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长青

作品数:20 被引量:238H指数:9
供职机构:世界自然基金会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6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麋鹿
  • 3篇种群
  • 3篇河狸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物种
  • 1篇大熊猫
  • 1篇大熊猫栖息地
  • 1篇学成
  • 1篇血液生理
  • 1篇血液生理指标
  • 1篇养殖
  • 1篇样地
  • 1篇再引入
  • 1篇珍稀
  • 1篇珍稀动物
  • 1篇三峡库区
  • 1篇森林采伐
  • 1篇生理指标
  • 1篇生态恢复

机构

  • 9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山东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四川省林业厅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 1篇世界自然基金...
  • 1篇中国林科院
  • 1篇四川王朗国家...
  • 1篇盐城市畜牧兽...

作者

  • 15篇于长青
  • 3篇陆军
  • 2篇林英华
  • 2篇卢浩泉
  • 1篇冯祚建
  • 1篇冉江洪
  • 1篇王淯
  • 1篇薛春林
  • 1篇苏化龙
  • 1篇邢林
  • 1篇蒋志刚
  • 1篇徐宏发
  • 1篇胡忠军
  • 1篇顾海军
  • 1篇贾陈喜
  • 1篇张旭
  • 1篇纪加义
  • 1篇刘绍英
  • 1篇陈佑平
  • 1篇孙大明

传媒

  • 3篇林业科学
  • 2篇林业科学研究
  • 1篇生物多样性
  • 1篇Curren...
  • 1篇畜牧与兽医
  • 1篇Zoolog...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莱阳农学院学...
  • 1篇中药材
  • 1篇首届全国生物...

