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军
- 作品数:4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评价23例(28例次)脾动脉栓塞术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治疗中的作用。方法术前患者外周血细胞计数表现为血小板减少或合并另一项血细胞减少,或外周血细胞计数三系均低。选择性的将导管插入脾动脉,造影并分析脾动脉分支及胰腺、胃分支情况。然后应用明胶海绵颗粒进行脾动脉栓塞术。结果脾动脉插管成功率100%。23例患者共进行28例次栓塞,一次栓塞18例,二次栓塞5例。所有病人术后1个月内外周血细胞计数升至正常。所有病人术后脾静脉和门静脉宽度均有不同程度减小。绝大多数患者出现栓塞后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发热和左上腹部疼痛,无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术对于治疗肝硬化并发门脉高压、脾功能亢进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既可保留脾脏的免疫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减轻门脉压力。可以取代脾脏切除术。
- 关素安赵军
-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脾动脉栓塞术
-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规范性研究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效果及影响因素,从而试行提出介入治疗的规范。方法:对112例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行442次介入治疗。强调依病理分型、体表面积及体重综和考虑药物的选择及用量。对未切除原发灶的胃癌,胰腺癌患者同时行原发灶灌注化疗,对富血供肿瘤行化疗栓塞,乏血供肿瘤亦尽可能行化疗栓塞。结果:全组112例共行442次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灌注化疗187次,加碘油栓塞213次,加碘油及明胶海绵栓塞42次,使用微导管108例次。规范组平均有效率49.3%,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71.7%,32.9%,7.1%,2.4%。对照组平均有效率40.1%,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0.5%,62.9%,21.6%,5.0%,0%。经统计学分析,规范组在平均有效率,1,2年生存率方面比对照组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肝动脉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依病理分型选择化疗药物,富血供和超选择微导管技术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规范性操作能提高治疗的有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副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生存期。
- 关素安杨江萍张哲赵军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化学栓塞规范性
- 便携型腹腔吸液器
- 本申请涉及吸痰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型腹腔吸液器,包括用于盛放痰液的储液筒,还包括针管,设置在储液筒的一端,用于深入患者腹腔进行组织液吸取操作;连接管,设置在针管与储液筒之间,用于针管与储液筒之间的变径连接操作;...
- 王英霞赵军贾向博
- 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评价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法经股动脉插管,以灌注化疗及化疗栓塞进行治疗,化疗药物依病理分型而定,栓塞剂采用超液化碘油混以一种化疗药物制成。适当应用超微导管技术。结果:全组102例共行次438介入治疗,其中单纯灌注化疗137次,加碘油栓塞301次,使用微导管108例次。总有效率达57.3%,(0.5,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84.9% ,71.7% ,32.9% ,7. 1%,1.4%。结论:肝动脉介入治疗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仍是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依病理分型选择化疗药物,碘油均匀沉积,富血供和超选择微导管技术对治疗效果有重要影响。
- 关素安杨江萍魏玲格张哲赵军
- 关键词:消化道肿瘤肝转移瘤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