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春燕

作品数:25 被引量:78H指数:6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期刊文章
  • 3篇科技成果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动脉
  • 6篇颈动脉
  • 6篇冠状
  • 6篇冠状动脉
  • 6篇超声
  • 5篇动脉粥样硬化
  • 4篇动脉狭窄
  • 4篇心动图
  • 4篇血管
  • 4篇造影
  • 4篇超声心动图
  • 3篇蛋白
  • 3篇动脉造影
  • 3篇血脂
  • 3篇肾动脉
  • 3篇肾动脉狭窄
  • 3篇食道
  • 3篇食道超声
  • 3篇胃病
  • 3篇慢性

机构

  • 25篇石家庄市第一...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华北油田
  • 1篇保定市第一中...

作者

  • 25篇杨春燕
  • 8篇张若青
  • 4篇刘润
  • 3篇胡静
  • 3篇张莉
  • 3篇赵玮
  • 3篇李洁
  • 3篇高海燕
  • 2篇李嘉民
  • 2篇王建仓
  • 2篇刘培茹
  • 2篇崔炜
  • 2篇迟峰
  • 2篇刘俊霞
  • 2篇韩淑琴
  • 2篇冯燕光
  • 2篇周亚莉
  • 2篇许缤
  • 2篇赵思
  • 2篇吴慧敏

