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芬
- 作品数:12 被引量:4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攻关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格列卫联合HA方案治疗20例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
- 背景与目的格列卫是2001年5月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挽救性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 Leukemia简称CML)的基因靶向药物,单药治疗由CML转变来的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较低...
- 孟凡义郑维扬刘晓力宋兰林徐兵张钰黄芬
- 文献传递
- 格列卫联合HA方案治疗20例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被引量:13
- 2003年
- 背景与目的:格列卫是2001年5月美国FDA批准用于临床挽救性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myelocyticleukemia,CML)的基因靶向药物,单药治疗由CML转变来的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较低。体外实验显示,格列卫与多种化疗药物具有协同作用,但有关其临床联合应用的报道极少。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应用格列卫联合HA方案治疗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Ph+-AL)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方法:20例(男性16例,女性4例,中位年龄43岁)Ph+-AL患者的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均>30%,Ph染色体或荧光原位杂交(FISH)双标双融合bcr/abl异位探针检查的阳性率均≥90%,其中由CML转变的Ph+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Ph+-ANLL)17例、Ph+-ALL1例,原发性Ph+-ALL2例。表现复杂核型15例,t(9;22)5例。确诊至本治疗前的中位时间为4个月,其中18例曾用多种化疗方案2~4疗程治疗无效。本次治疗,20例均口服格列卫0.3~0.6g/d,疗程中位数2.5(1~6.5)月;Ph+-ANLL患者联合HA(HHT1~2mg/d,持续静脉滴注6~24h,Ara-C30~50mg/d,10~14天/月);Ph+-ALL患者联合HAOP或DVP方案(HA剂量同前;DNR40mg/d,1~3天,持续静脉滴注;VCR每周2mg,静脉推注,强的松60~80mg/d,1~14天),疗程中位数2个。发生骨髓抑制者减量或停用格列卫,同时加用G-CSF;格列卫的骨髓细胞学和遗?
- 孟凡义郑维扬刘晓力宋兰林徐兵张钰黄芬
- 关键词:格列卫HA方案PH染色体阳性急性白血病
- 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1
- 2003年
- 目的研究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疗效.方法16例成人难治性AML患者分为2组.改良组10例接受氟达拉宾50 mg/d,VD×5 d和Ara-C 200mg/d,VD×5或7 d;经典组6例氟达拉宾用法同改良组,Ara-C 500或1000 mg/d,VD×5 d并在化疗前4~6 h皮下注射G-CSF 300μg/d.所有患者化疗后WBC 1.0×109/L以下时加用G-CSF 300μg/d,至WBC 3.0×109以上.结果16例难治性AML的完全缓鲜率(CR)为50%.改良组CR率高于经典组(70%vs17%,P<0.05).改良组感染发生率低于经典组(50%vs83%).结论改良FLAG方案治疗难治性AML在CR率和降低感染并发症方面可能比经典FLAG方案优越.
- 杨龙江孟凡义徐兵刘晓力郑维扬张钰黄芬徐丹孙竞刘启发
- 关键词:FLAG方案难治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氟达拉宾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阿糖胞苷
- 改良FLAG方案治疗33例复发、难治性急性白血病的初步分析
- 背景与目的FLAG方案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NLL)已有多年,大多报告的CR为50%~64%,本研究探讨改良FLAG方案(减少合并应用Ara-C剂量并在化疗前不用G-CSF)能否达到同样效果,同时...
