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梅 作品数:13 被引量:53 H指数:5 供职机构: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重点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建筑科学 化学工程 更多>>
两种上颌前牙即刻牙种植术对患者种植成活率、牙槽骨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翻瓣与不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牙种植术对患者种植成活率、牙槽骨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行上颌前牙即刻牙种植术患者100例,以随机区组法分为A组(采用翻瓣种植术式,50例)和B组(不翻瓣种植术式,50例)。比较两组患者种植成活率、牙槽骨长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种植成活率分别为80.00%,98.00%:B组患者种植成活率显著高于A组(P<0.01);A组和B组患者牙槽骨长度分别为(1.31±0.29)mm,(0.90±0.17)mm;B组患者牙槽骨长度显著短于A组(P<0.01);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或P<0.01);同时A组和B组患者临床满意度分别为78.00%(39/50),94.00%(47/50);B组患者临床满意度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患者行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牙种植术治疗可有效改善种植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并有助于提高治疗满意程度,临床价值优于不翻瓣上颌前牙即刻牙种植术。 张艳梅关键词:种植成活率 并发症 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促进牙龈成纤维细胞的自噬 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研究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对人牙龈成纤维细胞(HGF)自噬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0μg/mL Pg-LPS刺激HGF 12 h或24 h,采用雷帕霉素作为阳性对照,Western blot法检测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LC3B)的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自噬体的分布;同时使用MitoSOX Red荧光探针标记线粒体活性氧(mtROS)、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自噬体,观察Pg-LPS处理后HGF mtROS与线粒体自噬水平;分别以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N-乙酰半胱氨酸(NAC)以及辅酶Q10(CoQ10)阻断ROS,Western blot法检测Pg-LPS刺激后LC3B的表达量。结果 Pg-LPS处理后LC3BⅡ/LC3BⅠ的比值与自噬体数量均显著升高,并且24 h处理组高于12 h处理组,同时mtROS生成量与线粒体自噬均明显增加。此外CoQ10可有效降低Pg-LPS诱导的HGF自噬。结论 Pg-LPS在HGF中通过触发mtROS活化自噬,并且自噬参与受损线粒体的降解以维持细胞内环境稳态。 刘瑜 李树锦 张森林 操小马 张艳梅关键词:牙龈卟啉单胞菌 脂多糖 自噬 活性氧 改良小开窗上颌窦外提升与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比较改良小开窗上颌窦外提升与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对于上颌后牙区中牙列缺失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口腔科接受治疗的上颌后牙区种植牙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等分为内提升组与外提升组。内提升组患者接受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治疗,外提升组患者接受改良小开窗上颌窦外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后1年种植区周围骨增量与种植体的稳定情况。结果:内提升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均明显低于外提升组患者(P<0.05)。术后1年内提升组种植体均未发生松动脱落,外提升组出现1例(3.03%),两组不稳定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内提升组周围骨增量显著高于外提升组(P<0.05)。结论:两种术式对于上颌后牙区中牙列缺失均有较好的疗效,而上颌窦内提升不植骨同期种植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的优势,并有助于增加周围骨增量。 刘瑜 卞惠惠 黄擎 姚海 张艳梅关键词:上颌窦提升术 三种制作上颌前牙铸造桩核方法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硅橡胶印模材料口外间接法与嵌体蜡口内直接法以及自凝塑料口内直接法三种方法制作上颌前牙铸造桩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修复科门诊患者92例,共129颗根管治疗后的上颌前牙残冠、残根,随机分成三组分别制作铸造桩核,其中硅橡胶印模口外间接法45例、嵌体蜡口内直接法44例、自凝塑料口内直接法40例,对这三组桩核的操作时间、就位性、密合度以及固位效果等几方面进行比较。结果:硅橡胶印模组制作的桩核43颗成功(95.6%),嵌体蜡组制作的桩核36颗成功(81.8%),自凝塑料组制作的桩核33颗成功(82.5%)。经X2检验,硅橡胶印模组与嵌体蜡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与自凝塑料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嵌体蜡组与自凝塑料组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硅橡胶印模法制作上颌前牙铸造桩核的临床操作时间短且适合性好。 姚玲玲 黄琛琛 张艳梅 刘瑜关键词:硅橡胶 铸造桩核 上颌前牙 高压氧治疗牙周炎56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在选定的病例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后,采用高压氧治疗牙周炎,观察其疗效。方法:选取56例牙周炎患者,其中男29例,女26例。在进行必要的牙龈上洁治及牙龈下刮治后,再通过高压氧方法治疗30日后,通过主观及客观指标来判断其疗效。结果:56例患者中显效41例,有效15例。所选各指标除牙周袋探诊深度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外其他参数治疗前后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牙周基础治疗结合高压氧治疗牙周病效果显著。高压氧在牙周局部合理、规范的应用为临床上治疗牙周病提供了一种较好的辅助手段。 