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建平

作品数:45 被引量:117H指数:6
供职机构: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9篇骨折
  • 8篇关节
  • 6篇疗效
  • 5篇肉瘤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骨科
  • 5篇骨肉瘤
  • 5篇关节置换
  • 4篇腰椎
  • 4篇康复
  • 4篇老年
  • 3篇置换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肿瘤
  • 3篇椎管
  • 3篇椎间融合
  • 3篇微创
  • 3篇膝关节
  • 3篇临床疗效

机构

  • 45篇北华大学
  • 6篇吉林市中心医...
  • 3篇吉林大学中日...
  • 3篇吉林化工医院
  • 2篇吉林市人民医...
  • 2篇吉林市龙潭区...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国人民武装...
  • 1篇吉林市妇产科...

作者

  • 45篇郭建平
  • 13篇李增新
  • 8篇程维
  • 6篇宋扬
  • 4篇郭海峰
  • 3篇李锐
  • 3篇李炳万
  • 3篇常远
  • 3篇张跃进
  • 3篇刘俊利
  • 2篇崔树森
  • 2篇马隽
  • 2篇宋扬
  • 1篇李凡
  • 1篇杨彦君
  • 1篇段显亮
  • 1篇张开治
  • 1篇修超
  • 1篇王玉发
  • 1篇李立森

