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雪娜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有机肥
  • 3篇生物有机肥
  • 3篇连作
  • 2篇土壤
  • 2篇土壤酶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有机肥
  • 2篇连作障碍
  • 2篇滁菊
  • 1篇杂交
  • 1篇杀菌剂
  • 1篇土壤酶活
  • 1篇土壤酶活性
  • 1篇切花
  • 1篇切花菊
  • 1篇切花品质
  • 1篇作物
  • 1篇作物产量
  • 1篇作物品质
  • 1篇连作模式

机构

  • 4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安徽菊泰滁菊...
  • 1篇上海虹华园艺...

作者

  • 4篇陈希
  • 4篇董雪娜
  • 3篇陈素梅
  • 3篇房伟民
  • 3篇赵爽
  • 3篇陈发棣
  • 1篇蒋甲福
  • 1篇宋爱萍
  • 1篇管志勇

传媒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2014中国...

年份

  • 3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生物有机肥对‘滁菊’连作障碍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连作导致‘滁菊’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及品质下降。通过研究生物有机肥(BOF)对‘滁菊’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探究‘滁菊’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方法]在‘滁菊’扦插育苗及大田移栽时分别或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试验共设4个处理:1)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定植(CKn+CKf);2)常规土壤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CKn+BOF);3)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定植(BOF+CKf);4)常规土壤施用BOF育苗+连作土壤施用BOF定植(BOF+BOF)。测定不同处理中‘滁菊’的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和非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和脲酶活性,鲜花产量,花序黄酮含量及与‘滁菊’主要品质相关的指标。[结果]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够增加‘滁菊’根系活力,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并能显著抑制‘滁菊’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生物有机肥能有效提高‘滁菊’产量及黄酮含量,还能显著提高‘滁菊’株高、茎粗、冠幅、分枝数、根冠比、鲜质量和生物量等主要生长指标。其中BOF+CKf处理能显著提高‘滁菊’根系活力和地下部鲜质量,但其他生理指标与对照处理(CKn+CKf)相比无显著差异。BOF+BOF处理的‘滁菊’综合指标最佳,其产量、黄酮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叶片氮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CKn+CKf,分别提高了34.71%、95.71%、73.76%和97.22%。[结论]育苗与大田移栽时同时施用生物有机肥,不仅能显著抑制‘滁菊’根际土壤尖孢镰刀菌数量,提高3种土壤酶活性,而且能明显促进‘滁菊’生长,提高‘滁菊’产量及其主要品质,该处理为‘滁菊’实际生产中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案,将为‘滁菊’连作障碍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陈希赵爽史亚东孙虹董雪娜陈素梅房伟民陈发棣
关键词:连作障碍生物有机肥尖孢镰刀菌土壤酶
微生物有机肥对连作‘滁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目的:连作导致‘滁菊’生长受到抑制,产量及品质下降.本文通过研究微生物有机肥对‘滁菊’产量及主要品质的影响,探究‘滁菊’连作障碍防控的最优.方法:在‘滁菊’扦插育苗及大田移栽时分别或同时施用微生物有机肥,测定不同处理中‘...
陈希赵爽董雪娜陈素梅房伟民陈发棣
关键词:滁菊微生物有机肥连作模式作物产量作物品质
文献传递
微生物有机肥及杀菌剂对切花菊连作障碍的影响被引量:23
2015年
由切花菊‘优香’长期连作导致的枯萎病不仅严重降低了切花菊的品质及产量,而且致使土壤酶活性降低,土壤微生物种群失调.本文采用大田试验,比较研究了切花菊‘优香’连作土壤中分别施用杀菌剂多菌灵(MBC)、添加有拮抗微生物的有机肥(BOF)及二者的联合施用(MBC+BOF)对切花菊‘优香’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施用微生物有机肥(BOF)或多菌灵(MBC)均能有效防控切花菊连作枯萎病的发生;微生物有机肥(BOF)在增强切花菊‘优香’的根系活力、提高切花菊的主要品质(株高、茎粗、叶绿素含量、舌状花数、植株鲜质量)及切花菊土壤酶活性方面效果显著高于多菌灵(MBC);多菌灵对土壤酶活性有一定抑制作用;二者联合处理(MBC+BOF)对提高切花菊主要品质及土壤酶活性的综合效果最佳.
陈希赵爽姚建军叶燕萍宋爱萍陈发棣陈素梅董雪娜
关键词:切花菊连作障碍微生物有机肥杀菌剂切花品质土壤酶活性
非洲菊F_1代观赏性状的遗传表现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通过对非洲菊F1代观赏性状的统计分析,总结性状分离特点,为其杂交育种中的亲本选择和杂交配组提供依据。[方法]以12个非洲菊品种配成12个杂交组合,对各组合后代的花色、花序直径、花盘直径、瓣性、花序姿态、花葶长和花葶直径7个主要观赏性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F1代花色发生广泛分离,紫红色的遗传力大于红色,红色的遗传力高于橙色;黄色具有偏母性遗传特性,而橙色、红色、紫红色和白色未表现出明显的偏母性遗传特性;以白色为母本时,复色出现频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合。在瓣性上,半重瓣的遗传力高于单瓣和重瓣。在花序姿态上,平展的遗传力高于下翻和上翘的。F1代的花序直径和花葶长与双亲相比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衰退,后代总平均花序直径和花葶长分别是中亲值的98.4%和82.1%;F1代的花盘径/花序径值与亲本相比明显变大,各组合总平均花盘径/花序径是中亲值的136.3%;F1代的花葶直径变化不明显,总平均花葶直径是中亲值的100.4%。[结论]12个非洲菊杂交组合F1代性状分离广泛,变异系数较高,出现大量超亲个体,为非洲菊杂交育种的亲本选配提供了数据参考。
董雪娜陈希蒋甲福陈俊律管志勇史玉娇房伟民
关键词:非洲菊杂交观赏性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