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冶金工程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氢还原
  • 1篇电池
  • 1篇电池负极
  • 1篇电池负极材料
  • 1篇动力学
  • 1篇氧化亚铁
  • 1篇锂离子
  • 1篇锂离子电池
  • 1篇锂离子电池负...
  • 1篇锂离子电池负...
  • 1篇温度效应
  • 1篇离子
  • 1篇离子电池
  • 1篇块状
  • 1篇还原动力学
  • 1篇复合物
  • 1篇负极
  • 1篇负极材料
  • 1篇FE
  • 1篇FE2O3

机构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作者

  • 3篇方飞
  • 2篇周国治
  • 2篇胡晓军
  • 2篇杨晓波
  • 1篇曲选辉
  • 1篇秦明礼
  • 1篇陈志远
  • 1篇党杰
  • 1篇贾宝瑞
  • 1篇吴昊阳

传媒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 1篇工程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溶液燃烧合成制备纳米Fe3O4/C复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王炫力秦明礼方飞贾宝瑞吴昊阳曲选辉
氧化亚铁颗粒氢还原过程的结构演变被引量:4
2015年
采用热重法实验研究了773~1273K氧化亚铁的等温氢还原动力学,发现873K温度以上,反应动力学曲线有明显转折,说明反应机理发生了变化.在973~1073K的温度范围,出现了反常的温度效应.即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为讨论产物结构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分别对不同温度的反应产物,以及一定温度不同还原状态(不同反应时间)的产物进行形貌观察.结果显示.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还原产物表面的孔洞增多,枝状特征显著增加,而973K和1023K时表面的烧结现象明显.一定温度下,随着反应进行,表面的孔洞增多,并逐渐出现烧结.973K和1023K温度条件下反应产物大体保留原来的大颗粒外形,而1173K时还原2min开始,就大量出现枝状产物,并逐渐烧结.结合产物形貌变化和反应动力学曲线,反应前期为界面化学反应控速,随着反应进行.还原的金属铁发生烧结现象,致密的结构阻碍了产物气体向外扩散,反应控速环节转变为产物气体的外扩散,还原速率也随之降低.
杨晓波胡晓军陈志远党杰方飞周国治
关键词:氢还原还原动力学温度效应氧化亚铁
氢还原块状Fe_2O_3的动力学及分层现象
2014年
通过EPMA、金相等分析手段,对块状Fe2O3在1073~1273 K的氢还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氢还原块状Fe2O3的过程具有阶段性并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并根据XRD及EPMA检测结果分析了中间产物层的形成机理.本实验条件下,反应过程处于气体内扩散与界面化学反应控速的阶段,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27.0±5.9 kJ/mol.
方飞胡晓军杨晓波周国治
关键词:FE2O3氢还原动力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