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波
- 作品数:99 被引量:343H指数:10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 TNF-α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研究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6个月前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相关性,探讨乙型肝炎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方法以接受α干扰素正规治疗的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7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并用ELISA检测干扰素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最后根据患者不同应答水平及基因型分组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应答组治疗前血清IL-2、IFN-γ水平较无应答组高(P<0.05),IL-10水平较无应答组低(P<0.05),IL-4水平在应答组和无应答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干扰素治疗6个月后应答组、无应答组IL-2、IFN-γ水平均升高(P<0.01),IL-4、IL-10水平均降低(P<0.01),应答组IL-2、IFN-γ水平平均升高浓度高于无应答组(P<0.05),IL-4、IL-10水平平均降低浓度也高于无应答组(P<0.05);(3)治疗前TNF-α-308G/A基因型患者血清IFN-γ水平较G/G型高(P<0.05),IL-2、IL-4、IL-10水平在两种基因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TNF-α-238G/G、G/A基因型患者血清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4)TNF-α-238G/G、G/A基因型,TNF-α-308G/G、G/A基因型各组间在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平均浓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5)TNF-α-238、TNF-α-308位点各基因型在α干扰素治疗应答组和无应答组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1)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与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有关;(2)干扰素治疗后不同应答水平与治疗前后Th1/Th2细胞因子变化水平有关;(3)TNF-α-308G/A基因型可能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高IFN-γ水平有关;(4)TNF-α-238、-308位点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干扰素治疗后IL-2、IFN-γ、IL-4和IL-10水平变化无关;(5)TNF-α-238、-308基因多态性与干扰素治疗不同应答水平无相关性。
- 于晓燕秦波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基因多态性乙型肝炎Α干扰素
- 第1、2代酶联免疫试剂检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抗-HCV结果的比较
- 2004年
- 目的 比较第1代和第2代酶联免疫(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重型肝炎患者的抗-HCV阳性率。 方法 1984~1990年期间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78例,治疗前留置血清使用美国Ortho公司的第1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检测抗-HCV;1997~2003年期间住院的重型肝炎患者251例,于治疗前使用国产第2代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厦门新创)检测抗—HCV。 结果 使用第1代ELISA检测的抗-HCV阳性率为51.9%,使用第2代ELISA试剂检测的抗-HCV阳性率为1.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133.68,P≤0.001)。 结论 使用第2代ELISA试剂检测重型肝炎患者血清抗-HCV的阳性率明显低于第1代ELISA检测的阳性率。
- 张大志赵有蓉张全海王志毅秦波何华周智郭树华张定凤
- 关键词:抗-HCV阳性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重庆市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2011年
- 目的了解重庆市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包皮环切推广模式及开发健康教育材料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18~45岁成年男性进行包皮环切术的接受意愿进行调查。结果共调查了1502名成年男性,其中661人表示愿意做包皮环切手术,手术接受意愿率为44.01%。18~30岁组接受意愿率高于31~45岁组;文化程度越高,手术接受意愿率越高;工人、商业人员手术接受意愿率都高于农民。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知道包茎和包皮过长者可以采用包皮环切术治疗"[OR=21.01,95%CI(14.21,31.06)]、"身边有朋友做过手术"[OR=1.65,95%CI(1.25,2.19)]和"知晓包茎和包皮过长的危害"[OR=1.43,95%CI(1.01,2.02)]是影响手术接受意愿率的积极因素;而"害怕手术并发症"[OR=0.69,95%CI(0.50,0.95)]和"害怕周围人取笑"[OR=0.63,95%CI(0.40,0.99)]是影响手术接受意愿率的消极因素。结论重庆市成年男性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率偏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社会氛围,提高包皮环切术接受意愿率。
- 刘晨煜钟朝晖唐晓君秦波李革李君文静
- 关键词:包皮环切接受意愿影响因素
- 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早期HBsAg快速下降的临床及免疫学特征研究被引量:11
- 2021年
- 目的探索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患者的临床资料特征、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分布情况,以及与早期应答的相关性,为预测Peg-IFN治疗CHB的疗效并寻找新的免疫治疗方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204例接受Peg-IFNα-2b治疗的HBeAg阴性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临床资料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早期应答的影响因素。通过流式细胞技术分析健康志愿者以及CHB患者不同治疗时间点外周血CD4^(+)T细胞、CD8^(+)T细胞、Treg细胞的分布情况,探讨其与早期应答的相关性。结果①性别、年龄以及治疗12周时AST是早期应答的独立影响因素;②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CHB组高于健康对照(HC)组,早期应答组(ERG)0周/12周分别高于早期不应答组(NERG)0周/12周,且整个治疗早期(24周),ERG呈明显下降趋势;③CD8^(+)T细胞百分比:CHB组低于HC组,ERG 12周低于NERG 12周,ERG 24周高于NERG 24周,且整个治疗早期,ERG呈现明显上升趋势;④Treg细胞百分比:CHB组高于HC组、ERG 24周高于NERG 24周,且整个治疗早期,NERG先平稳后明显下降。结论性别、年龄、治疗12周时的AST以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在治疗早期的动态变化与早期应答相关,可用于预测Peg-IFNα-2b抗HBV的疗效。其中,CD8^(+)T细胞在Peg-IFN抗HBV治疗中占主导地位。CD8^(+)T细胞耗竭程度的减轻,与治疗早期HBsAg的快速下降相关。
- 王嘉悦李天驹付豪秦波
- 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聚乙二醇干扰素T淋巴细胞
- HBV ccc DNA的检测方法及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4年
- 共价闭合环状 DNA(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ccc DNA)作为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的转录模板,是一种独特的复制中间体,长期聚集于宿主细胞核内,在HBV生命周期及持续感染中起着关键作用。由于目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均不能清除ccc DNA,其监测对于评价抗病毒治疗疗效、判断停药时间、预测治疗后再发等方面具有着重要作用。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HBV ccc DNA的检测方法得到不断的建立和完善,其临床应用价值也逐渐得到探究。本文就近年来研究报道的ccc DNA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等作一综述。
- 王甜秦波
- 关键词:DNA检测CCCHBV分子生物学技术抗病毒药物共价闭合环状
- 慢性戊型病毒性肝炎诊治的系统评价
- 目的:系统性回顾已有的慢性戊型病毒性肝炎病例及临床试验,评价戊型肝炎慢性化的诊断标准并探究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方法:使用关键词"hepatitis E"OR"HEV"AND"chronic"NOT"hepatitis B"...
