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艺蓉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川北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帕金森
  • 2篇帕金森病
  • 2篇焦虑
  • 1篇性别差异
  • 1篇造模
  • 1篇死亡率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胃病
  • 1篇小脑
  • 1篇链脲佐菌素
  • 1篇流行病
  • 1篇流行病学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流行病学调查...
  • 1篇静息态
  • 1篇1型糖尿病
  • 1篇FMRI研究
  • 1篇成像
  • 1篇初诊

机构

  • 4篇川北医学院

作者

  • 4篇王艺蓉
  • 1篇张树山
  • 1篇赵圆宇
  • 1篇谭敏
  • 1篇施蕾
  • 1篇陈科利
  • 1篇赵丰
  • 1篇张露丹

传媒

  • 1篇川北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 1篇生物技术世界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初诊未治帕金森病伴焦虑的静息态fMRI研究
背景: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焦虑可发生在PD各个阶段,甚至出现在运动症状之前,严重影响患者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然而PD焦虑的病理生理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的:本研究拟通过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
王艺蓉
关键词:帕金森病焦虑小脑
文献传递
四川省苍溪县居民胃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近年来四川省苍溪县居民胃病的患病情况和危险因素,为卫生预防及卫生服务体系发展提供政策依据。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表,对随机抽取的800名苍溪县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胃部不适情况调查显示,99.0%的居民均有不同程度的胃部不适症状,主要为胃痛(27.1%)、胃胀(23.8%)、返酸嗳气(21.2%);其中去医院确诊过的患者有675人(85.2%),确诊的疾病主要是慢性胃炎(83.1%);绝大多数(大于70%)居民有一年以上的胃病史;胃病相关因素调查显示,作息不规律、生活习惯差、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等均是引起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作息不规律、生活习惯差、饮食不规律、长期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是胃病发生的相关因素,生活中应积极避免与改善,政府也应加强宣传,提高对胃病的认知和重视程度,以期有效的降低胃病的发病率。
刘华乙王艺蓉吕征吴琪郑智
关键词:胃病流行病学
性别差异对1型糖尿病大鼠造模的影响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采用大剂量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一次性腹腔注射诱导方法建立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研究性别差异对SD大鼠造模的影响。方法:SD大鼠118只(雌雄各59只),分为雄性对照组(13只),雄性STZ注射组(46只),雌性对照组(13只),雌性STZ注射组(46只)。每只大鼠称重、标记、剪尾取血后用血糖仪测血糖,STZ注射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60 mg/kg STZ,对照组大鼠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枸橼酸盐溶液。分别检测每只大鼠给药后7 d和49 d的空腹血糖值和体重,记录并统计雌性和雄性大鼠成模率及成模后死亡率。结果:与对照组大鼠相比,STZ注射后成模大鼠血糖值显著性升高,雄性与雌性模型大鼠均出现"三多一少"症状。与雌性大鼠相比,雄性大鼠STZ注射后,成模率无显著性差异,而成模后死亡高峰期提前以及死亡率显著性升高。结论:用一次性大剂量STZ诱导SD大鼠建立1型糖尿病模型,雌、雄性大鼠成模率无性别差异,而成模后死亡率出现显著的性别差异。因此在采用SD大鼠进行糖尿病发病机制及其并发症的研究中,应考虑性别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从而选择双性别。
赵圆宇王艺蓉徐彩婷赵丰莫琳龙胡林均施蕾李生玉卢营杰陈科利张露丹马亚洪谭敏
关键词:1型糖尿病性别差异链脲佐菌素死亡率
帕金森病伴焦虑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9年
焦虑是帕金森病常见的非运动症状,多见于帕金森病早期,甚至可出现在典型运动症状之前,严重影响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结构和功能MRI技术通过观察与分析帕金森病伴焦虑患者特定脑皮质与皮质下组织学形态和脑功能的改变,揭示其病理生理学机制,对提高帕金森病伴焦虑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王艺蓉张树山李健
关键词:帕金森病焦虑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