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红景天苷通过miR-26a-5p靶向调控JAG1/Notch3信号通路改善瘢痕疙瘩
- 2024年
- 为探讨红景天苷通过miR-26a-5p靶向调控JAG1/Notch3信号通路对瘢痕疙瘩改善作用的确切机制,自2019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集武汉市中医医院10例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瘢痕疙瘩的患者样本为研究对象,记为瘢痕疙瘩组,并采集相邻正常皮肤组织,记为正常组。分离上述原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将传至4~8代的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红景天苷低剂量组(10μmol/L红景天苷)、红景天苷中剂量组(20μmol/L)、红景天苷高剂量组(40μmol/L)、miR-NC组(40μmol/L红景天苷+miR-NC)、miR-26a-5p inhibitor组(40μmol/L红景天苷+miR-26a-5p inhibitor)、sh-RNA组(40μmol/L红景天苷+miR-26a-5p inhibitor+sh-RNA)和sh-JAG1组(40μmol/L红景天苷+miR-26a-5p inhibitor+sh-JAG1),各组细胞经转染后给予红景天苷或直接给予对应剂量的红景天苷处理24 h。qRT-PCR法检测成纤维细胞miR-26a-5p和JAG1的mRNA相对表达量;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活力;平板克隆实验检测细胞的克隆增殖能力;FACS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Transwell法检测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6a-5p与JAG1的靶向互作关系;Western blotting检测瘢痕组织增生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与正常组相比,瘢痕疙瘩组miR-26a-5p表达显著下降(P<0.05),JAG1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0μmol/L组相比,10、20、40、80和160μmol/L红景天苷呈浓度依赖性地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存活率(均P<0.05)。为保证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具有一定的存活率,并保证红景天苷的作用效果,后续使用10、20和40μmol/L浓度展开实验(经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6a-5p与JAG1存在结合序列)。与对照组相比,红景天苷低、中、高剂量组miR-26a-5p表达、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JAG1表达、细胞克隆增殖数、迁移和侵袭数以及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JAG1和Notch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降低(均P<0.05);与红景天苷高剂量组和miR-NC组�
- 蔡翔邱百怡段垚王威何亚男
- 关键词:红景天苷JAGGED1瘢痕疙瘩
- 太宁栓塞肛联合黄连膏纱条换药治疗急性肛裂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9年
- 目的:观察太宁栓塞肛联合黄连膏纱条换药治疗急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用太宁栓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连膏纱条换药治疗,比较两组总有效率、肛裂愈合时间、疼痛消失及出血消失时间。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肛裂愈合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出血消失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太宁栓塞肛联合黄连膏纱条换药治疗急性肛裂临床疗效较好。
- 唐俊段垚曾华
- 关键词:急性肛裂
- 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临床观察被引量:6
- 2019年
-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HZ)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神经炎症反应性病毒性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发病无性别差异。属中医“蛇串疮”、“缠腰火丹”、“蜘蛛疮”、“火带疮”、“蛇丹”范畴[1]。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为带状疱疹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儿童发生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越高,40岁以上的患者发生率在30%左右,以三叉神经受累时常见。疼痛在皮疹前出现,出疹时疼痛剧烈,出疹时间长者更容易发生后遗神经痛。后遗神经痛可呈持续性烧灼痛伴感觉过敏,或阵发性刺痛,疼痛程度不一,90%的患者局部皮肤正常刺激时即可诱发疼痛是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特点[2]。笔者用火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 金志雄段垚
- 关键词: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火针疗法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性皮肤病神经炎症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9年
- 溃疡性直肠炎是一种病变主要累及直肠黏膜和黏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属于病因不明的炎症性肠病中的一种,国内报道其约占溃疡性结肠炎的35.5%[1]。临床主要以下腹痛、便意频繁、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肛门及直肠坠胀不适感、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为主要表现。由于本病症状多呈持续性,病程迁延,反复发作,日久症状渐重,甚则出现心烦、焦躁等全身症状,患者难以忍耐、深感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笔者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汤剂口服配合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直肠炎,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唐俊方园园段垚
- 关键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溃疡性直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参苓白术散加减
- 裴正学治疗重症肌无力验案举隅
- 2015年
- 裴正学教授是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专家、甘肃省肿瘤医院首席专家。临证50余年,经验丰富,擅长治疗肝病、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等疑难杂病,誉满陇原,深受广大患者的信任和爱戴。裴老屡起沉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曾以“兰州方”为主治愈一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患者。笔者有幸跟随裴老学习,兹将裴老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两则验案介绍于下,以飨读者。