年份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1
  • 1篇1998
  • 2篇1996
  • 3篇1994
  • 1篇1993
  • 2篇1992
  • 1篇1991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被引量:71
2005年
道路网络为大多数景观所共同具有的空间特征,在增进社会财富、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会产生严重的生态学后果。就道路对陆栖野生动物的生态学影响进行了综述。道路交通导致动物死亡,已成为野生脊椎动物死亡的首要原因;阻碍动物个体在同种种群间的交流以及在互补性资源间的周期性迁移;迫使森林内部种、边缘敏感种主动回避道路栖息地;导致道路区域栖息鸟类繁殖下降;有利于小型物种沿道路边缘扩散,造成生物入侵。道路区域为一种特殊的边缘,对一些边缘物种以及其它被吸引过来的动物来说是一种死亡陷阱。这些影响的综合作用会导致孤立的小种群问题。
胡忠军于长青徐宏发王淯
恢复生态学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恢复生态学是继保护生物学在近几年内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学科,生态恢复为恢复生态学提供实践基础和理论验证,从而两者形成"一枚硬币的两面"。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愈能力",通过撤除退化因素和人为干预,使生态系统退化或丧失的生物...
于长青冯祚建蒋志刚
关键词:恢复生态学生态恢复生物多样性
文献传递
新疆河狸的栖居条件、家域及洞巢分布格局被引量:9
1992年
新疆河狸优先选择水深137 cm、岸高101 cm左右及沿岸河谷林丰盛的河段掘洞栖居;河谷林密度、水源及地形条件是决定其栖息地适度的主要因子。新疆河狸的家域平均为1.2km(沿河岸长),每个家域平均拥有洞巢22个,洞巢沿河岸呈集团分布,且主要集中于越冬洞(巢)附近。河狸家族的领域即为越冬洞(巢)周围的洞巢密集区,平均长480m。新疆河狸种群通过其领域性及繁殖力的抑制与否来调节种群密度,其最大环境容纳量约为每公里河段1个家族。河谷林密度是新疆河狸的种群限制因子。
于长青邵闻葛炎贾陈喜
关键词:河狸栖居家域
麋鹿眠乃宁保定研究被引量:5
1992年
1990年12月和1991年4月,为给江苏省大丰麋鹿保护区的麋鹿标记和采血,我们首次选用国产新型复合麻醉剂眠乃宁对28头麋鹿实行化学保定试验,获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陆军于长青梁崇岐丁玉华孙大明
关键词:麋鹿化学保定眠乃宁
新疆河狸秋季啃伐河谷林的对策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对新疆河狸秋季啃伐对策的研究表明,被伐木离水边或食物堆距离(大于50m)越远,河狸的啃伐率越低,而选择性越强,在食物堆附近很少啃伐。新疆河狸最喜啃伐直径为2.5-4.5cm的林木,平均直径为2.57cm。河谷林密度降低,河狸的啃伐密度随之降低,但啃伐率升高。新疆河狸的最佳啃伐范围为离岸边15m以内、距食物堆40-120m的范围。河狸对河谷林的“皆伐式”啃伐、对大直径林木的强度啃伐、到距食物堆150m以外或在食物堆附近大规模啃伐及经常变换越冬洞位置,均因其生境的严重退化。人类活动是造成其生境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禁止砍伐和放牧是河狸保护工作的关键环节。
于长青
关键词:河狸
三峡库区鸟类区系及类群多样性被引量:25
2001年
1996~ 1997年和 1999~ 2 0 0 0年 ,分别对三峡库区的鸟类进行了本底调查和物种监测 ,共纪录到鸟类35 4种 ,隶属 17目 5 1科 ,其中古北种 15 3种 (4 3 2 2 % ) ,东洋种 16 4种 (4 6 33% ) ,广布种 37种 (10 45 % ) ;夏候鸟87种 (2 4 5 8% ) ,冬候鸟 6 3种 (17 78% ) ,旅鸟 46种 (12 99% ) ,留鸟 15 8种 (4 4 6 3 % ) ;繁殖鸟类 (夏候鸟和留鸟 )2 45种 (6 9 2 1% ) ;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9科 42种。类群 (科种 )多样性分析显示 ,以中小型鸟类为主的雀形目鸟类对三峡库区鸟类多样性贡献最大 ,秭归具有最大的类群 (科 )多样性 ,而巴东则具有最多的物种数。研究表明 ,在一定时空条件下 ,地域景观的复杂性是决定鸟类种类和数量的关键因素。
苏化龙林英华张旭于长青冉江洪隆廷伦刘绍英
关键词:鸟类区系类群多样性物种多样性三峡库区
我国濒危兽类现状及保护对策
通过对我国濒危兽类的现状分析,确认本世纪我国至少已灭绝6种兽类;23种11个亚种可能将于21世纪绝灭,其中绝大多数为森林动物,特别是处于食物链最顶层的虎各亚种及热带森林动物长臂猿都将可能相继绝灭,这意味着我国将不再拥有完...
于长青邢林
关键词:绝灭保护区
文献传递
森林采伐对平武大熊猫栖息地的影响被引量:22
2005年
20 0 1年 6月— 2 0 0 2年 5月间 ,采用系统样地方法 ,对四川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和黄羊熊猫观测站采伐和未采伐基地中大熊猫活动区域和非活动区域植被群落结构变化进行调查。结果表明 :未采伐区大熊猫活动区域的物种数、物种丰富度、竹子更新能力、竹子密度、最大胸径的平均值均高于未采伐的大熊猫非活动区域 ;采伐区大熊猫活动区域的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多样性、单株竹生物量、竹子密度、样地平均竹子盖度、均高度、平均胸径、最大胸径的平均值均高于采伐后大熊猫非活动区域。森林采伐导致大熊猫栖息地物种丰富度、物种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竹子密度、样地平均竹子盖度等因子下降 ,对大熊猫的适应性程度及生境质量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林英华顾海军隆廷伦于长青陈佑平
关键词:森林采伐样地大熊猫伐区盖度物种丰富度
河狸的生物学特性与人工养殖被引量:6
1996年
调查研究表明,河狸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阿尔泰地区。河狸一般以家族为单位,在河岸边挖掘洞穴或洞巢居住。全年食物主要为杨柳枝条。性成熟年龄为2.5岁,孕期100~110天,产仔期主要集中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河狸必须经过诱导方能配对饲养。饲料除杨柳枝条外,冬季要添加多汁饲料及精料。
于长青卢浩泉
关键词:河狸种群分布人工养殖
中国麋鹿种群密度制约现象与发展策略被引量:43
2001年
198 5年我国从英国引入在我国已灭绝的麋鹿 ,分别建立了北京和大丰两个麋鹿种群。 14年来 ,这两个麋鹿种群经历了风土驯化和种群增长两个阶段。 1997年底 ,中国麋鹿数量达 6 71只。麋鹿种群的性比已经基本平衡 ,有效种群数目接近实际种群数目。北京麋鹿苑面积有限 ,大丰麋鹿仍生活围栏之中。于是 ,目前北京和大丰种群的增长都受到了种群密度的制约。对北京种群进一步的发展应加以人工调控 ,目前可能采取的措施有人工迁出部分个体和控制雌性生育率。大丰保护区有大面积海滩 ,将圈养麋鹿释放到没有围栏的海滩 ,实现建立自然生境中的野生麋鹿种群的中国麋鹿保护战略目标。同时 ,应考虑形成圈养麋鹿品系 ,为未来开发利用麋鹿资源开创条件。
蒋志刚张林源杨戎生夏经世饶成刚丁玉华沈华徐安红于长青
关键词:麋鹿种群调节再引入种群密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