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智慧

作品数:9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吉林省电力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护理
  • 3篇脑出血
  • 3篇出血
  • 2篇脑出血患者
  • 2篇静脉
  • 2篇康复
  • 2篇康复护理
  • 2篇护理体会
  • 2篇高血压
  • 2篇高血压脑出血
  • 2篇出血患者
  • 1篇定向置软管
  • 1篇血栓
  • 1篇血栓形成
  • 1篇血肿
  • 1篇血肿清除
  • 1篇血肿清除术
  • 1篇引流
  • 1篇引流管
  • 1篇引流技术

机构

  • 7篇吉林省电力医...

作者

  • 7篇孙智慧
  • 2篇董艳

传媒

  • 4篇中外医疗
  • 3篇中国医药指南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取手术治疗,并且术前、术中和术后做好密切的病情观察,加强各项护理工作,积极参与防治各种并发症,收到了很好的疗效。结果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治疗与护理,痊愈18例,显效16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护理是关键。通过密切的病情观察,精心、细致和周到的护理使治疗达到良好的效果。
董艳孙智慧
关键词:高血压脑溢血体征脑出血护理
微创定向置软管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体会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微创定向置软管脑内血肿清除术的护理方法和策略,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提供优质护理,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以及引流管护理。结果本组1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经过各期护理,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0%。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进行微创定向置软管脑内血肿清除术后的转归和康复情况不尽相同,需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具体身体状况和病情严重程度给以不同方法护理,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患者的康复非常有效,提高了生存率,对于达到理想治疗效果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孙智慧
关键词: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
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被引量:2
2013年
随着全民法律意识的普遍提高,自我维权意识增强以及某些新闻媒体误导社会公众,护理纠纷逐渐增多。如何防范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服务质量,这已经成为护理管理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导致护理纠纷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有效的防范对策,从而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孙智慧
关键词:护理纠纷
脑出血患者静脉置入PICC后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及护理
2011年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PICC置管后出现问题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常规选用肘静脉或贵要静脉穿刺置管,在彩超及B-FLOW技术引导下行静脉置管。结果本组107例患者,全部患者一次穿刺置管成功。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100%,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穿刺部位出血、导管堵塞、静脉炎等,经对症治疗后均得到了很好的解决。结论此方法在临床应用中虽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但是采取相应的对策是可以解决的,所以,该技术在脑出血患者应用具有操作简单,便于长期安全保留在血管内的优点,有临床推广的实用价值。
孙智慧
关键词:脑出血PICC置管
截瘫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观察和康复护理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截瘫病人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的临床观察和康复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12例截瘫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采用抗凝治疗配合适当抬高患肢,避免患肢液体输入,加强患肢肿胀、皮温、血运等各方面的观察,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结果本组12例病人治疗3周,症状好转,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科学系统的临床观察至关重要,恰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减少并控制深静脉血栓形成,加快临床症状的恢复。
孙智慧
关键词:截瘫深静脉血栓形成康复护理
应用负压引流技术治疗褥疮的护理体会被引量:4
2010年
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在治疗褥疮时,通过正确使用,护理人员细致观察和精心护理,及时清理创面和更换一次性使用负压引流护创材料,保证有效的引流,这样就能加快了创面愈合速度,减少了换药次数,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还减少了大剂量抗菌药物的应用,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孙智慧韩加红董艳
关键词:VSD引流管褥疮护理
脊髓损伤后神经性膀胱的康复护理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脊髓损伤(SCI)患者的膀胱康复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52例SCI患者通过留置导尿、间断导尿及反射性排尿的训练等相结合,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观察疗效。结果45例建立了反射性膀胱,可自主控制排尿,有6例病人需长期间断清洁导尿,1例伴有尿失禁,需配合使用假性导尿。结论科学的康复护理可避免长期留置导尿,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孙智慧
关键词:脊髓损伤膀胱功能障碍康复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