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倩
- 作品数:66 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青年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一例报告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探讨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对我院1例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例因间断咳嗽、咯血于外院诊断为支气管扩张,予相应治疗症状稍缓解但反复发作,病情加重入我院。经胸部CT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诊断为支气管腺瘤,行剖胸探查,术后病理诊断为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未转移),病情缓解出院。结论支气管黏液样表皮样癌多为低度恶性,生长缓慢。影像学和支气管镜活检有利于早期诊断,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且预后良好。
- 左建新赵倩刘吉福
- 关键词:支气管肿瘤误诊支气管扩张症
- 有机酸代谢性脑病1例
- 2010年
- 1临床资料 患儿2岁5个月,反复呕吐一年余,加重8d。一年余前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呕吐,1-2次/d,呈非喷射性,呕吐物为胃内容物,量不多,呕吐后患儿精神差,并于第2日出现嗜睡,继之昏迷,无抽搐及发热。当地医院血液检验结果为酸中毒,经输液、纠正酸中毒等治疗,病情缓解。8d前,患儿再次出现呕吐,来我院就诊。我院血液检验为酸中毒,尿检为甲基丙二酸尿症,
- 赵倩刘晓林刘志钦廖玉珍
-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甲基丙二酸血症
- 铋屏蔽在婴儿头颅CT检查中对眼晶体防护的研究
- 目的:研究婴儿头颅CT检查中使用铋屏蔽材料降低眼晶体受照剂量的效果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使用适合患儿使用的自制铋屏蔽防护眼罩、婴儿体模,采用热释光探测器测量受照剂量.CT扫描条件选择120KV、130 mA轴位扫描,...
- 戈明媚吴冰陈华赵倩冯泽臣张泓于宏伟张宗丽杜国生
- 心肌病的磁共振成像诊断被引量:2
- 2008年
- 磁共振成像(MRI)使用多种组织对比显示心肌的解剖形态、功能和组织结构,比较成熟的成像方式包括亮血对比平衡稳态进动电影成像(SSFP-CINE)、黑血对比FSET2WI成像(BB-FSE)、钆(Gd)造影剂首剂通过心肌灌注成像(Gd—FPP)和心肌延迟增强成像(MDE),其中SSFP—CINE和MDE技术成熟、诊断效能可靠,是心肌疾病检查的必需序列,诊断时需要综合利用这些图像信息在心脏的功能、灌注和组织特征变化方面作出合理的解释和诊断。
- 程流泉高元桂赵倩
- 关键词:心肌病磁共振成像
- 先天性冠状动脉畸形1例被引量:1
- 2005年
- 裴蕾杨建立李京雨赵倩
- 关键词:畸形冠状动脉疾病
-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141例围术期护理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1例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重视心理护理,给予针对性情感支持,做好充分术前准备;术后做好病情观察、切口管道护理,积极预防并发症,做好康复期指导。结果:本组14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行标准腹腔镜和开放手术;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20.0 min),热缺血时间16~30 min(平均21.5 min);术中出血量50~200 ml(平均94.2 ml),无围术期出血和输血;术后排气时间1~3 d(平均1.7 d),下地活动时间2~7 d(平均3.8 d),术后住院时间4~9 d(平均5.9 d),术后进食时间1~4 d(平均2.6 d),留置导尿管时间1~7 d(平均2.9 d),留置引流管时间1~7 d(平均2.8 d)。均在术后7 d左右完成切口拆线,愈合满意,无手术切口并发症。随访2~24个月,肾功能无明显变化,无迟发性出血等不良事件,未见恶性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势,能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舒适度与满意度。精湛的手术技艺配合有效的护理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取得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保障。
- 赵倩安娜周秀彬
- 关键词: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围术期护理
- 军队某部机关干部体质量指数分布情况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了解军队机关在职干部体质量指数(BMI)的分布。方法选取2018年5月~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进行体检的驻京某部机关干部1151名,其中男性1104名,女性47名,年龄22~60岁,平均年龄39.39±8.65岁。收集所有干部的体检数据,分析BMI分布情况。结果1151名机关干部中,BMI正常654人,占56.82%。超重和肥胖497人,占43.18%,其中超重423人,占36.75%;肥胖74人,占6.43%。年龄20~29、30~39、40~49、≥50岁各组超重率分别为23.16%(22/95)、36.75%(244/664)、40.66%(111/273)、38.66%(46/119);各组肥胖率分别为4.21%(4/95)、6.33%(42/664)、6.23%(17/273)、9.24%(11/119)。20~29年龄组的超重率显著低于其他各年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组的超重率、肥胖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师、团级干部超重率分别为43.93%(94/214)、40.13%(376/937);师、团级干部肥胖率分别为9.81%(21/214)、8.11%(76/937),两组的肥胖和超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军队机关干部体质量指数显示,干部超重呈年轻化趋势;肥胖率低于国人平均水平,但肥胖呈年轻化态势。
- 冬兰董丽赵倩施冰裴志勇张健曹丹阳郑舒
- 关键词:体重指数超重肥胖
- 认知行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BDNF和COR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疗法对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皮质醇(COR)含量的影响。方法入选2012年1月~2013年1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脑梗死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55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内科护理常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施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疗程为8周,检测及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清中BDNF和COR的表达水平。结果干预组干预后血清中BDNF的升高值[(11.67±3.26)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4.13±1.10)pg/ml];干预组干预后血清中COR的下降值[(26.05±5.52)pg/ml]明显高于对照组[(19.28±8.74)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积极应用认知行为疗法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血清的COR和BDNF的表达。
- 侯莉王颖琦刘伟赵倩
- 关键词:脑梗死认知行为疗法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皮质醇
- 认知行为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收集某三甲医院收治的1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共81例,实施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共81例,只进行常规护理。应用生活质量量表(SF-36)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差别。结果干预前观察组与对照组SF-36评分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及精神健康维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F-36中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得分分别为(78.35±3.43),(77.65±4.63),(79.32±4.93),(78.63±3.85),(77.53±4.25),(76.58±3.75),(79.05±5.05),(79.24±4.82)分,均高于对照组的(73.46±4.37),(72.43±4.50),(74.63±4.14),(73.42±3.75),(72.19±3.61),(72.03±3.92),(72.93±3.69),(72.83±3.8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6.34,6.15,6.32,6.07,7.02,6.75,8.34,8.75;P〈0.05)。结论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尽早进行以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侯莉刘伟王颖琦赵倩
- 关键词:老年人糖尿病生活质量认知行为疗法
- 肝紫癜病一例被引量:2
- 2007年
- 患者男,26岁。间断腹胀8个月,加重1个月。体检:消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腹部饱满,可见腹壁静脉显露,肝肋下6cm,脾肋下8cm,质硬,边缘钝,移动性浊音刚性。双下肢重度水肿。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4.9s,白细胞12.0×10^9/L,中性粒细胞0.806,血红蛋白84g/L,血小板97×10^9/L。腹水黄色清亮,
- 杨建立赵倩胡刚裴蕾
- 关键词:肝紫癜病凝血酶原时间移动性浊音中性粒细胞腹壁静脉血红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