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安源

作品数:56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艺术
  • 5篇历史地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文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化学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5篇艺术
  • 10篇绘画
  • 6篇山水
  • 6篇文人
  • 5篇山水画
  • 5篇图式
  • 5篇刘海粟
  • 4篇山人
  • 4篇士大夫
  • 4篇画家
  • 4篇八大山人
  • 4篇大夫
  • 4篇大山
  • 3篇心迹
  • 3篇艺术史
  • 3篇上海美专
  • 3篇文化
  • 3篇文人画
  • 3篇美术
  • 3篇梦境

机构

  • 55篇南京艺术学院
  • 3篇国务院
  • 2篇常州工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美术家协...

作者

  • 55篇李安源
  • 2篇刘秋兰
  • 1篇庞国达
  • 1篇黄戈

传媒

  • 7篇美术观察
  • 6篇收藏与投资
  • 5篇文史知识
  • 5篇齐鲁艺苑(山...
  • 5篇南京艺术学院...
  • 4篇美术学报
  • 3篇解放军艺术学...
  • 3篇中国书画
  • 2篇美术研究
  • 2篇中国国家博物...
  • 2篇艺术学研究(...
  • 1篇云南艺术学院...
  • 1篇美术
  • 1篇装饰
  • 1篇美术大观
  • 1篇辽宁师范大学...
  • 1篇艺术探索
  • 1篇湖北美术学院...
  • 1篇浙江艺术职业...
  • 1篇明日风尚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1篇2017
  • 6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现实主义与中国当代新工笔绘画的审美渊源被引量:4
2013年
人类在某种意义上是自我迷恋的,当现实世界太过逼仄,他便通过梦境或制造幻景来自我迷恋,希图从中获得精神之释放:与梦中情人邂逅,或凌波微步,或缱绻西厢,虽是古老的命题,但至今梦寐在焉。因为在梦中,思想的翅膀不受钳制,非逻辑的幻象才具有超越现实的力量,人类的猎奇本质与沉迷本能方能大放异彩.
李安源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渊源审美绘画工笔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画家的丧乱遣怀——以王鑑、王时敏等的太仓文人交游圈为例
2018年
在清初特定的政治环境中,那些经历"失节"之痛后,又徘徊复归的士人言行,在文人士大夫画家群体中体现得亦别有况味,尤其是在江南,以王鑑、王时敏所代表的士人群体,则是考察这种常态的绝佳范本。他们的社会网络,鲜明地折射出清初江南社会"两截人"士人群体的生活与心理世界,他们与这个网络的互动,塑造了其人的人格、个性与文化身份。
李安源
关键词:清初
绘画,一个似是而非的悖论被引量:1
2006年
最近,卡伊欧·方塞卡在接受一次采访中说:“与寻找我想表现的题材相比,对我无意去画的东西作出取舍尤为困难。”这一声明的确有点令人难以理喻,而方塞卡的作品,至少在初次接触者看来,画面没有丝毫的预先设定成分,似乎完全被肆意跳跃的自觉所激发。
卡伦·威尔金(KAREN WILKIN)李安源
关键词:似是而非绘画悖论
画“可以兴”——论中国花鸟画图式的比兴传统被引量:1
2005年
“比兴”概念,属于中国古典文艺理论领域“诗法”的范畴,最早在《诗经》中出现,唐宋期间,为中国绘画艺术所借鉴,尤其在花鸟画科中发扬光大。本文拟从比兴手法的诗学渊源及其与绘画领域——尤其是花鸟画艺术的结合入手,进而述说“画可以兴”的历史流变,以期解释这一传统艺术表现手法的人文内蕴及其现实意义。
李安源
关键词:中国画花鸟画图式比兴手法绘画艺术
如何认识中国古代绘画经典?
2012年
当代创作始终是美术界最为活跃的领域,批评家关注的焦点也正在于此。无论是对古代美术的研究还是对当代理论的观照,也都必然指向当代创作的发展与繁荣。本期所推荐的两篇文章。或立足于当代重新清理。解释古代传统绘画资源,或从视觉文化理论出发解读当代创作中的图像符号,都体现了理论家、批评家在参与实践。品评引导当代创作方面的探索和努力,文风平实,丝丝入扣,值得一读。
李安源
关键词:中国古代绘画图像符号文化理论美术界批评家
子日吴冠中
2014年
有人跑来问:最近网上,尽是有关吴冠中、范曾、黄永玉的话题,他们的画,究竟怎么看?他们的艺术成就,究竟怎么样?我回答他:"吴冠中、黄永玉、范曾三人,虽然都用传统纸本绘画,但在艺术体系上却各有方向,吴冠中比较西化,范曾却倾向中式(虽然不纯粹),至于黄永玉,则是东一下,西一下,并不专一。即便是风格上南辕北辙,三人艺品之高下,还是可以作一比较的"。读范曾,只需一双眼睛;读黄永玉,需再加点小聪明;而读懂吴冠中,则非有一点才情不可。
李安源
关键词:艺术体系艺术成就林风眠八大山人
真迹抑或赝品?——波洛克绘画作品的新发现
2006年
对最新发现的波洛克作品的真实性问题,杰克逊·波洛克的研究专家们产生了分歧。最近发现的32幅作品,据称是波洛克的真迹,由此引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论,使得持正反观点的专家们僵持不下,并导致在十年前解散其鉴定委员会之后的波洛克—克拉斯纳基金会,又一次卷入作品真伪问题的讨论漩涡。
凯利·德温·托马斯李安源庞国达
关键词:绘画作品艺术形式版权
美色清华 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绘导论(1912-1929)
2016年
民国时装人物粉彩瓷器,将时代新女性予以理想化的形象运营,一洗传统古装美人瓷绘之程式化形象。它的出现,标志着瓷绘艺术由传统转向现代的审美求变意识,开启了瓷绘艺术关注现实世界的新篇章。只可惜生非盛世,在战争频仍的年代,景德镇瓷业萧条,时装人物粉彩瓷器仅仅盛行十八个春秋即告夭折,犹若流星划空,迅速退出了历史舞台。
李安源
关键词:粉彩瓷器人物刻画瓷业浅绛
我的藏品是一个时代风情的见证 李安源艺术鉴藏访谈录被引量:1
2016年
《收藏与投资》:李老师,听闻您在大学学的是油画专业,年轻时候随性洒脱,追求自由,大学毕业后曾在中学做过美术老师,是什么原因促使您如今回到学院致力于学术研究? 李安源: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学习的专业是美术教育,师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基础美术师资,每个绘画的形式如油画、国画、水彩,都要学一下,虽然浅尝辄止,但是却广泛熟悉了每个画种的创作习性。这个经历,对于我后来做艺术史研究有很大的帮助。
李安源徐振宇隋林华王颖
关键词:美术老师艺术史研究油画专业鉴藏珐琅彩
王鉴与明清鼎革之际的太仓文人交游圈被引量:1
2018年
明清鼎革之际,在清军进驻太仓的过程中,清初主流画坛领袖之一王鉴的故乡太仓发生了什么?家国横遭劫难之际,在明清之际的太仓文化圈中,王鉴正处于这个士大夫文人集团的中心而未曾置身事外。作为明朝大臣之后,既为人臣,又是家族与乡里推重的"郡伯""王廉州",在生死攸关的板荡之际,王鉴等太仓文人交游圈士子如何应对这一历史困境?本文试图回到清初的历史语境中作一探索。
李安源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