- 赵孝鹏段垚吕奇
-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验案名老中医经验
- 肤鲜洗剂对急性湿疹小鼠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6
- 2022年
- 目的:观察肤鲜洗剂对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llergic contact dermatitis,ACD)的影响。方法:采用BALB/c小鼠40只,适应性喂养3 d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肤鲜洗剂组、阳性药物对照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采用1%2,4-二硝基氟苯(2,4-dinitrofluorobenzene,DNFB)丙酮橄榄油溶液致敏和激发小鼠皮肤,建立小鼠ACD模型,激发后12 h开始用药,连续2 d,每天给药2次。在激发后48 h分别对小鼠耳厚度及耳变应反应程度进行测量评分,计数1 min内小鼠搔抓耳部次数,小鼠耳部皮损以HE染色,观察皮肤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情况。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及白细胞介素-35(interleukin-35,IL-35)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小鼠耳厚度、耳变应反应评分、搔抓指数、血清中IL-4、IL-17水平显著升高(P<0.05),IFN-γ、IL-35水平显著降低(P<0.05),出现明显的ACD病理改变。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肤鲜洗剂可有效减轻小鼠的耳廓肿胀程度,降低耳变应反应评分,同时明显降低血清中IL-4、IL-17水平(P<0.05),升高IFN-γ、IL-35水平(P<0.05),显著改善耳部组织的病理形态。结论:肤鲜洗剂对急性湿疹小鼠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可达到治疗急性湿疹的作用。
- 孙晓静张义生徐爱琴段垚杨柳王薇李力李婷解小霞
- 关键词:小鼠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 丹参多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和尼莫地平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10%(95%CI=70.15%~96.35%),对照组为67.74%(95%CI=51.28%~84.20%),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4044,P=0.0169),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但两组的总有效率的95%CI重叠;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可明显改善左椎动脉、右椎动脉、基底动脉血流变参数(P〈0.01);缩短眩晕消失时间(P〈0.01)。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的证据尚不够充分,其收益为OR=0.31(95%CI=0.09~1.13),NNT=5(9%CI=2.49~73.66,其概率分布呈明显的偏态)。
- 张栋吕奇赵孝鹏段垚
-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性眩晕尼莫地平中西医结合疗法
- 益肾化湿汤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9例被引量:5
- 2015年
- 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笔者自拟益肾化湿汤治疗慢性肾盂肾炎39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9例中,男9例,年龄40-68岁,病程1-6年;女30例,年龄35-73岁,病程1-10年。参照1985年第2届全国肾病学术会议的慢性肾孟肾炎诊断标准[1]。病程持续不愈半年以上。腰酸痛、倦怠乏力、低热等全身症状,伴有尿路感染症状(尿频,或尿急,或尿痛,或尿道灼热,或排尿不适,或排尿不畅)。
- 吕奇赵孝鹏段垚张栋
- 关键词:慢性肾盂肾炎化湿益肾倦怠乏力宣肺利水
- 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9年
-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皮肤炎症反应,其特点为皮疹多样,有渗出倾向,分布基本对称,瘙痒明显,病史缠绵,日久不愈,易迁延为慢性湿疹,反复发作[1]。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作息饮食不规律,免疫功能紊乱,湿疹已成为现阶段皮肤科常见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因其发病原因复杂,病程漫长而痛苦,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不便,少数患者可进行性加重,甚至发展成红皮病而危及生命。本研究在氯雷他定片的基础上应用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浸淫型湿疹,取得不错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段垚唐俊
- 关键词:慢性湿疹当归拈痛汤湿热皮肤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紊乱生活节奏
- 基于SOCS1/JAK-STAT3通路探究雷公藤红素治疗特应性皮炎小鼠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 2022年
- 目的:基于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因子1(SOCS1)/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子和转录激活物3(STAT3)通路,初步探究雷公藤红素治疗特应性皮炎(AD)的机制。方法:取C57BL/6小鼠,耳背部涂布卡泊三醇(MC903)诱导建立AD模型,并随机分为模型组、雷公藤红素组、SOCS1基因低表达(si-SOCS1)组、雷公藤红素+si-SOCS1(联合)组、si-SOCS1阴性对照(si-NC)组,每组10只,另取10只正常C57BL/6小鼠作为正常对照组。给予一定剂量药物干预治疗后,观察小鼠症状,对抓挠行为和皮炎症状进行评分;ELISA法检测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免疫球蛋白E(IgE);HE染色观察耳部组织病理变化;取耳部皮肤组织,免疫组化法检测SOCS1及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物CD3阳性表达;RT-qPCR法检测SOCS1及上游靶基因-miR-155表达;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OCS1/JAK-STAT3通路蛋白及下游炎症相关蛋白IL-17、RORγt、IL-23、IL-6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耳部皮肤增生、水肿充血及炎症浸润等病理损伤加重,皮炎症状评分、搔抓次数、血清炎症因子、CD3阳性表达、JAK-STAT3通路蛋白及炎症相关蛋白表达、miR-155表达升高(P<0.05),SOCS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si-SOCS1组小鼠耳部皮肤组织损伤进一步加重,AD症状评分、搔抓次数、血清炎症因子、CD3阳性表达、JAK-STAT3通路蛋白、炎症相关蛋白表达进一步升高,SOCS1基因及蛋白表达进一步降低(P<0.05);雷公藤红素组小鼠耳部皮肤组织SOCS1基因及蛋白表达升高(P<0.05),血清炎症因子、miR-155、JAK-STAT3通路蛋白及炎症相关蛋白、CD3阳性表达、AD皮炎症状评分、搔抓次数降低(P<0.05)。与雷公藤红素组相比,联合组小鼠皮炎症状评分、搔抓次数、血清炎症因子、CD3阳性表达、JAK-STAT3通路蛋白及炎症相关蛋白表达、miR-155表达升高(P<0.05),SOCS1基因及蛋白表达降低(P<0.05)。
- 段垚朱立宏董延萍
- 关键词:雷公藤红素JANUS激酶特应性皮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