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建福
- 作品数:90 被引量:609H指数:12
- 供职机构: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基于生命周期法评价山西省2004—2013年小麦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解析被引量:12
- 2017年
- 基于《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以及收集的相关参数数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分析2004—2013年山西省小麦生产中不同功能单位的碳足迹变化动态并解析其构成,以期为山西省小麦的低碳清洁化生产与气候变化的缓解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山西省小麦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从2004年的3 798.5kg/hm^2(CO_2-eq)增加到2013年的4 650.5kg/hm^2(CO_2-eq),年均增加74.9kg/hm^2(CO_2-eq);肥料应用(尤其是氮肥和复合肥)、土壤N_2O以及机械操作的能源消耗是其主要构成,占总排放的90%以上。山西省小麦的产量碳足迹总体上变化不大,而产值碳足迹、成本碳足迹以及净利润碳足迹均表现为逐渐降低的趋势,其中成本碳足迹达到显著水平。考虑土壤有机碳储量变化后,不同功能单位的小麦碳足迹均大幅度降低。综上所述,合理施肥、加强机械一体化推广以及增加土壤固碳是降低山西省小麦碳足迹的主要途径。
- 薛建福李慧高志强高志强杜天庆
- 关键词:气候变化碳足迹小麦
- 根室根管配套起吊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根室根管配套起吊装置,包括根室、根管、台阶和起吊装置,根室的长、宽、高分别为2m、2m、1‑3m,根管为圆筒状,筒体高1‑3m,直径0.20‑0.25m,根管纵向沿直径部位分为两个半圆筒,在两个半圆筒...
- 杨珍平薛建福郝教敏孙敏夏清刘小丽杜天庆高志强
- 文献传递
- 不同类型豆科植物对黄土母质生土的改土效果被引量:14
- 2011年
- 以黄土母质生土为供试土壤,以不同类型豆科植物为生物材料,对生物改土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草木樨、苜蓿根际土壤容重在1.00~1.35g/cm3之间,是最适宜的土壤容重范围;黑豆、大豆对0.25~3mm之间团粒具有较强的作用;种植草木樨、苜蓿、黑豆、大豆后,土壤>0.5mm水稳性团聚体的含量均在90%以上。草木樨、苜蓿、黑豆和大豆对土壤物理性质具有良好的改良作用。②草木樨、苜蓿、小冠花在短时期内对土壤氮素具有较强的补给作用;豆科牧草在生土地上生长两季后,对土壤0-60cm土层氮素具有明显的表聚效应;土壤表层有机质含量以小冠花最高;0-20cm土壤表层速效P的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层次的;红三叶和小冠花土壤速效K含量高于草木樨和苜蓿的。种植红三叶和小冠花对土壤表层肥田效果比草木樨和苜蓿占优势。③一年生高产植物大豆随生长进程的前、中、后期土壤N素表现了高-低-高的积累-消耗-再积累的过程,土壤N素循环较大。研究为生物改土、有机沃土提供了理论参考。
- 杜天庆苗果园郝建平杨锦忠崔福柱薛建福
- 关键词:豆科植物土壤性状
- 外源钙和铜对黑豆芽苗菜生长及生理活性物质的影响被引量:3
- 2022年
- 设置0(CK)、0.01、0.05、0.2、0.5和1.0 g/L的CaCl_(2)和CuSO_(2)溶液,分别对黑豆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并分析黑豆芽苗菜生长和生理活性物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CK相比,较高质量浓度(0.5~1.0 g/L)Cu SO_(2)溶液处理后黑豆芽苗菜的发芽势显著降低,1.0 g/L质量浓度下发芽率和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当Cu SO_(2)质量浓度大于0.2 g/L对黑豆芽苗菜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有提高作用,当质量浓度大于0.01 g/L会抑制苗长,各Cu SO_(2)溶液对黑豆芽苗菜干鲜质量和发芽率影响较小;当Ca Cl_(2)质量浓度为1.0 g/L时,芽苗菜发芽势较CK显著下降,质量浓度为0.2 g/L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0.01~0.05 g/L处理可以促进芽苗菜生长且提高可溶性蛋白含量,各Ca Cl_(2)溶液对干鲜质量和发芽率影响较小。综合考虑,当Cu^(2+)和Ca^(2+)质量浓度均在0.05 g/L条件下,黑豆芽苗菜生理活性物质较高且生长状况较好。
