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会玲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血管
  • 5篇缺血
  • 5篇脑缺血
  • 4篇灶性
  • 4篇内皮
  • 4篇内皮生长因子
  • 3篇低氧
  • 3篇低氧诱导
  • 3篇低氧诱导因子
  • 3篇血管内皮
  • 3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预适应
  • 2篇再灌注
  • 2篇生长因子表达
  • 2篇皮质
  • 2篇皮质区
  • 2篇缺血耐受
  • 2篇缺血预适应
  • 2篇缺血再灌注

机构

  • 7篇河北联合大学...
  • 4篇玉田县医院
  • 2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7篇李世英
  • 7篇张会玲
  • 5篇刘斌
  • 4篇张晋霞
  • 4篇贺永贵
  • 4篇李峥
  • 2篇余红
  • 1篇毛文静
  • 1篇王红霞

传媒

  • 3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天津医药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年份

  • 6篇2015
  • 1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低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脑缺血耐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5年
大量研究[1-3]证明,给予动物短暂性全脑或局灶性脑缺血,即缺血预处理(IP),对间隔一定时间后的严重缺血有保护作用,可缩小缺血损伤的体积,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即缺血耐受(IT)。近年研究[4]表明,低氧诱导因子-1(HIF-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IT的形成关系密切,低氧可能通过上调HIF-1的表达及活性,诱导其下游靶基因VEGF的表达,从而促进IT的形成来保护脑组织。
张会玲李世英
关键词:低氧诱导因子脑缺血耐受局灶性脑缺血缺血预处理血管渗透性
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_1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
2015年
目的通过观察缺血预适应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活素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机制。方法 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O组)、脑缺血组(MCAO组)和脑缺血预适应组(BIP组),后两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 h、6 h、12 h、24 h、48 h及72 h 6个亚组。采用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2 h)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法与Western blot法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各时间点海马CA1区VEGF、存活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MCAO组比较,BIP组各时间点VEGF、存活素的阳性细胞数及蛋白量表达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内各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上调VEGF、存活素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张会玲李峥张晋霞贺永贵余红李世英刘斌
关键词:脑缺血预适应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存活素
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1例报告被引量:2
2014年
结核性脑膜炎易累及颅内血管,造成结核性血管炎,以动脉受累多见。现报告1例本院收治的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VST)如下。1病例男,45岁,因"发热、头痛4 d"于2010年10月13日入院。患者入院前4 d受凉后出现头痛发热,体温最高达38℃,无咳嗽、咳痰、流涕等症状。头痛为全头胀痛,无恶心、呕吐,口服解热镇痛药物症状无好转,呈进行性加重。
许媛媛王红霞张会玲李世英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结核性脑膜炎解热镇痛药物进行性加重颅内血管头胀痛
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低氧诱导因子-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缺血预适应诱导脑缺血耐受已成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但其具体机制尚未阐明。文中通过观察缺血预适应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边皮质区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机制。方法将1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预适应组,脑缺血组和预适应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6、12、24、48和72 h 6个亚组,假手术组10只大鼠,其余每个时间点各10只大鼠。采用改良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适应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 blot法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各个时间点HIF-1α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脑缺血组、预适应组于再灌注2 h HIF-1α和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有所增加,24 h表达至各时间点最高水平,随后表达逐渐减少,72 h表达仍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预适应组各时间点HIF-1α、VEGF的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均高于脑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组、预适应组组内各相邻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HIF-1α和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仅少量表达。结论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能够诱导HIF-1α、VEGF的表达,脑缺血预适应能够进一步上调两者表达。
张会玲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刘斌
关键词:脑缺血预适应低氧诱导因子-1Α脑缺血耐受
缺血预适应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存活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梗死灶周边皮质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存活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脑保护机制。方法 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10只、脑缺血组60只及预适应组60只,脑缺血组和预适应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6、12、24、48和72h时间点,每个时间点10只。采用线栓法闭塞右侧大脑中动脉,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预适应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观察梗死灶周边皮质区VEGF及存活素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VEGF阳性细胞、存活素阳性细胞及皮质区VEGF蛋白和存活素蛋白表达较少。与脑缺血组比较,预适应组2、6、12、24、48和72hVEGF及存活素阳性细胞和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脑缺血预适应可诱导VEGF和存活素表达上调,这可能是脑缺血预适应诱导脑缺血耐受的脑保护作用机制之一。
张会玲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余红刘斌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
非酮症性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1例报告
2015年
偏侧舞蹈症表现为一侧肢体的连续、不自主和无规律运动,由非酮症性高血糖导致的临床上较少见,但几乎均以对侧基底节区 CT 扫描呈高密度影而 MRI T1 WI 呈高信号为特征[1]。现报道1例非酮症性高血糖性偏侧舞蹈症如下。
毛文静李世英张会玲成晓华刘斌
关键词:非酮症性高血糖偏侧舞蹈症高血糖性高密度影侧肢体
缺血预适应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CA1区低氧诱导因子-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缺血预适应后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侧海马CA1区低氧诱导因子(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变化,探讨缺血预适应的脑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SO)组、脑缺血(MCAO)组和缺血预适应(BIP)组,后两组按缺血后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再灌注2、6、12、24、48、72h6个亚组。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预适应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与Westernblot法观察脑缺血后再灌注各个时间点海马CA1区HIF—1α和VEGF的表达变化。结果SO组未见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MCAO组相比,BIP组再灌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P〈0.05)。MCAO组、BIP组HIF-1α、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均于再灌注2h开始增多,6~12h表达递增,24h表达至高峰,随后表达减少,72h表达仍高于SO组。两组各时间点HIF-1α和VEGF阳性细胞及蛋白表达均高于S0组(P〈0.05)。除再灌注2h、6hMCAO组与BIP组HIF—1α的阳性细胞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2组各时间点VEGF阳性细胞表达、HIF-1α、VEGF蛋白表达均是BIP组高于MCAO组(P〈0.05)。结论脑缺血预适应可能通过上调HIF-1α、VEGF的表达,发挥脑保护作用。
张会玲李世英李峥张晋霞贺永贵刘斌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