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糖尿
  • 3篇糖尿病
  • 3篇体脂
  • 3篇2型糖尿
  • 3篇2型糖尿病
  • 2篇心血管
  • 2篇心血管危险
  • 2篇心血管危险因...
  • 2篇血管
  • 2篇血管危险因素
  • 2篇糖尿病患者
  • 2篇体脂百分比
  • 2篇体脂分布
  • 2篇百分比
  • 2篇2型糖尿病患...
  • 2篇病患
  • 1篇代谢
  • 1篇代谢参数
  • 1篇随机对照试验
  • 1篇体质量

机构

  • 3篇新疆医科大学...
  • 2篇新疆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殷小红
  • 2篇艾比拜玉素甫
  • 2篇高春燕
  • 1篇李莉
  • 1篇朱筠
  • 1篇王宁
  • 1篇张崴
  • 1篇熊艳
  • 1篇熊艳
  • 1篇王小春

传媒

  • 2篇国际检验医学...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年份

  • 4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评价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Pubmed、ISI Web of Science和Embase数据库,筛选出利格列汀治疗2型糖尿病的所有随机对照试验(RCTs),采用Rev Man5.1软件包进行Meta分析,比较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试验组)或安慰剂联用及单用二甲双胍(对照组)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和空腹血糖(FPG)水平的影响,并比较低血糖发生率。结果共检出中英文文献725篇,经筛选最终纳入4项RCTs研究,共2 036例患者。在降低患者Hb A1c水平方面,试验组(利格列汀2.5 mg,bid)明显优于对照组[标准化平均差(SMD)=-7.47,95%置信区间(CI):-10.37^-4.58,P<0.000 01],而试验组(利格列汀5 mg,qd)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意义[SMD=-9.13,95%CI:-18.86~0.60,P=0.007]。在降低患者FPG水平方面,试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SMD=-6.00,95%CI:-8.82^-3.91,P<0.001)。在安全性方面,试验组(利格列汀2.5 mg,bid)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相对危险系数(RR)=0.94,95%CI:0.16~5.50,P=0.94],而试验组(利格列汀5 mg,qd)与对照组患者的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意义(RR=0.24,95%CI:0.07~0.80,P=0.02)。结论利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Hb A1c和FPG水平,且安全性较好,因本研究异质性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但是长期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仍缺乏足够证据。
熊艳滕云杰殷小红努扎提.木哈买提王宁
关键词:二甲双胍糖尿病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新疆地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部分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分布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  方法: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55例T2DM患者行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体脂百分比(PBF)测量,同时测量空腹...
殷小红
关键词:体脂分布腹型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参数
文献传递
新疆地区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体脂分布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新疆地区部分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脂分布特点与心血管危险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用Inbody720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55例T2DM患者行腹部内脏脂肪面积(VA)、体脂百分比(PBF)测量,同时测量空腹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体质量(W)、身高(H)、腰围(WC)、臀围(HC),计算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对体脂参数与代谢危险因素行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无论男女,腹部内脏型肥胖(VFO)的BMI水平高于腹部皮下型肥胖(SFO),男性VFO的TG水平高于SFO。女性患者PBF、TC及LDL-C显著高于男性患者。少数民族男性患者VA、PBF显著高于汉族男性。在校正年龄、病程、BMI后,女性患者WHR与DBP呈正相关,PBF与LDL-C呈正相关。男性患者的BMI与SBP、VA与DBP、VA与PBF和HDL-C有关联;女性患者的BMI与SBP、WHR与DBP有关联。结论 T2DM患者体脂分布均以腹型肥胖为主,尤其是以VFO为特点,其心血管危险因素不仅与体脂水平增加有关,更与VFO有关,且存在性别、族别差异。
殷小红朱筠高春燕艾比拜玉素甫王小春熊艳
关键词:体脂百分比心血管危险因素
不同性别、民族健康成年人体质量指数与体脂百分比的相关性及应用评价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民族人群体质量指数(BMI)与体脂百分比(PBF)之间的相关关系及两个指标对于肥胖症诊断的价值。方法对925例汉族和维吾尔族健康成年人进行体格检查,通过使用生物电阻抗技术测得体质量和PBF,计算BMI,分析不同民族、性别人群中BMI与PBF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在BMI分型为正常和超重的人群中,汉族男性PBF均高于维吾尔族男性PBF(P<0.05);偏瘦、超重和肥胖的汉族女性PBF均高于维吾尔族女性(P<0.05)。不同性别、民族的人群中PBF与BMI均呈正相关(P<0.05)。以BMI≥28kg/m2为诊断肥胖的金标准,两个民族人群采用PBF诊断肥胖均有良好的灵敏度及较低的特异度。结论在相同的BMI分型中,汉族的PBF普遍高于维吾尔族。BMI和PBF对于肥胖的诊断存在一定的不均衡性,评价肥胖不能单纯依靠BMI,可与PBF相结合。
高春燕李莉殷小红张崴艾比拜玉素甫
关键词:体质量指数体脂百分比汉族维吾尔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