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叶狂

作品数:17 被引量:363H指数:7
供职机构:宁波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语言文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7篇句法
  • 4篇语言
  • 3篇汉语
  • 3篇把字
  • 3篇把字句
  • 3篇宾语
  • 2篇隐喻
  • 2篇语句
  • 2篇语言学
  • 2篇直接宾语
  • 2篇认知语言学
  • 2篇转喻
  • 2篇谓语
  • 2篇理想化认知模...
  • 2篇跨语言
  • 2篇构式
  • 2篇概念隐喻
  • 1篇典范
  • 1篇动词
  • 1篇信息结构

机构

  • 8篇宁波工程学院
  • 6篇浙江大学
  • 5篇香港城市大学
  • 4篇浙江万里学院
  • 3篇北京语言大学
  • 2篇西南大学
  • 2篇香港中文大学
  • 1篇西南师范大学

作者

  • 17篇叶狂
  • 7篇潘海华
  • 3篇文旭
  • 2篇樊朝辉
  • 1篇张建理
  • 1篇章旭军

传媒

  • 2篇外语教学与研...
  • 2篇当代语言学
  • 2篇现代外语
  • 2篇浙江万里学院...
  • 1篇外语学刊
  • 1篇语言研究
  • 1篇解放军外国语...
  • 1篇华文教学与研...
  • 1篇语言科学
  • 1篇宁波工程学院...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广西民族师范...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逆动态的跨语言研究被引量:15
2012年
逆动态属于语态范畴,常见于作格语言。其派生方式是对底层及物句的(直接)宾语进行操作,使相关的句子变成不及物句。逆动态也存在于宾格语言中,主动、被动、逆动三种语态具有跨语言共性。本文首先讨论逆动态的特点及跨语言表现,然后分别讨论作格语言逆动句的特点及分类、逆动态在宾格语言英语中的研究。文章最后指出,汉语的"把"字句与逆动态有相当高的一致性,是逆动态在汉语中的具体表现,可以纳入语言共性行列中。
叶狂潘海华
把字句中“给”的句法性质研究被引量:14
2014年
本文运用Spencer&Luís(2012)的典范附缀理论,探讨现代汉语把字句中"给"的句法性质。研究发现"给"具备典范附缀的所有特征:在形式上具有词缀特征,读轻声,韵律上依赖于宿主,不能独立存在;在分布上具有功能词特征,其位置是相对于动词短语而言的,在辖域上对并列结构取宽域。"给"的功能性特征体现在"给"是逆动化核心词Antipassive0,是真正的句法标记。现代汉语逆动化句法(把字句、将字句和给字句)因此有两种:一种带显性标记,一种带隐性标记。
叶狂潘海华
关键词:把字句
框架网络研究综观被引量:1
2013年
Fillmore等学者创建的框架网络不仅给句法研究带来新研究思路,而且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也显示出了它的巨大潜力。文章首先介绍了框架网络的缘起、工作原理、优点及影响,之后重点讨论框架网络在句法研究上存在的问题,如义项的归属、框架之间关系的确定、语料标注、核心元素的省略处理等方面,并进一步指出这些问题可以从理论和语料标注两方面作出改进。
樊朝辉叶狂
关键词:框架网络词汇单位句法研究
在甬外籍人士汉语使用现状调查报告
2017年
以在宁波工作或学习(短期或长期)的母语为非汉语的外籍人士为对象,调查了他们的汉语水平和使用情况,发现多数外籍人士在学习汉语的时间上投入不多,学习兴趣集中在文化了解,但也有一些人出于职业考虑。在实际生活中,他们有时主动有时被动地使用汉语,场合多为购物和旅游,工作中反而用得不多。在汉语学习上,语速和词汇量是最大的两项影响因素。调查可为了解宁波市外籍人士汉语水平及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参考。
章旭军叶狂
关键词:外籍人士汉语水平问卷调查
