA显示均为颈动脉双侧粥样硬化性狭窄,至少有一侧颈动脉狭窄超过75%。所有患者均行单侧颈动脉内膜剥脱后接着前正中开胸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 无脑血管意外及急性心肌梗死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10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好转或消失,未见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对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在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安全可行,可以避免或减少脑血管意外的发生,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杨斌徐敬周志明王轲陈健超陈红领温萌梁巧茹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冠心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杂交技术在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完整患者中的应用
2015年
目的总结应用杂交技术治疗肺动脉闭锁合并室间隔完整(PA-IVS)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连续收治5例PA-IVS患者,男3例,女2例,年龄1.2-4.5个月,血氧饱和度(SaO2)(58.2±5.3)%,彩色超声显示均为肺动脉膜状闭锁,动脉导管未闭,三尖瓣大量反流,房间隔卵圆孔(PFO)未闭,右向左分流,未见冠状动脉右心室漏,右心室三部分结构均存在,三尖瓣及右心室发育不良,右心室壁肥厚,肺动脉发育良好,手术均分期进行,一期手术均在超声引导下经右心室壁穿刺肺动脉瓣,分次球囊扩张肺动脉瓣,二期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心内畸形矫治。结果所有患者均存活,一期手术后SaO2上升至(92.6±1.5)%,未处理动脉导管,也未加做体肺分流,彩色超声显示跨肺动脉瓣血流速度(2.7±0.8)m/s,三尖瓣少量反流4例,中量反流1例,均顺利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0±1.3)d,随访无二次手术前死亡患者,均无明显缺氧表现,运动耐量好转。二期手术无死亡患者,均顺利康复出院,住院时间(13±2.6)d,其中双心室矫治3例,11/2心室矫治2例,术后SaO2(98±0.2)%,随访6-30个月,患者NYHA心功能均为Ⅰ-Ⅱ级,SaO2(98±0.1)%,三尖瓣未见反流4例,少量反流1例,肺动脉瓣前向血流速度(1.8±0.4)m/s,两例11/2心室矫治患者上腔静脉与肺动脉吻合口血液流速约0.7 m/s。结论应用杂交技术治疗PA-IVS患者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高,近中期随访预后良好。
杨斌徐敬周志明王轲陈健超陈红领温萌梁巧茹
关键词:杂交技术球囊扩张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手术治疗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总结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及左心室流出道梗阻(TGA-VSD-LVOTO)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3月连续收治9例TGA-VSD-LVOTO患者,男5例,女4例,年龄7个月至5岁,多普勒测左心室流出道或肺动脉瓣流速(4.38±0.19)m/s,肺动脉Nakata指数(209±27)cm^2/m^2,9例患者中VSD距离主动脉瓣约5-10 cm 5例,在主动脉瓣下合并主动脉骑跨4例。其中VSD远离主动脉瓣的5例患者和VSD在主动脉瓣下的1例患者采用双根部调转(DRT)治疗;其中3例VSD在主动脉瓣下合并主动脉骑跨患者采用改良REV手术治疗。结果 1例患者术后4 h出现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应用体外膜肺氧合(ECMO)失败,多器官衰竭死亡,其余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32个月,8例患者均心功能1-2级(NYHA),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4±2.4)%,肺动脉瓣少量反流6例,中量反流2例,主动脉瓣未见反流5例,微量反流3例,血氧饱和度(Sa O2)(99±0.5)%。结论根据VSD位置选用DRT术和改良REV手术是治疗TGA-VSD-LVOTO的有效方法。
杨斌徐敬周志明王轲陈健超陈红领温萌梁巧茹
关键词:室间隔缺损室性流出道阻塞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