- 赵文欣刘凯凯徐伟张慧芋刘昌斌马茹祁泽伟张超薛建福
- 关键词:黑豆芽苗菜钙铜生理活性物质
- 膜际条播和播量对旱地冬小麦土壤水分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索旱地冬小麦膜际条播和播量对关键生育时期土壤水分、群体分蘖数、分蘖速率及其产量的影响,明确旱地冬小麦膜际条播的最佳播量。[方法]本研究于2014—2016年在山西省闻喜县旱地麦田进行大田试验,以膜际条播与常规条播为主区,以90 kg·hm^-2(低播量,LB)、105 kg·hm^-2(高播量,HB)两个播量为副区,研究两种播种方式与高低播量对土壤水分、群体分蘖数和产量形成的影响及其节水增产效果。[结果]膜际条播较常规条播显著提高拔节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提高开花期80~200 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各生育时期群体分蘖数,提高冬前分蘖速率;提高穗数4%~27%,产量11%~41%,水分利用效率8%~47%;显著提高穗长、可孕小穗、干物质量;显著降低不孕小穗。且膜际条播条件下,播量90 kg·hm^-2较105 kg·hm^-2减少拔节期土壤水分消耗,减少开花期深层土壤水分消耗,其中,2014—2015年处理差异不显著;显著提高开花期、成熟期群体分蘖数,显著提高拔节-开花分蘖速率;显著提高穗数、穗粒数、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提高千粒重。此外,膜际条播处理,单位粮食生产的节水量提高10%以上,每消耗1 mm土壤水分产量提高10%以上,且配套播量90 kg·hm^-2单位粮食生产的节水量提高18%以上,消耗1 mm土壤水分增产量提高18%以上。[结论]旱地冬小麦膜际条播有利于提高生育前期上层土壤水分,有利于提高生育后期深层土壤水分,促进可孕小穗的形成,提高穗数、产量、水分利用效率,且配套90 kg·hm^-2节水、增产效果更佳。
- 尹璐高志强孙敏任爱霞林文薛建福曹碧芸
- 关键词:旱地冬小麦膜际条播播量土壤蓄水量节水增产
- 半干旱地区不同前作模式对后茬大豆产量和土壤水分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土壤水分是限制旱作农业生产的重要因子。采用等值线法分析6种不同前作模式下后茬大豆田土壤水分的时空分布规律,并对其水分利用效率和产量进行比较,以期为筛选半干旱地区节水高效型种植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前作模式下大豆种植季土壤水分的时空动态变化相似,土壤贮水量均先降低后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土层深度的变化,土壤水分动态变化有一定的差异。其中,谷子→甘蓝→马铃薯→大豆轮作模式等值线密集,耗水速率快;玉米→甘蓝→马铃薯→大豆轮作模式等值线最疏松,左部等值线边缘数值大,土壤贮水量变化较小。各种植模式之间大豆生育期的耗水量差异明显,且不同种植模式下大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显著。其中玉米→马铃薯→甘蓝→大豆轮作模式下大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种植模式,达到3 767.39kg/hm^2,水分利用效率为12.83kg/(hm^2·mm)。因此,玉米→马铃薯→甘蓝→大豆的种植模式优于其他种植模式,是适宜半干旱地区的较好种植组合。
- 刘彩霞李明杜天庆崔福柱薛建福陈梦妮祁剑英
- 关键词:旱作农业水分利用率
- 碳标签对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及对策建议被引量:6
- 2017年
