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红玉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学
  • 2篇生物学特性
  • 2篇特性分析
  • 2篇侵染
  • 2篇侵染力
  • 2篇耐受
  • 2篇耐受力
  • 1篇地理种群
  • 1篇豆蚜
  • 1篇芽胞
  • 1篇芽胞杆菌
  • 1篇遗传分化
  • 1篇苏云金芽胞杆...
  • 1篇种群
  • 1篇线虫
  • 1篇菌株
  • 1篇昆虫
  • 1篇昆虫病原
  • 1篇昆虫病原线虫
  • 1篇基因流

机构

  • 4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黑龙江农业职...

作者

  • 4篇赵奎军
  • 4篇张红玉
  • 4篇李冉
  • 4篇韩岚岚
  • 2篇程媛
  • 1篇王红
  • 1篇樊东
  • 1篇王坤
  • 1篇孙文鹏
  • 1篇邢亚楠
  • 1篇韩晓旭

传媒

  • 1篇东北农业大学...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昆虫病原线虫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目的]昆虫病原线虫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害虫生物防治资源.[方法]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山东省邹城花生田的昆虫病原线虫JNR进行了鉴定,研究了其生物学特性,进而发掘其应用潜力.[结果]结果显示:扩增得到ITS...
张红玉韩岚岚李冉赵奎军程媛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侵染力耐受力
苏云金芽胞杆菌Bt20菌株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3
2014年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20菌株为东北农业大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实验室分离出来的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菌株,其对鳞翅目幼虫具有较强杀虫活性,具有良好推广应用价值。文章进行优化Bt20菌株的液态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材料研究,试验以Bt20菌株发酵液吸光度值及对2龄小菜蛾的毒力效果为指标,首先采用单因素试验对Bt20菌株发酵培养基的碳源及氮源进行优化,筛选得到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蝇蛆、酵母粉、鱼粉、大豆粉;运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对优化后的碳、氮源进行正交试验,明确Bt20菌株最佳液态发酵培养基配方为:玉米粉3.0%、蝇蛆3.0%、大豆粉3.0%、酵母粉2.0%;最佳发酵培养基下,Bt20发酵液吸光度值为1.4733,发酵液处理2龄小菜蛾,3 d后校正死亡率为98.31%,显著优于鱼粉发酵液的吸光度值1.0683及校正死亡率88.14%,提高发酵产物产量和毒力,降低生产成本,可为Bt20商品化及大规模应用提供基础依据。
赵奎军邢亚楠韩岚岚孙文鹏张红玉李冉韩晓旭
关键词:发酵条件优化
嗜菌异小杆线虫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为了发掘具有耐高温特性的昆虫病原线虫,本实验室对在山东地区采集的122份土样进行了线虫分离,得到异小杆线虫JNR,扩增其ITS基因和D2-D3基因,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可得:线虫JNR与嗜菌异小杆线虫Heterorhabditis bacteriophora在同一分支,同源性达到98%以上,为嗜菌异小杆线虫品系。为进一步了解该线虫品系的生物学特性,本试验研究了其侵染力、高温耐受力及水平运动能力。结果表明,线虫JNR有较好的耐热性,38℃条件下处理16 h,存活率最高54%,24 h时为32%;40℃水浴处理2 h,低浓度500 IJs/m L下存活率28%,3 h后全部死亡。对大蜡螟和小菜蛾的生测结果显示,在10、15、20、25、30、35、40、60、120、240 IJs/头剂量下处理24 h,蔬菜害虫小菜蛾先出现死亡,大蜡螟则在48 h后出现死亡;大于20 IJs/头剂量下,处理48 h后线虫对大蜡螟的校正死亡率达到59.5%,高于对小菜蛾的侵染效果。在剂量120 IJs/头以上,72 h后寄主的校正死亡率均能达到100%。异小杆线虫JNR在30℃条件下水平运动能力比在18、25℃时强,48 h时有31%的个体运动到3.6 cm处。以上研究表明,该线虫有较强的侵染力,特别是在温度相对较高时具有较好的耐热力和水平运动能力,对防治蔬菜田小菜蛾具有应用开发潜力。
张红玉韩岚岚李冉赵奎军程媛王坤
关键词:生物学特性侵染力耐受力
基于线粒体COⅡ基因的大豆蚜不同地理种群遗传分化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大豆蚜Aphis glycines逐渐成为栽培大豆上的世界性重要害虫,为明确大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及遗传多样性,本研究探讨其在中国的种群遗传变异。【方法】测定了采自7个省共14个地理种群339头大豆蚜的线粒体COⅡ基因的673 bp序列,利用Dna SP 5.0、Arlequin 3.5.1.2、Network4.6.1.3等软件对地理种群间的大豆蚜的遗传多样性、遗传分化程度及分子变异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单倍型网络图及单倍型系统进化树。【结果】在所分析的339个COⅡ序列中,共检测出7个单倍型,其中H1为各种群所共享。种群内遗传多样性较低(Hd=0.479±0.030,Pi=0.00166±0.00018),种群内遗传分化相对较大(Fst=0.1985),基因流水平较高(Nm=2.019)。中性检验结果不显著(Tajima’s D=﹣0.931,P>0.10,Fu’s Fs=0.220,P>0.10),说明中国地区大豆蚜在较近的历史时期内没有出现种群扩张现象。分子变异分析(AMOVA)结果表明,大豆蚜遗传变异主要来自种群内部(80.15%),而种群间未发生明显的遗传分化。根据各地理种群的单倍型建立的系统发育树、单倍型网络图表明,各单倍型散布在不同的地理种群中,无明显的地理分布格局。【结论】大豆蚜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不高,各种群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没有显著线性相关性,各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并未受到地理距离的影响。
李冉韩岚岚王红赵奎军莽逸伦张红玉樊东
关键词:大豆蚜地理种群遗传分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