传媒

  • 10篇河北医药
  • 1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医学动物防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国超声诊断...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中华生物医学...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与冠脉、肾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 129例患者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肾动脉造影及颈动脉超声,记录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进行颈动脉硬化评分。结果 129例患者中,冠心病者81例,占62.8%;肾动脉狭窄患者68例,占52.7%。颈动脉硬化越重,冠脉病变支数越多,肾动脉狭窄发病率越高,狭窄程度越重(P<0.05);冠脉狭窄程度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GLU、颈动脉硬化评分及肾动脉狭窄正相关(P<0.05),与HDL负相关(P<0.05);肾动脉狭窄程度与年龄、高血压、高血脂、吸烟、CR、颈动脉硬化评分及冠脉狭窄程度正相关(P<0.05),与HDL负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指数与冠脉病变程度相关,颈动脉与冠脉、肾动脉粥样硬化之间存在共同的危险因素。颈动脉硬化评分可作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因子。
张若青杨春燕王紫韫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造影术颈动脉超声肾动脉狭窄
血管活性物质与脑卒中颈动脉病变相关性
李嘉民杨春燕闫淑静周云辙
课题通过高档血管彩超检测仪筛查出颈动脉病变患者,观察这些患者的相关血管活性物质,如:血糖、血脂、血栓素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等与颈动脉斑块性质和斑块大小(即内中膜厚度)相...
关键词: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病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冠心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20例,均于6~12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复查,根据是否发生ISR分为ISR组32例和无ISR组88例,观察两组一般资料、靶血管病变和支架特征、支架置入前左室射血分数及临床血清学指标,分析ISR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ISR组有吸烟史、糖尿病患者比例及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高于无ISR组(P〈0.05或P〈0.01);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术前狭窄程度、支架长度大于无ISR组(P〈0.05或P〈0.01),支架直径小于无ISR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术前狭窄程度及支架长度较大是ISR发生的危险因素,支架直径较大是ISR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吸烟、糖尿病、冠状动脉Gensini积分和术前狭窄程度、支架长度和直径与ISR的发生相关。
张若青陈浩杨春燕郑丽娟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冠状动脉造影药物洗脱支架
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病变患者全脑血流量的关系分析
2019年
目的分析血糖水平与颈动脉病变患者全脑血流量(CBFV)的关系。方法收集石家庄市第一医院9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病史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水平将其分为血糖正常组(2 h PG<7.8 mmol/L)31例、血糖升高组(7.8 mmol/L≤2 h PG≤11.1 mmol/L)33例和糖尿病组(2 h PG>11.1 mmol/L)26例,比较三组基线资料、生化指标和CBFV水平,分析血糖水平与CBFV的关系。结果年龄、BMI、SBP水平:糖尿病组>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P<0.05);高血压发生率:糖尿病组高于血糖正常组(P<0.05);TC、TG、LDL-C水平:糖尿病组>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P<0.05);CBFV水平:糖尿病组<血糖升高组<血糖正常组(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糖水平与年龄、BMI、SBP、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CBFV呈负相关(P<0.05)。结论颈动脉病变患者血糖水平与CBFV呈负相关。
李嘉民刘海涛王慧杨春燕
关键词:颈动脉病变血糖
单眼一过性黑矇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单眼一过性黑矇是眼科门诊较为常见的患者主诉,因其病因复杂,发作时间短,患者往往很难及时就诊,待其恢复后到眼科门诊行检查时,眼部常表现为未见明显异常。门诊常给予对症治疗而未进行进一步的认真细致的追问病史,寻找病因。以致于忽视该病的其他严重合并症,如缺血性脑卒中、视网膜动脉阻塞等,给患者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王建仓周亚莉杨春燕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
p27蛋白及PCNA在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研究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中p27蛋白及PCNA的表达水平,探讨p27蛋白及PCNA的表达与胃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消化科门诊胃镜检查患者黏膜活检标本共计155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30例、非典型增生32例、胃癌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组患者胃黏膜中p27蛋白与PC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27蛋白在胃癌组织浅表部位着色相对较强,而深部着色较弱,PCNA在胃癌组织的边缘区多余中央区,深层多于浅层。随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规律,P27蛋白表达水平呈现逐级减低,PCNA表达水平呈现逐级升高,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P27蛋白表达水平与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疾病类型呈负相关(r=-0.976,P<0.01),PCNA表达水平与上述疾病类型呈正相关(r=0.979,P<0.05),5组间胃黏膜P27蛋白与PCNA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920,P<0.01)。P27蛋白和PCNA表达水平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蛋白及PCNA在胃黏膜中的表达水平与慢性胃病、胃癌前病变、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胃癌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润高海燕韩淑琴刘俊霞刘培茹杨春燕
关键词:PCNAP27慢性胃病早期胃癌
泮托拉唑联合缬沙坦预防性治疗应激性溃疡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9年
刘亚丽苏艳梅杨春燕刘润田张丽琴
介入治疗联合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2007年
薛铮冯燕光崔炜吕新湖魏小刚李立新杨春燕孟自立陈素新刘金波
关键词:心肌梗塞骨髓移植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狭窄与肾动脉狭窄的相关性研究
2009年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肾动脉动脉粥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行肾动脉造影的患者129例,记录临床资料和造影结果并分析。结果冠状动脉病变支数越多,肾动脉狭窄发病率越高,狭窄程度越重;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肾动脉狭窄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肾动脉狭窄程度有密切相关,二者呈明显阳性。
杨春燕
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冠状动脉造影术肾动脉狭窄
p27蛋白及细胞凋亡指数在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研究慢性胃病及胃癌患者胃黏膜中p27蛋白及细胞凋亡指数(AI)的表达水平,探讨p27蛋白及AI的表达与胃癌演变的关系。方法选择消化科门诊胃镜检查患者黏膜活检标本共155例,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5例、肠上皮化生30例、非典型增生32例、胃癌3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及胃癌组患者胃黏膜中p27蛋白与AI的表达水平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P27蛋白阳性染色呈黄色或棕黄色颗粒,定位于细胞核,在胃癌组织浅表部位着色相对较强,而深部着色较弱。随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规律,P27蛋白表达水平呈现逐级减低,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凋亡细胞阳性染色定位于细胞核内,浓缩的核质紧贴于核膜或核质呈现均匀染色,其周围无炎性反应,随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的演变规律,AI在前3个阶段呈现逐级升高,至肠上皮化生最高,之后的2个阶段逐级下降,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两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与胃癌两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黏膜P27蛋白表达水平与非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非典型增生、胃癌疾病类型呈负相关(r=-0.976,P<0.01),AI表达水平与上述疾病类型无相关性(r=0.060,P>0.05)。P27蛋白表达水平及AI均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大小无相关性(P>0.05)。结论 P27蛋白在胃黏膜中的表达水平及细胞凋亡与慢性胃病、胃癌前病变、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其在胃癌的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刘润高海燕韩淑琴刘俊霞刘培茹杨春燕
关键词:细胞凋亡指数P27慢性胃病早期胃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