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缺血
  • 2篇丹红
  • 2篇丹红注射液
  • 2篇心肌
  • 2篇心肌缺血
  • 2篇血管
  • 2篇注射
  • 2篇注射液
  • 2篇细胞
  • 2篇内皮
  • 2篇肌酸
  • 2篇肌酸激酶
  • 2篇干细胞
  • 2篇丙二醛
  • 2篇参麦
  • 2篇参麦注射
  • 2篇参麦注射液
  • 1篇丹参川芎嗪
  • 1篇电图
  • 1篇动物

机构

  • 7篇湖北医药学院
  • 4篇十堰市太和医...
  • 2篇十堰市太和医...
  • 1篇太和医院

作者

  • 9篇李翠芳
  • 4篇姚远
  • 4篇陈德森
  • 2篇邹佩霞
  • 2篇朱克刚
  • 2篇李贤玉
  • 2篇郭俐宏
  • 2篇郭萍
  • 1篇王欣玲
  • 1篇李莉
  • 1篇张玉玲
  • 1篇彭吉霞
  • 1篇刘兴林
  • 1篇胡彬
  • 1篇王文杰
  • 1篇罗霞

传媒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国际中医中药...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贵阳医学院学...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评价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为随机对照研究。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6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103例。对照组口服肠溶拜阿司匹林并静脉滴注长春西汀注射液,联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静脉滴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检测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及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活性,记录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波幅,SPECT检测局部脑血流量(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结果治疗后,联合治疗组MDA[(62.23±4.11)mmol/L 比(151.36±11.36)mmol/L , t=74.878]较同组治疗前降低(P<0.01);NO[(154.23±12.21)mmol/L比(110.31±9.51)mmol/L,t=28.801]、SOD[(85.39±7.21)U/ml比(55.52±4.47)U/ml,t=35.735]及NOS[(190.12±11.29)mmol/L比(115.21±8.39)mmol/L,t=54.049]均较同组治疗前增加(P<0.01);rCBF[(69.95±4.25)ml/100 g2min比(39.39±2.45)ml/100 g2min,t=32.385]、EEG[(97.02±9.67)%比(62.41±4.58)%,t=31.012]均较同组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联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91/103)、66.9%(69/10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343,P=0.004)。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长春西汀治疗脑梗死疗效确切,可能与增加脑血流量和增强抗氧化活性有关。
邹佩霞李翠芳陈德森朱克刚李贤玉
关键词:脑梗死川芎嗪长春花生物碱类ANTIOXIDANTS
脐血干细胞移植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的变化被引量:3
2014年
背景:研究表明,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为血管性内皮细胞,促进局部血管再生,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网,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以达到改善和治疗下肢缺血的目的。目的:观察脐血干细胞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对照组40例,试验组静脉输注脐血干细胞,对照组输注生理盐水,4周后比较两组基础指标及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结果与结论:试验组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空腹胰岛素、餐后2 h胰岛素、血管内皮舒张功能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血管内皮舒张功能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表明脐血干细胞移植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内皮功能,促进侧支循环,避免糖尿病足的发生。
李翠芳姚远
关键词:脐血干细胞移植糖尿病血管病变血管舒张干细胞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及机制。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红组及对照组,模型组及丹红组经舌下静脉注射垂体后叶素制作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对照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丹红组造模后用丹红注射液4 m L/(kg·d)灌胃,对照组及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灌胃治疗14 d;分别于造模前15 min、造模后1.5 h及治疗第14天3个时点测定大鼠心肌丙二醛(MDA)和血清肌酸激酶(CK),并以直接测压法测定各组大鼠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LVdp/dtmax)及左室内压力峰值(LVSP),同时比较心肌缺血的情况。结果:经14 d治疗,丹红注射液明显降低大鼠MDA、CK,升高造模后+LVdp/dtmax、LVSP等心功能指标,缩小心肌缺血范围,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明显增加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收缩力进而改善大鼠心功能,对具有保护作用,可能与丹红注射液能清除或抑制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后产生的氧自由基及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李翠芳王文杰祁涛彭吉霞刘兴林陈德森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心肌缺血丙二醛肌酸激酶
丹红注射液对大鼠50%同种异体肝移植影响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大鼠50%减体积原位肝移植术后存活及酶活性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30对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丹红小剂量组、丹红大剂量组,采用改良双袖套法建立50%大鼠同种异体减体积原位肝脏移植动物模型,另设10只为空白对照组,其中丹红小剂量组、丹红大剂量组经尾静脉注射丹红注射液治疗14d,测定治疗后各组大鼠肝微粒体5种细胞色素P450亚型酶(CYPIA2、CYP2C9、CYP2D6、CYP2E1、CYP3A4)活性及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胆红素(TBil)水平,统计肝移植术受体大鼠存活率。结果丹红小剂量组、丹红大剂量组受体大鼠肝微粒体CYPIA2、CYP2C9、CYP3A4酶活性及ALT、AST水平均明显降低,受体大鼠存活率为70%,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丹红小剂量组、丹红大剂量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丹红注射液可提高50%减体积原位肝移植大鼠的存活率,抑制大鼠肝微粒体CYPIA2、CYP2C9、CYP3A4酶活性,促进肝功能恢复。
