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胶体治疗在门脉高压症患者门奇断流术后的应用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胶体治疗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后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院普外科住院,接受脾切除门奇静脉断流的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15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87例及对照组7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围术期治疗方法,治疗组额外采用0.6%羟乙基淀粉130/0.4氯化钠500 ml/d常规输注;采集不同组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输液总量、白蛋白及血浆输入总量、首次排气及排便时间、低蛋白血症纠正时间、住院经费等指标,统计分析两组间术后并发症发生及相关指标差异,以评估羟乙基淀粉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围手术期诊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治疗组切口并发症、胃肠道功能障碍、水电解质平衡紊乱、胸腹水及总计并发症发生均较低,较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白蛋白输注量、补液总量及住院费用显著减少,出入院体重下降值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门奇断流术后实施胶体治疗是安全、有效的,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出现、降低白蛋白输注总量及住院费用,对患者术后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 刘飞熊奇如
- 关键词:胶体治疗乙肝肝硬化门脉高压症门奇断流术低蛋白血症
- 封堵器单肺通气在临床麻醉中的应用
- 王大月马启刚巴桂戚袁以好江潮吴战荣裴伟杨犇高贵程志坤吴艳刘飞姚雪梅卜乐晔谭雪
- 该项目应用支气管封堵器行单肺通气应激反应小,减少呼吸道损伤。同时,单肺通气效果确切,为临床实施单肺通气手术提供了更好的选择。该技术操作简便,术后声音嘶哑、咽喉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
- 关键词:
- 关键词:支气管封堵器临床麻醉
- 超声引导环腹股沟管注射治疗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被引量:1
- 2022年
- 腹股沟疝术后慢性疼痛(chronic postoperative inguinal pain,CPIP)是腹股沟疝术后并发症之一,国内文献报道发生率为4.1%~12%[1],国外报道的发生率为0%~63%。术后慢性疼痛已成为腹股沟疝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术后康复的进程[2]。CPIP治疗手段包括口服药物、局部理疗、针灸、痛点注射、外科手术治疗与周围神经阻滞治疗等,其中周围神经阻滞治疗因创伤小、对机体生理干扰小、效果确切等优点。
- 杨犇刘飞吴艳裴伟李娟武百山
- 关键词:腹股沟疝术后痛点注射生理干扰周围神经阻滞局部理疗腹股沟管
- 微生态制剂在胆肠吻合围手术期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在胆肠吻合围手术期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将我院普外科自2009年1月-2013年6月收治52例接受胆肠吻合手术治疗的胆胰相关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处理组(对照组)24例和微生态制剂处理组(MBP组)28例。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除了常规处理以外,术前5天始给予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三联活菌制剂630 mg口服,每天两次,两周后停药。观察两组间常规治疗干预强度及时间、术后恢复差异、粪便菌群计数差异、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并发症发生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粪便菌群计数比较,MBP组益生菌计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组术后CRP、白细胞计数、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早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BP组术后抗生素应用时间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肺部感染、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及总计并发症发生,MBP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胆肠吻合围手术期应用肠道微生态制剂可有效调整菌群失调、促进术后康复、减轻患者术后肝功能损害、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在一定程度上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
- 刘飞熊奇如
- 关键词:微生态制剂胆肠吻合围手术期菌群失调并发症肝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