- 雷青松秦波
- 关键词:戊型病毒性肝炎HEV慢性化免疫功能不全利巴韦林
- 文献传递
- PD-1/PD-L1抑制剂在晚期肿瘤患者中相关肝炎发生率和发生风险的荟萃分析
- 2022年
- 系统评价抑制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1, PD-1)/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配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 protein ligand 1, PD-L1)抑制剂(单纯或联合)化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肿瘤对肝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通过电脑检索数据库,筛选PD-1/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或同步放化疗)治疗晚期肿瘤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6月,采用Review Manager 5.4.1进行荟萃分析。结果:共纳入随机对照试验4篇,含晚期肿瘤患者2262例,其中含PD-1/PD-L1抑制剂组(观察组)1189例,不含PD-1/PD-L1抑制剂组(对照组)1073例。观察组均采用含PD-1/PD-L1抑制剂方案,对照组均未采用含PD-1/PD-L1抑制剂方案,结果显示含与不含PD-1/PD-L1抑制剂对晚期肿瘤相关肝炎发生风险无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类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晚期肿瘤患者相关肝炎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无明显影响(P>0.05),PD - 1抑制剂与PD - 1抑制剂联合CTLA-4抑制剂对晚期NSCLC患者肝炎的发生率及发生风险无明显影响(P>0.05),PD-L1抑制剂对不同肿瘤类型相关肝炎发生率及发生风险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与化疗(或同步放化疗)相比,PD-1/PD-L1抑制剂治疗晚期肿瘤未明显增加相关肝炎的发生风险,临床医师和药师在选择PD-1/PD-L1抑制剂时仍应了解PD-1/PD-L1抑制剂可能致相关肝炎的规律和特点,重视用药监测,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 周叶娟秦波
- 关键词:晚期肿瘤肝炎
- 推广包皮环切手术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模式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评价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干预效果,探讨人群包皮环切手术健康宣教的适宜模式。方法对调查对象流行病学现场干预试验,遵循随机化原则分为3个干预小组,对3个小组分别采用模式一、模式二和模式三进行健康宣教健康宣教,于干预后6个月进行干预效果评估,比较和评价不同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各小组的知识水平较干预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干预前各小组的知识得分分别为:3.99±0.14、3.68±0.15、3.58±0.14;干预后:4.93±0.14、4.96±0.14、5.66i0.11),采用模式三干预的小组包皮环切手术相关知识得分高于模式一和模式二干预的小组(F=10.302,P〈0.001)。模式一千预的小组包皮环切手术接受意愿(X^2=57.905,P〈0.001,各小组的接受意愿分别为:57.3%、52.4%、30.8%)和实际包皮环切率(X^2=67.643,P〈0.001,各小组的实际包皮环切率分别为:24.9%、10.5%、4.7%)高于其他两组。结论要提高目标人群包皮环切相关知识水平,改变其信念,优先选择模式三;要提高包皮环切手术接受意愿和包皮环切率,优先选择模式一。
- 李君钟朝晖唐晓君文静刘晨煜秦波李革
- 关键词:包皮环切术健康教育
- 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3年
- HBV感染是指血清中HBsAg和HBVDNA检测阳性。然而随着高灵敏分子生物学技术在HBV检测中的应用,发现部分HBV感染者血清HBsAg阴性,但血清或肝组织HBVDNA持续存在,
- 孔令娜秦波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隐匿性感染流行病学
- 肾功能指标在MELD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1年
- 自Child-Turcutte—Pugh(CTP)分级应用以来,学者们一直试图寻找新的能客观反映终末期肝病患者严重程度的预后评价系统。2002年,美国器官共享网络(UNOS)将MELD作为美国新的器官分配评分系统.取代CTP分级.用于评定终末期肝病患者的严重程度,决定肝移植的先后顺序。其结合反应肾功能的血肌酐指标.被认为更全面反应终末期肝病的临床特点。
- 向姝秦波
- 关键词:肾功能指标MELD终末期肝病肝病患者器官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