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劲
- 作品数:27 被引量:211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螺旋CT容积重建在髋臼骨折中术前、术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四维容积重建技术VRT在术前、术后髋臼及骨盆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使用SiemensPlus4螺旋CT机对8例髋臼及骨盆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在Siemens工作站利用阈值、不透明度、明亮度的选定完成术前、术后骨盆容积重建,多方位切割观察骨盆解剖结构,并进行术前、术后容积重建图像比较。结果:VRT图像清晰的显示了术前髋臼损伤的立体形态,术后髋臼及骨盆金属内固定物的形态、位置,骨折块复位的效果及骨折愈合期的情况。结论:螺旋CT容积重建技术,是髋臼及骨盆骨折诊断的有效手段,VRT对于术前手术计划的制定及术后手术效果的判断有很高的价值。
- 王劲张雪林郑卫权李树祥赵修义
- 关键词:髋骨折围手术期
- Ewing′s瘤的X线、CT和MRI影像学表现及其意义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Ewing′s瘤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及其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 2 1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Ewing′s瘤的X线、C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管状骨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筛孔样、虫蚀样溶骨性破坏 ,并出现层状、葱皮样骨膜新生骨 ,放射样针状骨 ,具有一定的特征性。 13例管状骨外骨及 1例骨外Ewing′s瘤骨质破坏表现多样 ,仍以溶骨为主 ,且 2 0例骨Ewing′s瘤均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结论 Ewing′s瘤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 ,具有相对的特征性表现 ;CT及MRI在确定Ewing′s瘤软组织肿块的大小、骨皮质的破坏、骨髓腔的完整性、骨膜反应及病理性骨折优于X线平片 。
- 王劲张雪林赵修义姜涛刘杏元
- 关键词:X线CTMRI影像学表现尤文氏肉瘤
- 螺旋CT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及容积重建技术在骨盆骨折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0
- 2001年
- 目的 探讨螺旋CT多平面重建 (MPR)、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 (SSD)及容积重建技术 (VRT)在骨盆骨折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使用SiemensPlus 4螺旋CT机对 2 3例骨盆损伤患者进行扫描 ,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MPR、SSD及VRT重建观察损伤细节 ,并与二维CT(2DCT)比较。结果 MPR、SSD及VRT重建图像清晰地显示了术前骨盆骨折的细节。VRT重建可立体直观显示术后固定针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结论 螺旋CTMPR、SSD及VRT是诊断骨盆骨折的有效手段 ,对诊断复杂性骨盆骨折应作为首选。VRT对术后固定针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价值。
- 王劲张雪林李树祥郑卫权赵修义
- 关键词:骨盆骨折螺旋CT多平面重建容积重建技术
- CT三维重建技术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65
- 2003年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urfaceshadeddisplay,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olumerenderingtechnique,VRT)对肩胛骨骨折的诊断应用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PLUS4螺旋CT机对20例肩胛骨骨折患者进行扫描,全部数据输入工作站进行SSD及VRT处理,并与X线、二维CT(2D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2DCT扫描的结果经临床与手术证实为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经统计学分析,X线检查及SSD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44%和97.78%,假阴性率分别为17.65%和7.84%,X线检查的假阳性率为0.76%;VRT诊断正确率为100%。SSD、VRT检出骨折创伤的数量与X线、2DCT的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是显示损伤的质量优于X线和2DCT。术后对8例进行3DCT复查,VRT能立体显示术后肩胛骨骨质及内固定物的形态与结构。结论螺旋3DCT是诊断肩胛骨骨折的有效手段,可指导手术计划的制定和内固定物的选择,应作为诊断复杂性肩部骨折的首选方法。VRT对骨折术后内固定物的位置及复位效果的判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王劲张雪林李树祥刘哲星赵修义
-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螺旋CT检查容积重建技术三维重建技术
-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检查价值
- 目的分析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CT表现特点,提高对其各种CT表现的认识,探讨CT诊断价值。方法复习经病理证实7例发性小肠淋巴瘤CT资料。7例原发性小肠淋巴瘤均符合Dawson诊断标准,病理上均为非何杰金淋巴瘤。男4例,女3例...
- 赵修义张雪林郑卫权王劲文戈
- 文献传递
- MRI诊断放射治疗前后宫颈癌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 :探讨MRI在子宫颈癌 (UCC)及其放射治疗后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2 4例经病理学证实为UCC在治疗前根据MRI表现做出临床分期 ,并与手术及外科探查术结果相对照 ;其中 12例UCC在放疗后行MRI复查。结果 :UCCMRIT2WI呈均匀或不均匀高信号软组织肿块 ,T1WI呈等或低信号 ,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增强 ;对术前MRIUCC分期的准确率为 91.7% ( 2 2 /2 4) ;放疗后肿瘤组织纤维化 ,T2WI表现为低信号。结论 :MRI平扫T2WI为UCC检查的首选序列 ;MRI在检测UCC肿瘤大小、宫旁浸润及转移等方面有优越性 。
- 王劲张雪林赵修义张玉忠陈斌苍鹏昌仁民张帆
- 关键词:MRI磁共振成像宫颈癌肿瘤分期
- 酪氨酸酶基因作报告基因的磁共振分子影像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4年
- 目前 ,应用包含人酪氨酸酶 (TYE)基因的表达载体作MRI的报告基因进行的初步研究已取得一定进展 ,现就TYE基因作MRI报告基因的应用机理。
- 王劲张雪林
- 关键词:酪氨酸酶基因报告基因
- 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及容积重建技术在30例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表面遮盖法重建(SSD)及容积重建技术(VRT)技术显示髋臼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 Plus4螺旋CT机对30例髋臼损伤患者进行扫描,在Siemens工作站进行SSD及VRT重建观察损...
- 王劲张雪林李树祥郑卫权赵修义
- 文献传递
- MRI及CT对软组织海绵状、蔓状血管瘤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 :探讨软组织海绵状血管瘤 (CH)、蔓状血管瘤 (RH)的MRI、CT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2 1例CH及 14例RH的MRI和CT表现。结果 :CH在MRI上呈团块或不规则状 ,边界清楚 ,血窦呈不均匀等T1长T2 信号 ,瘤内纤维、脂肪组织呈花边、条状分隔或串珠样短T2 信号 ;CT示肿瘤密度不均 ,有分隔 ,呈中等度强化。RH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 ,MRT1WI及T2 WI可见其内管状流空血管影 ;CT示瘤内见结节状、蚓状等、高密度影 ,部分有钙化、静脉石 ,增强扫描呈结节状、条状明显强化。结论 :CH和RH影像表现具有相对特征性 ;CT有利于显示瘤内钙化、静脉石 ,MRI则可反映瘤内脉管及非血管组织成分 ,对定性诊断有重要的价值。
- 王劲张雪林张玉忠文戈金玲连海英
- 关键词:软组织肿瘤血管瘤
- 骨盆及髋臼骨折的螺旋CT三维重建应用研究
- 骨盆及髋臼骨折主要由交通和工伤事故引起,是一种严重而复杂的高
能量损伤类型,占全身骨折的1%~3%,仅次于四肢和脊柱骨折,但失
血性休克的发生率却比后二者高,并发症较为多见,有...
- 王劲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