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国荣

作品数:7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广西右江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文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2篇审美
  • 2篇文学
  • 2篇古诗
  • 1篇代文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因素
  • 1篇心态
  • 1篇意象
  • 1篇政治悲剧
  • 1篇审美内涵
  • 1篇诗词
  • 1篇诗风
  • 1篇诗风形成
  • 1篇诗歌
  • 1篇诗歌评论
  • 1篇天人合一
  • 1篇奇诡
  • 1篇文学观
  • 1篇文学教学
  • 1篇解构

机构

  • 7篇广西右江民族...

作者

  • 7篇张国荣

传媒

  • 5篇百色学院学报
  • 2篇广西右江民族...

年份

  • 1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论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审美内涵及象征意义被引量:1
2004年
“酒”是我国古代诗人(词人 )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第一次有意识地赋予“酒”意象独特审美内涵的是魏晋时期的诗人。自此 ,我国古代的“酒诗”便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到了唐宋时期 ,不少诗人 (词人 )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 ,又赋予“酒”意象独特的象征意义 ,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 ,使之在我国古代诗 (词 )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 ,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张国荣
关键词:古诗词审美内涵
论中国古代审美意识中的道德因素被引量:1
2001年
在中国古典美学中,无论是懦家美学,还是道家美学、墨家美学,它们都有一个普遍的共性,即都在审美之中浸透着道德伦理的因素。这是中西古典美学区别之所在。研究、学习和借鉴这些古典美学的思想,对于建构我们有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国荣
关键词:道德因素
论韩愈文学观对儒家正统文论的解构与超越被引量:1
2002年
中唐伟大文学家韩愈 ,尽管其一生并未建构出一套完整的文学理论体系 ,然而他在诸多诗文中表露出来的文学思想和审美趣味 ,在当时乃至后世都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究其原因 ,就是因为他顺应时代的潮流 ,在坚守儒家道统的同时 ,注意吸收当时被视为“异端”的道、佛、墨、法等诸家有益的思想成份 ,自觉地解构和超越了先秦两汉儒家正统的文论 ,从而使其文学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符合了时代和人们的审美需要。
张国荣
关键词:文学观解构
浅论古代文学教学的当代性被引量:1
2005年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我国高校中文专业古代文学学科的教学出现了与时代需要相脱节而导致学生厌学的局面。为使古代文学的教学适应“三个面向”,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而改革的关键是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和突出当代性,即用当代意识精选、整合教学内容,用当代意识观照、发掘、阐释古代文学作品的人文与科学精神,用当代意识改革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
张国荣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
物我浑融 天人合一——简论古诗中“乐园”模式及其建构被引量:1
2003年
在近三千年的古代文学史上 ,天才的诗人们创作出了数以万计的神奇璀璨的诗作。在这些诗歌中 ,有相当一部分是记叙和描绘了当时人们心目中理想、神圣的生活“乐园”。今天 ,透过这些“乐园”模式 ,我们不仅窥探到古代诗人的生存环境观以及追求自然的人格理想和审美境界 ,而且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 ,从而增强我们的自然和环保意识。
张国荣
关键词:古诗天人合一
李贺“奇诡”诗风形成探因
2004年
李贺是我国中唐一位具有独特个性、气质、心理和艺术才华的天才诗人。他的诗歌奇丽诡怪 ,“虚荒诞幻”,呈现出“奇诡”的艺术风格。在探讨李贺“奇诡”诗风成因时 ,古今不少论者大都从文学艺术承传的角度加以论析 ,这是欠全面的。形成李贺“奇诡”诗风的主要原因 ,是他在特殊社会、文化环境中 ,由其特殊身世、个性、气质。
张国荣
关键词:诗歌评论诗风心态审美
“干谒”与李白的人生政治悲剧被引量:2
2004年
“干谒”是我国古代文人士子为寻求入仕门径而向当朝达官显贵或有名望者呈送书信、进献诗文赋作 ,以求得他们赏识援引、擢拔重用的一种“多为人所笑弄”的不光彩的行为 ,虽说“干谒”之举不是始于唐代 ,然至盛唐却大为风行。那时相当一部分诗人都有过这样的行为和经历 ,就连大诗人李白亦未能幸免 ,这自然与当时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政策和文人士子普遍的求仕心理有很大的关系。就李白来说 ,他之所以走上“干谒”之路 ,除了受当时盛行的“干谒”之风影响外 ,也与他率性选择、盲目从俗的求仕心态有关。实践证明 ,“干谒”并未给李白带来功名富贵 ,而只能让他坐失从政良机。可以说 ,李白一生的政治悲剧 ,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他率性、盲目的“干谒”活动造成的。
张国荣
关键词:干谒政治悲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