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隐球菌
  • 3篇球菌
  • 2篇低氧
  • 2篇新生隐球菌
  • 2篇生物膜
  • 1篇大细胞
  • 1篇氧浓度
  • 1篇药敏
  • 1篇药敏分析
  • 1篇药敏试验
  • 1篇原菌分布
  • 1篇真菌感染
  • 1篇深部
  • 1篇深部真菌
  • 1篇深部真菌感染
  • 1篇体外
  • 1篇体外研究
  • 1篇皮肤
  • 1篇住院
  • 1篇住院患者

机构

  • 4篇南京大学
  • 4篇南京军区南京...

作者

  • 7篇杜雪
  • 6篇桑红
  • 5篇孔庆涛
  • 3篇李宗辉
  • 3篇邓琳
  • 2篇胡治丽
  • 2篇杨瑞
  • 1篇陈军
  • 1篇杨瑞

传媒

  • 3篇实用皮肤病学...
  • 2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氨溴索对隐球菌浮游细胞、黏附性和成熟生物膜影响的初步体外研究
背景和目的隐球菌病主要是由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和格特隐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感染引起的一种重要的、能危及生命的真菌感染性疾病。该菌是一种含荚膜的酵母样致病真...
杜雪
关键词:隐球菌氨溴索生物膜
文献传递
儿童皮肤孤立性肥大细胞瘤1例被引量:3
2015年
患者男,22月。左手背皮肤结节伴瘙痒1年余,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真皮层见大量肿瘤样细胞弥漫性浸润,细胞呈圆形,胞浆较丰富,核大。结合特殊染色检查结果本例诊断为肥大细胞瘤。
杜雪孔庆涛杨瑞黄苏扬桑红
关键词:肥大细胞瘤
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与药敏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了解住院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病原菌的种类以及病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方法采集我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临床疑似感染的住院患者的31 305份血液及体液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出的菌株,采用直接镜检、科玛嘉显色培养基和VITEK-32自动分析仪等进行菌种鉴定;纸片扩散法ATBFUNGUS3真菌药敏板条测试药敏,并收集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出真菌290株,分离率为0.92%;标本中真菌检出构成比以血液最高(41.03%),其次为尿液(21.38%);真菌检出最高的科室为普通外科(55.82%);真菌构成比依次为白念珠菌31.03%,热带念珠菌17.93%,光滑念珠菌17.59%,近平滑念珠菌13.10%。药敏试验中白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相对较高。4种常见真菌对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结论血液标本真菌检出构成比最高;普通外科真菌感染患者的分布最多;分离菌株中念珠菌属多见,尤以白念珠菌感染率最高;两性霉素B和氟胞嘧啶的耐药率较低,唑类药物的耐药率较高,各菌种间耐药性存在差异。
李宗辉孔庆涛邓琳胡治丽杜雪桑红
关键词:药敏试验
低氧对新生隐球菌荚膜厚度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低氧对新生隐球菌荚膜形成的影响尚不清楚。文中旨在研究低氧条件对新生隐球菌荚膜的影响。方法使用液体沙氏培养基培养39株新生隐球菌临床分离株及标准株,以三气培养箱建立正常氧浓度(21%)和低氧浓度(1%)。将培养的菌株分别置于不同氧浓度的培养箱中培养,借助显微镜观察并通过软件测量不同氧浓度对新生隐球菌荚膜厚度的影响。结果 39株受试菌株中,30株菌株的荚膜厚度在正常氧浓度下较低氧浓度下增加,其中17株菌株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9株菌株荚膜厚度在低氧浓度下较正常氧浓度下减小,其中4株菌株厚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氧有抑制新生隐球菌荚膜生成的倾向,但是否与菌株特性如血清型、基因型有关仍需进一步研究。
杜雪孔庆涛黄苏扬杨瑞桑红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氧浓度荚膜
光线性唇炎一例
2015年
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主因右下唇反复红肿、脱屑、破溃4年,加重1年,于2014年2月就诊。患者4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唇出现红肿、脱屑、皲裂,曾于外院治疗,外用糠酸莫米松霜等药物。开始时皮损可愈合,但仍反复发作,且愈合时间逐渐延长。近1年来皮损逐渐加重、持续不愈,外用药物无效。患者长期从事室外工作,且皮损严重程度与光照强度正相关。既往体健,否认有局部外伤史。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体格检查:患者一般情况良好,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检查:下唇弥漫性红肿、脱屑,下唇中央部可见2个小指甲盖大小斑块,稍隆起于皮肤,质韧,边界较清,上附黄色痂皮,基底破溃、渗液,并可见粉红色肉芽组织(图1a)。实验室及辅助检查: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抗核抗体、抗双链DNA抗体、抗可提取Sm抗体等自身抗体阴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阴性。皮损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角化过度伴角化不全,棘层肥厚明显,部分上皮样细胞有轻度异形,真皮血管扩张,淋巴细胞浸润,真皮结缔组织嗜碱性变性(图2)。诊断:光线性唇炎。治疗:唇部皮损分2次行局部切除治疗(图1b)。术后愈合良好,未见新发皮损,现随访中。
李宗辉陈军杜雪邓琳桑红
关键词:唇炎光线性
Spitz痣一例被引量:1
2015年
临床资料 患儿,女,14岁。主因左下眼睑处红豆大小棕褐色丘疹2年余,于2014年7月8日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患儿左下眼睑出现一米粒大小丘疹,缓慢增长,无自觉症状,近半年来增长迅速;曾搔抓后破溃、出血并结痂,但始终未消退。起病前局部无明确外伤史。患儿既往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疾病史。系统检查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增大。
黄苏扬孔庆涛杜雪杨瑞桑红
关键词:SPITZ痣
低氧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的影响
2015年
目的低氧对新生隐球菌毒力因子的影响尚不清楚。探讨低氧浓度对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采用DMEM培养基24孔板、96孔板培养的方法分别在正常氧浓度(21%)和1%氧浓度培养条件下建立生物膜体外模型;分别在2、4、8、12、24、48、72 h取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用光学显微镜、共聚焦激光扫描显微镜、MTT等方法观察2组氧浓度下新生隐球菌生物膜形成厚度、形态、生长动力学等指标。结果不同氧条件下新生隐球菌在体外模型中均能形成生物膜,且新生隐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相似,均经历黏附、聚集、微菌落形成及生物膜成熟的过程,最终形成厚度约为16μm的成熟生物膜;生物膜的细胞密度及生长活性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增加,达到一定成熟度后逐渐稳定;与正常氧浓度相比,1%氧浓度下各时间点生物膜细胞密度及生长活性相对较高。结论不同氧浓度下新生隐球菌形成生物膜的能力不同,低氧可能具有促进其生物膜形成的作用。
李宗辉孔庆涛杜雪邓琳胡治丽桑红
关键词:新生隐球菌低氧生物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