- 孟凡义杨龙江徐兵刘晓力郑维扬张钰黄芬徐丹孙竞刘启发
- 文献传递
- 改良FLAG方案治疗33例难治复发性急性白血病的初步分析被引量:16
- 2003年
- 背景与目的:FLAG方案用于治疗难治复发性急性非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non-lymphocyticleukemia,ANLL)已有多年,大多报道的CR率为50%~64%。本研究探讨改良FLAG方案(减少合并应用Ara-C剂量并在化疗前不用G-CSF)能否达到同样疗效,并减轻不良反应。方法:33例成人急性白血病中难治性ANLL16例,难治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2例,复发性ALL5例。全部病例接受氟达拉宾30mg·(m2·d)-1,静滴,第1~5天;其中合并Ara-C200mg·d-1有18例,Ara-C500mg·d-1有5例,Ara-C1000mg·d-1有10例,全部静脉滴注5~7天为1疗程。应用Ara-C200mg·d-1组和ALL组化疗前不用G-CSF,ALL患者每周加用长春新碱2mg,共2次;强的松60~80mg·d-1,共14天。化疗后WBC<1.0×109/L者加用G-CSF,剂量均为300μg·d-1,皮下注射至WBC3.0×109/L以上。每疗程完成后复查骨髓。结果:16例难治性ANLL的CR率为56.3%,而12例难治性ALL的CR率为8.3%(P<0.01);难治性ANLL患者中Ara-C200mg·d-1组的CR率高于500~1000mg·d-1组(70%∶3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化疗后WBC0.6×109/L和血小板15.6×109/L的平均持续时间分别为5天和4.3天,Ara-C200mg·d-1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500~1000mg·d-1Ara-C组(58.0%∶85.7%)(P<0.05)。结论:与经典的FLAG方案相比。
- 孟凡义杨龙江徐兵刘晓力郑维扬张钰黄芬孙竞刘启发
- 关键词:氟达拉宾阿糖胞苷
- 小剂量新型国产环孢素A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 2003年
- 目的 :研究小剂量新型国产环孢素A(CSA)新赛斯平联合雄激素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障 )的疗效。方法 :43例确诊的再障患者接受治疗 ,试验组应用新赛斯平胶囊 3~ 5mg·kg- 1·d- 1,对照组应用赛斯平 4~ 8mg·kg- 1·d- 1,两组均加用雄激素 ,治疗时间超过 3个月。结果 :43例再障病人经CSA联合雄激素治疗后基本治愈9例 ,缓解 9例 ,进步 13例 ,无效 12例 ,总有效率 72 1%。其中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76 2 % ,对照组为 68 2 % ,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伴有CD3 + /CD4+ 与CD3 + /CD8+ 比值 <0 6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 81 2 % ,显著高于CD3 + /CD4+ 与CD3 + /CD8+ 比值 >0 6患者 (45 5% ) ,P <0 0 2 5。未发现明确由于CSA所致肝肾毒性及高血压等严重毒副作用。结论 :小剂量新赛斯平联合雄激素治疗再障是一种有效、安全。
- 徐兵孟凡义刘启发刘晓力郑维杨张钰黄芬
- 关键词:小剂量环孢素A雄激素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观察
- STI571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的毒副作用观察及处理
- <正> 目的STI571是一种高度特异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慢性髓系白血病血液学和遗传学疗效明显优于干扰素。资料显示,较高剂量的STI571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毒副反应相应增加。为研究国人慢性髓系白血病对STI571治...
- 刘晓力周淑芸孟凡义杜庆锋张嵩郑维扬徐兵刘启发孙竞张钰黄芬叶昌雄张贤
- 文献传递
- 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发热患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 2004年
- 目的:研究比较帕尼培南-倍他米隆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差异。方法:以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的60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病例为对照,观察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同类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2种药物的治疗结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帕尼培南-倍他米隆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主的抗生素联合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的有效率分别为83.3%和71.7%,不良反应发生率各为5%和8.3%,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帕尼培南-倍他米隆治疗恶性血液病合并的细菌性感染疗效确切且安全。
- 魏永强孟凡义叶昌雄张贤张钰黄芬徐丹
- 关键词:恶性血液病细菌感染帕尼培南亚胺培南
- 吡柔比星联合化疗缓解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吡柔比星(T)联合化疗缓解成人高危急性白血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含T药物治疗方案联合化疗治疗高危急性白血病29例,其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1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8例、混合型白血病3例,选择治疗前条件类同、应用常规化疗方案的配对病例作为对照。实验组给予T+A、V+T+P/V+T+L+P、T+A+V+P(A:阿糖胞苷、V:长春新碱、P:强的松、L:左旋门冬酰胺酶)等联合化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联合化疗。结果 实验组ANLL患者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7.78%vs 44.44%,P=0.031)。实验组的骨髓抑制重于对照组,化疗后白细胞平均最低值、红细胞平均输注量和感染发生率在两组问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分别为0.033、0.049和0.012)。结论 含吡柔比星的药物治疗联合化疗较常规药物联合化疗治疗ANLL有更好的效果,但骨髓抑制明显,感染的发生率高。
- 黄芬孟凡义徐兵刘晓力张钰叶昌雄张贤
- 关键词:药物疗法
- 难治性ANLL初诊时免疫表型特点
- <正> 目的阐述难治性ANLL初诊时免疫表型特点,探索有预后预测作用的表面抗原。材料和方法104例均为我院1999年9月至2002年4月初治和诊断为难治性ANLL患者,其中初治ANLL81例,男44例,女37例,年龄4~...
- 黄芬冯茹易正山郑维扬徐兵刘晓力孟凡义周淑芸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