张艳梅 操小马 刘瑜 芮勇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7 2017年 目的对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选取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期间于我院收治的行牙种植患者8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钛膜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海奥口腔修复膜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结果通过采用不同方式的口腔修复膜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研究组显著的优于对照组,(P<0.05);在经治疗6个月以后,研究组患者的植骨厚度以及骨厚度均显著的厚于对照组(P<0.05);此外,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两组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应用口腔修复膜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具有较高的修复成功率,有效的推动植骨和骨的发育,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刘瑜 操小马 张艳梅 张娟关键词:口腔修复膜 牙种植 引导骨再生 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7 2013年 目的探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前牙冠残根残冠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对该科30位患者52颗冠根折、根折前牙进行修复,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牙冠延长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对照组采用牙龈切除术联合玻璃纤维桩修复方法,经过电话随访、定期复查等方式,获取牙周指数及使用寿命等数据来评价疗效。结果通过2年的随访,实验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联合纤维玻璃桩在修复前牙残根残冠方面能够取得满意的近远期效果。 黄擎 唐慧 刘瑜 熊际文 张艳梅 王道荣 王元银关键词:牙冠延长术 生物学宽度 玻璃纤维桩 前牙 残根残冠 强力纤维强化树脂夹板在前牙外伤治疗中的应用 2011年 目的观察强力纤维强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前牙的疗效。方法 102例患者190颗患牙按固定方法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即强力纤维强化树脂夹板粘接固定组和钢丝结扎组,3~6个月后通过临床和X线片检查比较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分析数据,对患牙的临床疗效做出判定。结果粘接组的患牙治疗有效率为95.3%,钢丝结扎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3.9%,两者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使用强力纤维化树脂夹板固定外伤前牙,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张艳梅 姚玲玲 操小马 杨士毅 黄擎关键词:牙外伤 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龋源性牙髓炎对患者炎症水平及牙髓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6 2023年 目的探讨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龋源性牙髓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龋源性牙髓炎患者95例107颗患牙,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7例54颗牙)和对照组(48例53颗牙)。观察组给予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对照组给予Nd∶YAG激光照射联合MTA材料行直接盖髓术。观察两组治疗成功率、手术前后龈沟液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8、IL-1β和IL-6]、根尖根管改善、牙髓活力、咀嚼功能和咬合功能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成功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88.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龈沟液TNF-α、IL-8、IL-1β和IL-6分别为(20.20±6.22)mg/mL、(8.11±3.02)pg/mL、(19.22±5.56)mg/L和(10.21±2.54)pg/mL,明显低于对照组[(39.40±5.82)mg/mL、(19.20±5.58)pg/mL、(30.20±8.12)mg/L和(16.60±3.1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根管长度、根管壁厚度分别为(16.40±1.52)、(2.79±0.74)mm,明显高于对照组[(14.89±1.62)、(2.44±0.8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的牙髓电活力(EPT)分别为(18.52±3.08)和(18.10±4.01),明显低于对照组[(20.10±3.10)、(20.83±4.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12个月咀嚼功能和咬合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d∶YAG激光照射联合iRoot BP Plus材料行直接盖髓术治疗龋源性牙髓炎有较好的效果,可明显降低炎症水平,改善近期牙髓活力。 张艳梅 操小马 王艳平关键词:直接盖髓术 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2024年 目的 研究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对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7月—2022年6月于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治疗的OSF患者9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曲安奈德治疗,联合组行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张口度、黏膜病损面积、疼痛等临床指标。比较两组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两组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两组全血黏度低切(LS)、血浆黏度(PV)及纤维蛋白原(Fib)等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治疗前后张口度、黏膜病损面积和VAS评分的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血清IL-2、TGF-β1、TNF-α、NSE、Cyfra21-1、SCC-Ag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前后LS、PV、Fib的下降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无显著不良反应。结论 口腔溃疡凝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OSF疗效好,可降低血清炎症因子、肿瘤标志物水平,并改善血液流变学,无显著不良反应。 张艳梅 胡娟 王艳平 韩爽关键词: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 曲安奈德 炎症因子 肿瘤标志物 血液流变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