- 在分析总结国际碳标签制度实施发展状况的基础上,研究了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的格局、结构与数量现状,结果表明,随着国际贸易中碳标签制度的日益完善,中国未来对发达国家农产品的进口量将增加,对外出口农产品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出口空间极大压缩。为更好地应对碳标签制度对中国农产品贸易的冲击,中国应尽快建立并完善碳标签体系,发展低碳农业,提高贸易竞争力,对农产品企业绿色转型提供政策支持,加强国际间合作,改善贸易环境,同时发展国内农业,降低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以缓减碳标签对贸易的冲击,改善未来中国农产品的贸易格局。
- 张雄智王岩魏辉煌王钰乔赵鑫薛建福张海林
-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低碳农业
- 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时空分布与气象因子分析被引量:8
- 2020年
- 估算一定区域内作物生产潜力,对于明确该区域作物生产力及其限制因子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农业生态区域法和生产潜力递减机制法估算山西省冬小麦生产潜力,并解析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山西省冬小麦平均光合、光温、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分别介于63.63~74.81、10.86~12.97、3.68~5.65和2.71~4.73t/hm^2。山西冬小麦生产潜力分布特征为南部普遍低于中部地区,中部盆地地区普遍低于东西部高海拔地区。与2004-2008年相比,2009-2013年晋中西部地区和吕梁冬小麦光合和光温生产潜力有所增加,而晋中东部和长治东部的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有所降低。限制冬小麦气候和土地生产潜力的主要气象因子是生育期降水量和日平均温度。
- 杨文彪张慧芋李莹祁泽伟刘凯凯高志强孙敏薛建福
- 关键词:冬小麦气象因子
- 基于农户尺度的闻喜县冬小麦产量差及生产限制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缩减不同农户间冬小麦产量的差距对于提升区域粮食产能有重要意义,农户采用田间管理措施的差异是造成农户间产量差的重要因素之一。[方法]本研究以山西省冬小麦种植大县闻喜县为例,基于调查问卷分析法评价了不同田间管理措施下农户尺度冬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结果]闻喜县农户尺度冬小麦实际产量2.35~10.56 t·hm^(-2),其中89.2%的农户产量高于山西省、运城市及闻喜县平均产量。冬小麦生产中75.3%的农户进行了灌溉,其中灌溉2次和3次条件下的农户产量较灌溉1次和无灌溉显著提高了17.5%~52.0%,灌溉3次提高了穗粒数和千粒重,灌溉2次提高了穗数。33.3%的农户采用叶面施肥,其中喷施1次条件下可通过增加冬小麦的千粒重而实现增产。72.0%的农户播量在121~240 kg·hm^(-2),该播量段较60~120 kg·hm^(-2)播量段提高了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播种期对不同农户冬小麦实际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无显著影响。随着农药喷施次数的增加,冬小麦穗数增加,实际产量提升,其中76.3%的农户喷施1~2次农药,较不喷农药显著增加了穗粒数,提升了产量。[结论]在当地目前的冬小麦生产技术水平条件下,在拔节至灌浆期进行1~2次灌溉、播种量181~240 kg·hm^(-2)、实施2~3次病虫草害防治及生长中后期进行1次叶面肥喷施等措施可能是缩小农户产量差异的有效措施。
- 薛建福刘昌斌韩敬敬杨文彪林文高志强
- 关键词:产量构成要素农作措施冬小麦黄土高原
- 耕作措施对南方双季稻田碳、氮效应的影响
- 土壤耕作作为一项重要的农艺措施,对土壤有机碳与氮素周转、作物生产中温室气体和活性氮排放都有重要的影响。因此,了解耕作措施对双季稻区土壤固碳和氮素动态、以及环境压力的影响,对双季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 薛建福
- 关键词:耕作措施有机碳库氮库碳氮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