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2日
星期六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丽华
作品数:
5
被引量:9
H指数:2
供职机构:
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合作作者
赵志清
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
李正光
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
贾亚萍
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
张世联
河北省医科院
任永红
石家庄市卫生防疫站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医药卫生
主题
3篇
消毒
2篇
消毒管理
2篇
非典
2篇
非典型肺炎
2篇
肺炎
2篇
传染
2篇
传染性
2篇
传染性非典型
2篇
传染性非典型...
1篇
德国小蠊
1篇
严重急性
1篇
严重急性呼吸
1篇
严重急性呼吸...
1篇
药效
1篇
医务
1篇
医务人员
1篇
医院感染
1篇
院内感染控制
1篇
杀蟑胶饵
1篇
水处理
机构
5篇
石家庄市卫生...
1篇
河北省医科院
作者
5篇
杨丽华
1篇
辛宏业
1篇
秦丽云
1篇
贾亚萍
1篇
张伯兰
1篇
王苋
1篇
王薇
1篇
李正光
1篇
宋学
1篇
任永红
1篇
赵志清
1篇
张世联
传媒
3篇
医学动物防制
1篇
中国卫生检验...
1篇
医学理论与实...
年份
1篇
2006
1篇
2004
2篇
2003
1篇
2000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两种杀蟑胶饵对德国小蠊的防治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验证杀蟑胶饵对我市德国小蠊的药效。方法:室内试验、现场试验两种方法,室内试验参照GB13917.7-92和GB/T17322.8-1998方法。结果:两种杀蟑胶饵第1天死亡率为100%,隆华杀蟑胶饵和新洁牌灭蟑胶饵第7天蟑螂杀灭率分别为83.64%和89.93%;第15天杀灭率分别为96.36%和97.84%。结论:两种杀蟑胶饵对我市德国小蠊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可以在我市推广使用。
赵志清
贾亚萍
李正光
徐换芬
杨丽华
关键词:
杀蟑胶饵
德国小蠊
药效
石家庄市传染病院“非典”的终末消毒
2003年
谢勇锋
杨丽华
徐换芬
辛宏业
关键词:
传染病院
终末消毒
SARS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医疗机构感染控制工作现状分析
被引量:2
2004年
赵英
杨丽华
关键词:
院内感染控制
国家卫生标准
医院感染
《消毒管理办法》
医务人员
浅谈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消毒措施
2003年
杨丽华
关键词: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消毒管理
传染源
污水处理
化妆品中致病性球菌表皮剥脱性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3
2000年
为了检测化妆品中产生表皮剥脱性毒素的葡萄球菌,将护肤类化妆品中检出的革兰氏阳性球菌用普通营养 琼脂进行分纯培养,把分纯菌株制成氯化钠肉汤菌悬液,离心后取其上清液0.5ml注射至兔背部皮内,24h后观察其皮 肤反应,将引起皮肤烫伤综合征病变的菌株,再应用API葡萄球菌鉴定试剂盒进行复核鉴定。结果发现除7株金黄色 葡萄球菌外,尚有松鼠、科氏、头状、溶血、腐生、解脲科氏、表皮、木糖葡萄球菌8种23株革兰阳性球菌可引起皮 肤烫伤综合征病变。表明化妆品中除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产生表皮剥脱性毒素外,其它少数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① 也可产生上述毒素。
王苋
秦丽云
宋学
张伯兰
杨丽华
任永红
王军鹏
张世联
王薇
杨立伟
关键词:
化妆品
葡萄球菌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