李翠芳郭萍陈德森李贤玉姚远郭俐宏
关键词:丹红注射液肝功能
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参麦治疗组各10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大鼠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法制备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各组于术后24 h开始给药,参麦治疗组大鼠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2 ml/100 g,假手术组及模型组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1次/d,连续治疗7 d。于治疗前及治疗7 d后检测各组大鼠血浆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成酶活性(NO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结果参麦治疗组大鼠 ET-1[治疗前后分别为(126.10±6.07)ng/ml、(105.41±0.09)ng/ml]、hs-CRP[治疗前后分别为(15.93±2.79)mg/L、(9.33±1.32)mg/L]及Hcy[治疗前后分别为(11.01±0.98)μmol/L、(8.13±0.46)μmol/L]较治疗前降低, NOS[治疗前后分别为(168.87±9.25)U/ml、(242.25±10.36)U/ml]、NO[治疗前后分别为(84.03±6.02)nmol/ml、(102.42±5.05)nmol/ml]水平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提高 NOS 酶活性并促进 NO合成,降低血浆ET-1、hs-CRP及Hcy,减轻血管内皮炎性渗出,防止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的血管内皮功能紊乱,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内皮具有保护作用。
郭萍李莉李翠芳郭俐宏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
一种医用转运床
一种医用转运床,包括矩形框架,所述框架内的四周设有凸沿,所述凸沿上设有托板,所述托板上的两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镶嵌有滑条,所述滑条的顶端排列有卡块,还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端设有与卡块相配合的卡槽,所述框架的下端通过托...
罗霞张玉玲李翠芳王欣玲胡彬
文献传递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硬化:应用中的问题与前景被引量:2
2015年
背景:研究表明,间充质干细胞在一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成为肝细胞,促进局部血管再生,生成新的毛细血管网,建立丰富的侧支循环,以达到改善和治疗肝硬化的目的。目的:综述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最新进展。方法:利用计算机在Pub Med、CNKI、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关于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硬化的相关文章,在标题和摘要中以"间充质干细胞,肝硬化"或"marrow stem cell,hepatic cirrhosis"为检索词进行检索,最终选择53篇文章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自我复制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是细胞替代治疗的理想种子细胞,同时它还具有旁分泌和免疫调节功能。目前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以及体外扩增等技术已相当成熟,且有动物实验研究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失代偿肝硬化安全有效,可从根本上治疗靶器官损伤,改善肝脏功能,但应用于临床仍然有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李翠芳姚远
关键词:肝硬化肝再生间质干细胞肝星形细胞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肝衰竭
参麦注射液对兔实验性心肌缺血预处理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兔实验性心肌缺血预处理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及氧化应激的作用,探讨其潜在机制。方法选取8只健康日本大耳白兔为对照组,另取24只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缺血预处理1组、缺血预处理2组,除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手术结扎左侧冠状动脉前降支45 min后再灌注60 min,反复3次以造成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缺血预处理1组、缺血预处理2组经耳缘静脉给予参麦注射液2 m L/(kg·d)、4 m L/(kg·d)连续缺血预处理7 d,对照组和缺血再灌注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预处理7 d。采用双抗体夹心EUSA法测定兔缺血预处理7 d血清VEGF蛋白质及VEGF mRNA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兔血清乳酸脱氢酶(LDH)、血清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心肌丙二醛(MDA)、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等指标。结果预处理7 d后缺血预处理1组、缺血预处理2组VEGF蛋白质及VEGF mRNA表达和T-SOD酶活性均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MDA及LDH、CK-MB含量均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均<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兔实验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促进VEGF分泌,抑制心肌缺血时脂质过氧化,促进氧自由基清除酶清除氧自由基,加快兔缺血心肌血管内皮新生进而改善再灌注损伤后受损血管内皮功能。
李翠芳邹佩霞姚远陈德森朱克刚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心肌缺血预处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乳酸脱氢酶丙二醛肌酸激酶同工酶
心电图检查在小儿心肌损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016年
分析心电图检查在小儿心肌损伤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60例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记录60患儿的12导同步心电图,并人工测量ST段T波等各项数据。结果:15例患儿发生以R波为主的导联(IIIavFV5)ST段下移0.05至0.12mV,T波低平甚或倒置,有4例患儿出现室早,有2例患儿发生室早二联律,20例窦不齐,9例窦速,其余患儿均正常。结论:心电图改变和小儿心肌损伤是否发生以及发生程度有正比关系,并且心电图改变早于心肌酶谱,对于小儿心肌损伤早期诊断有着显著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李翠芳
关键词:心电图检查诊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