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被引量:100
2006年
本文运用Lakoff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理论,对转喻的类型及其认知理据进行了分析。笔者首先运用ICM这一概念,分析了转喻的基础———邻近性关系,认为邻近性不是语言结构内部的相邻关系,而是指概念的邻近性。邻近性可以发生在语言(形式)世界、现实世界和概念世界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三者之间。语言在本质上是转喻的。转喻可以具体发生在两种构型中:一是整体ICM与其部分之间,二是一个ICM中部分与部分之间。文章还从两个方面对转喻使用的认知理据进行了探讨:人类经验以及感知显著性。
文旭叶狂
关键词:转喻理想化认知模型认知理据
构式语法框架下的[Aand/or B]探索
2013年
与传统语法把[A and B]、[A or B](A、B为相对型反义词)分开研究不同,基于构式语法,把它们置于同一个构式"反义并列构式"下,给出统一的描写和解释。认为该构式的构式义就是指反义词A、B所属的整个量级,and突显了内包性,or突显了穷尽性。
叶狂
关键词:构式语法语序
控制还是提升,这是一个问题——致使类“V得”句的句法本质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在生成语法框架内,"V得"句,如"他气得我不想写信了",一直被分析为控制结构。事实证明,许多"V得"句不是控制结构,控制分析也让动词的定性陷入了困境。"V得"句本质上是一个提升结构,这一模式能覆盖更多的语料,也能揭示该句式内部各小类之间的差异。从解释力上看,这一分析从结构上就能解释有歧义的"V得"句,而不需要求助于句法外的因素;宾语充当致事以及致事为基础生成的"V得"句,也都能合理生成。从理论建设上看,这一分析使用自由空语类而避免强制控制语PRO/Pro,既尊重汉语事实也符合最简方案精神;提升的分析取向也与世界其它语言的类似研究保持一致,顺应了跨语言的发展方向。
潘海华叶狂
关键词:及物动词直接宾语复杂谓语论元结构
从罗曼语和斯拉夫语看“给”的句法功能被引量:6
2016年
罗曼语族和斯拉夫语族的SE一词是一个功能兼容附缀,可以标记多种句式,如逆动句、反致使句、非人称句以及中动句,这些句式的直接宾语都以非宾格形式出现。在此视角下,本文认为现代汉语动词前的"给"类似于SE,是一个典范附缀,可以标记逆动、被动和两种中动句式,还可以出现在"被、把"共现句、动词拷贝句、焦点句以及"V得"句。这八类句式都涉及动词直接(底层)宾语的离位和前置,"给"因此可以统一为谓语动词所带的宾语离位前置标记,离位类似于失去宾格宾语,但前置是汉语的独特之处。文章还认为,宾语前置只是允准"给"出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因为动词语义也会影响"给"的出现与否。
叶狂潘海华
从分裂作格现象看汉语句法的混合性被引量:18
2017年
一直以来,汉语被认为是一种宾格语言,没有作格性(参见吕叔湘1987;张伯江2014;等等),本文对此提出不同看法。基于Dixon(1979,1994)提出的影响句法混合的四个因素,结合Ura(2006)、Coon&Preminger(2012)、Coon(2013)、Polinsky(2016)等研究,并对照跨语言的分裂作格现象,文章发现汉语在六个方面表现出作格性,汉语因而具有分裂作格语特征,不是单纯的宾格语言。
叶狂潘海华
关键词:关系化
离合词和同源宾语结构被引量:26
2015年
与郭锐(2011)的观点一样,本文也认为离合词不是构词语素的分离造句,离合词没有分离过,离合只是假象。同时,本文提出,离合词是双音节不及物动词带其他成分时形成的同源宾语结构,其生成涉及复制移位、名词化、PF层互补删略等。离合同源结构是汉语扩展动词句法能力的一种手段,使动词接受超出其句法能力的依存成分。在此视角下,不但各种离合词结构都能合理生成,诸多相关现象能得到更好解释,同时,也能把离合词纳入语言共性的视角。
潘海华叶狂
关键词:同源宾语名词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