传媒

  • 17篇北华大学学报...
  • 4篇双足与保健
  • 4篇中国地方病防...
  • 3篇黑龙江医学
  • 2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实用手外科杂...
  • 1篇中国民康医学
  • 1篇社区医学杂志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反射疗法与康...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1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9
  • 6篇2006
  • 2篇2004
4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庭延伸性护理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探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究家庭延伸性护理对全系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7月在该院行TKA的患者96例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分别应用家庭延伸性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HSS评分、疾病认知水平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及出院时的H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年的HSS评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83%高于对照组79.17%,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院后1年的疾病认知水平得分分别为(91.23±1.54)分和(96.59±1.21)分,对照组为(82.33±2.18)分和(86.26±1.43)分,两组相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TKA术后康复训练中融入家庭延伸性护理有效弥补了传统常规护理的不足,使患者的居家康复更为科学规范,医患之间的沟通更为深入全面,显著提高了康复效果及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徐文野郭建平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
内服联合外敷制剂对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探讨内服联合外敷制剂对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患者14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中医内服联合外敷制剂治疗组(中医治疗组,n=70)和西医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组(西医治疗组,n=7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后和西医治疗组相比,中医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和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积分、VAS评分、WOMAC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中西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5.7%(60/70)显著高于西医治疗组68.6%(48/70)(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3%(3/70)、2.9%(2/7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医内服联合外敷制剂治疗瘀血痹阻型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较西医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治疗显著,同时安全性有保证。
郭建平白长双刘权祥王法佳李增新
关键词:临床疗效安全性
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的效果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究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的效果。方法结合患者的影像学资料通过3D打印技术的应用,对患者骨折或者畸形进行数字化真实再现,为骨科的临床教学提供相对直观、真实的教学模型。结果应用3D打印技术所制作骨骼三维立体模型有助于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骨科疾病的影像学以及分型的特点进行理解和掌握,同时对于手术的方案及技巧也有基本的理解,从而更好的达到精准手术的要求。且本次教学学生的满意度为100%。结论3D打印技术在骨科临床教学实施中起到的教学效果极佳,且该技术的应用方便、快捷,存在良好的前景,该技术在临床骨科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较高的价值。
郭建平李增新王法佳白长双刘权祥
芦荟苷预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机制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芦荟苷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I/R)损伤可能的保护机制。方法将9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芦荟苷组(Bar组)、I/R组以及I/R+Bar组。采用无创伤动脉夹夹闭腹主动脉的方法复制大鼠脊髓I/R模型;Sham组仅开腹暴露腹主动脉,而不夹闭血管;I/R+Bar组于制模前30d灌胃芦荟苷30mg·kg^-1·d^-1,然后开腹夹闭血管造成脊髓缺血45min后松开动脉夹再灌注24h;Bar组仅给予芦荟苷30mg·kg^-1·d。灌胃30d,然后开腹而不夹闭血管;I/R组仅开腹行I/R;Sham组和I/R组不预处理给药,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对各组大鼠进行Basso、Beattie和Bresnahan(BBB)神经功能评分后处死取脊髓组织标本,检测各组脊髓组织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脊髓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结果与Sham组比较,I/R组和I/R+Bar组术后各时间点BBB神经功能评分、SOD均明显降低,MDA、TNF-α、IL-1β均明显升高(均P〈0.05),术后6h即表现出统计学差异,但I/R+Bar组上述指标的变化均明显优于I/R组[术后6h:BBB评分(分):4.8±0.8、2.8±0.5比21.0±0.0,SOD(U/mg):215.41±16.62、152.19±12.36比268.43±18.12,MDA(mmol/mg):5.12±0.79、8.56±0.83比2.56±0.65,TNF—α(pg/mg):248.39±12.95、527.54±12.43比148.73±11.25,IL-1β(pg/mg):85.47±6.53、139.42±8.61比41.92±1.75,均P〈0.05]。结论芦荟苷预处理可通过抑制大鼠脊髓I/R损伤导致的过度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从而发挥保护作用机制。
郭建平白长双刘权祥王法佳张婷婷李增新
关键词:脊髓芦荟苷炎症反应
15例舟骨以外的腕骨骨折被引量:1
2004年
腕部损伤中以舟骨骨折较多见,约占腕骨骨折的80%以上,其他单纯骨损伤少见。本文报道舟骨以外的腕骨损伤15例,强调并不少见,指出通常被误为少见的原因是漏诊,提出对腕骨骨折的诊断必须坚持外伤史、压痛点和X线片三结合的方法。作者将近5年间所治疗的15例舟骨以外的腕骨骨折的诊断及治疗经验,结合文献,对有关问题提出探讨如下。
张跃进刘俊利郭建平
关键词:腕骨骨折舟骨骨损伤腕部损伤外伤史压痛点
3D建模与快速成型技术在个体化膝关节假体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3D建模与快速成型技术在个体化膝关节肿瘤假体手术治疗中的新方法,评价3D建模与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3例膝关节骨肿瘤患者,术前均对膝关节周围病损区行CT扫描,获得原始数据后,导入Mimics19.0软件,在软件中模拟手术规划,并且设计与切除后剩余的骨组织相契合的钛合金"植物.随访期间应用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保肢(Musculoskeletal Tumor Society,MSTS)功能评分系统对患者的术后功能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26个月,平均16个月.末次随访MSTS得分为18~29分,平均24.3分,其中优2例,良1例,优良率达100%.结论通过3D建模与快速成型技术在膝关节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可精确指导截骨界限,设计个体化膝关节假体,韧带附丽点接近生理结构,为膝关节骨肿瘤治疗提供新方法.
白长双程维郭建平刘权祥郭海峰宋扬李增新常远
关键词:3D建模快速成型技术膝关节肿瘤
长管状骨骨梗死的影像学对比
2006年
目的探讨骨梗死的影像学诊断要点。方法病人均行X线平片、CT、MRI检查,病灶累及股骨下段、胫骨上段、胫骨下段、股骨颈和胫骨粗隆。结果早期骨梗死,X线平片无明显异常;中期,CT表现为髓腔不均匀钙化;晚期,MRI显示为典型的地图样表现。结论MRI是检查诊断早期骨梗死最为有效的方法,X线平片对中晚期病变有帮助,CT较平片敏感。
郭建平
关键词:骨梗死磁共振成像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术X射线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分析
2014年
目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对强直性脊柱炎进行临床分析并探讨其疗效。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患者45例,均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成功,所有患者术前与术后髋关节的总活动度、外展、内收、外旋、内旋、屈曲均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外展和屈曲的差异尤为明显,Harris评分也有明显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术后均无明显并发症。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也是目前基本治愈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手术方法,术后及时结合康复训练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
郭建平
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强直性脊柱炎
康复训练在后路经皮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 研究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接受针对性康复训练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受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和观察组(常规骨科术后护理基础上,由骨科医师指导增加实施针对性康复训练干预)各36例.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康复训练干预前后疼痛程度和心理状态评分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脊柱功能恢复正常时间(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在院期间治疗效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胸腰椎骨折患者在后路经皮微创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后接受针对性康复训练干预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戴尚佚白长双李凡郭建平刘权祥程维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PBL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探讨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PBL教学模式设计及应用.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7年10月在本院我科实习的学生86名,依据带教方法将这些学生分为传统的以问题为中心(SBL)的灌输式教学法带教组(SBL组,n=43)和问题式学习法(PBL)带教组(PBL组,n=43).对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操作知识评分、实习的积极性及对临床路径带教的满意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和带教前相比,两组学生带教后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操作知识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带教后和SBL组相比,PBL组学生的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操作知识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和带教前相比,两组学生带教后的实习的积极性良好率均显著较高(P<0.05);和SBL组相比,带教后PBL组学生的实习的积极性良好率显著较高(P<0.05).和SBL组相比,PBL组学生对掌握临床路径的意义、增强临床能力、增强查阅文献的兴趣、满意教学氛围、提高沟通能力、满意带教方法、了解制定临床路径的依据、增强科研的兴趣等临床路径带教的满意度均显著较高(P<0.05).结论骨科临床实习教学的PBL教学模式应用效果显著.
郭建平刘权祥李增新常远白长双王法佳
关键词:骨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