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红

作品数:8 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安阳地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液
  • 4篇血液透析
  • 2篇导管
  • 2篇透析导管
  • 2篇护理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导管相关性血...
  • 1篇血流感染
  • 1篇血液净化
  • 1篇血液透析导管
  • 1篇血液透析护理
  • 1篇血液污染
  • 1篇医护
  • 1篇医护人员
  • 1篇依从
  • 1篇依从性
  • 1篇优质护理
  • 1篇容量管理
  • 1篇锐器

机构

  • 7篇安阳地区医院

作者

  • 7篇李晓红
  • 1篇郭永兵
  • 1篇王慧娟
  • 1篇王晓寒
  • 1篇乔晓娜
  • 1篇杨保锋
  • 1篇张瑞
  • 1篇霍爱景
  • 1篇张俊霞

传媒

  • 2篇现代保健(医...
  • 2篇中外医疗
  • 1篇医学新知
  • 1篇护理实践与研...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8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慢性肾炎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将52例轻、中度肾功能损害(血肌酐165—263μmol/L)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采用低盐、优质低蛋白饮食,蛋白质摄入量为0.8 g/(kg·d),据病情需给予控制感染、利尿、活性维生素D等处理措施。对照组应用缬沙坦160 mg/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不论血脂是否增高均加用阿托伐他汀20 mg/d,睡前服药,两组血压均控制于130/80mm Hg以下。观察治疗1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蛋白尿水平和血肌酐、尿素氮。结果两组治疗后蛋白尿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治疗后下降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肌酐、尿素氮均有所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用缬沙坦或阿托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均能降低蛋白尿,并在一定时期内稳定肾功能,联用效果更佳。
王慧娟郭永兵杨保锋王晓寒李晓红霍爱景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慢性肾炎
优质护理措施积极捆绑法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措施积极捆绑法在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自2016年5月起开始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积极捆绑法实施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护理,分别选择实施前(2016年1—4月)和实施后(2016年5~8月)的血透患者各51例,实施前的设为对照组,实施后的设为观察组。观察对两组干预后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措施积极捆绑法实施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预防护理,对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护理对象满意度。
李晓红
关键词:优质护理捆绑法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血液透析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对其中40例,在护理全程中开展舒适护理模式。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在血液透析护理中开展舒适护理,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李晓红
关键词:舒适护理血液透析
血液透析工作人员被血液污染、锐器伤及自身防护教育依从性调查探讨
2008年
目的了解血液透析室工作人员被血液污染、锐器伤的防护教育依从性的现状,探讨防护措施。方法根据血液污染和锐器刺伤的方式和自身防护的要求,设计调查表对全市县22所医院76名医护人员进行开放式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自身防护依从性较差,15%的医护人员对防护知识模糊,尤其以二级医院多见。接触患者前后经常洗手的比例是47%,锐器刺伤占调查的比例是25%,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经常洗手的比例是39%,给患者血液透析上下机、冲管路前后戴手套、洗手的比例是90%,19例锐器刺伤中上报的比例是23%。结论只有强化护理人员对血源性疾病防护知识的教育,提高工作中自身防护的依从性,对血液污染、锐器刺伤后采取有效的职业暴露措施,才能避免或减少医护人员被血源性疾病感染。
李晓红张俊霞张瑞
关键词:锐器伤依从性医护人员
健康教育在防治糖尿病足中的作用
2008年
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DF)是糖尿病(diabetes melhus,DM)慢性并发症之一,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的特点。尽管糖尿病教育已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开展,但尚未引起广大糖尿病病友,甚至部分医生的足够重视,从而出现了许多本不应该发生的悲剧,许多患有糖尿病足的病友不幸被截趾或截肢,甚至死亡,给糖尿病病友及其家属的精神和经济上造成了沉重的负担。为了预防DF的发生,我科自2004年元月~2004年12月对来我院就诊的DM患者进行了健康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乔晓娜李晓红
关键词:糖尿病足健康教育糖尿病病友慢性并发症糖尿病教育高发病率
自制一次性透析导管专用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目的:探讨自制一次性透析导管专用包在临床中的应用。方法:收集2016年1~6月安阳市多个透析中心长期留置中心静脉置管患者11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试验组患者透析时使用自制一次性透析导管专用包;对照组患者透析时仍采用传统换药包。收集并回顾性分析两组数据。结果:试验组上机时间、下机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感染3例,透析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21.43‰;对照组感染10例,透析导管相关血液感染率71.4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一次性透析导管专用包较传统换药包节省护士上下机时间,成本更低,且明显降低透析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率。
李晓红
关键词:透析导管血液透析
细容量管理对危重症患者重要性
2013年
目的探讨粗细两种容量平衡管理模式对ICU危重症患者血液动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抽取41份病例每小时容量平衡为细管理组,抽取41份病例8h容量平衡为粗管理组:分别观察心率、脉搏,血压、中心静脉压、动脉血氧分压、多巴胺的用量、预后等指标。结果实施细管理组48h内心率、多巴胺用量明显低于粗管理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施粗管理组病死率为71%,实施细管理为4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容量管理模式能够稳定危重症患者血液动力学特性,改善心肺功能,降低危重患者病死率。
李晓红
关键词:ICU连续性血液净化容量管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