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
- 作品数:5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生态塘-人工湿地-生态塘复合系统对城市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被引量:14
- 2011年
- 为对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治理探究出一套有效、实用污水处理方案,该试验通过中试规模的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3 d,2 d,1 d)条件下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中氮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生态塘1和生态塘2对河水中氮的处理都能保持良好的效果,且稳定性高,抗负荷能力强,总体上要优于人工湿地。其中,生态塘1在高负荷条件下的除氮效果最好,起到了蓄洪池、沉淀池等综合作用;生态塘2的处理效果表现稳定,保证了最终出水的水质,起到了生态塘和景观池的双重功效,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和景观效益;人工湿地对氮的处理效果较差,抗负荷能力较弱。在HRT为3 d、2 d和1 d条件下,复合系统对总氮(TN)的去除率分别为39.39%、25.26%、19.62%,对NH3-N的去除率分别为51.98%、29.14%、21.18%;对TN的处理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一级排放标准,对NH3-N的处理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1 d宜作为复合系统运行的最佳HRT参数。生态塘1-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生态塘2复合系统对城市河水中氮的处理效果显著,可选择作为有效治理滇池流域重污染河流的工艺之一。
- 郭建栗志芬朱琼璐崔理华
- 关键词:氮污水处理生态塘水平潜流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
- 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污水的处理效果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根据广州从化市玮思工业园排放的综合污水的特点,设计了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其进行处理,考察了该工艺运行一年来对COD、BOD5、TP、NH4+-N、T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该组合工艺对工业园区综合污水中的COD、BOD5、TP、NH4+-N和TN都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出水COD、BOD5、TP、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6.07%、74.91%、60.73%、89.62%、46.01%;该组合工艺对各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生物接触氧化池和单一的复合人工湿地的去除效果,生物接触氧化池对COD、BOD5和NH4+-N的去除贡献较大,但对TP和TN的去除能力有限;采用该组合工艺处理工业园区综合污水,具有运行费用低、处理效果好、操作方便、管理简单、景观效果良好等优点。
- 朱琼璐楼倩崔理华谢小妍郭建
- 关键词:生物接触氧化复合人工湿地工业园区污水
- 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的初探被引量:7
- 2011年
-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源成为了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企业之间的竞争源于人力资源的竞争。人力资源培训在现代酒店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独特的战略意义。酒店人力资源质量决定顾客经历的质量,迈入21世纪的酒店业迫切需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本文分析了我国现代酒店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状况,指出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展开论述,最后基于经济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优化酒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结构,创新管理制度等解决问题的对策。
- 郭建严安
- 关键词:酒店人力资源管理
- 塘——湿地——塘复合生态系统对昆明市新运粮河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 新运粮河经昆明市主城区流入滇池,是所有注入滇池的主要河流中,对滇池输入水量最大、污染物量最多的河流。目前新运粮河水的水质已经远远劣于V类,为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及改善河流水环境,作为污染物输入主要途径的新运粮河的治理是滇池...
- 郭建
- 关键词:生态塘人工湿地复合生态系统水力停留时间污水处理
- 水力条件对复合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1年
- 通过对水力负荷、水力停留时间等水力条件的控制,观察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处理城市受污染河水效果的影响。一年多来的运行结果表明:水力条件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去除其他污染物的影响显著,但对总氮去除的影响不大。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可提高总磷、氨氮、COD的去除效果;随着水力负荷的增加,总磷、氨氮、COD去除率都有所增加,但TN的去除率略有减少。在相对较短的水力停留时间及较高水力负荷条件下,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性能,处理出水中的COD、NH3-N和TP等指标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一级标准"。综合考虑主要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及经济效益,本项复合垂直上行流人工湿地系统适宜采用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 d,水力负荷为0.66 m3/(m2.d)。
- 余志敏袁晓燕刘胜利郭建栗志芬朱文玲崔理华
- 关键词:复合人工湿地受污染河水水力停留时间水力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