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俊才

作品数:20 被引量:36H指数:5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专利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大豆
  • 5篇种子
  • 4篇豆种
  • 4篇优质大豆
  • 4篇田间
  • 4篇农艺
  • 4篇种质
  • 4篇种质资源
  • 4篇霉变
  • 4篇光谱
  • 4篇大豆种质
  • 4篇大豆种质资源
  • 4篇大豆种子
  • 3篇代谢
  • 3篇代谢组学
  • 3篇室内外
  • 3篇外层
  • 3篇内层
  • 3篇卡槽
  • 2篇多元回归模型

机构

  • 20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20篇邓俊才
  • 14篇杨文钰
  • 14篇刘江
  • 10篇杨峰
  • 9篇张静
  • 8篇刘卫国
  • 8篇吴海军
  • 6篇雍太文
  • 6篇舒凯
  • 6篇杜俊波
  • 5篇王小春
  • 4篇秦雯婷
  • 4篇张潇文
  • 3篇钟蕾
  • 2篇郑顺林
  • 2篇雷婷
  • 2篇黄山
  • 2篇袁继超
  • 1篇崔亮
  • 1篇陈中说

传媒

  • 2篇草业学报
  • 2篇第十届全国大...
  • 1篇大豆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天然产物研究...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8
  • 8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2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7
2015年
为明确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降雨室内模拟连阴雨天气,对18个大豆材料进行高湿诱导霉变处理,通过籽粒霉变程度分级,比较不同材料间的霉变敏感性差异,同时考察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材料对籽粒田间霉变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黑色和棕色种皮大豆较黄色种皮大豆的霉变抗性更强.霉变使各大豆材料产量显著下降,产量损失在23.14% ~96.55%之间,产量损失率与霉变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产量损失率(Y)与霉变指数(X)的回归拟合方程为Y=1.34X+24.51,R=0.98.霉变还影响大豆品质,籽粒蛋白质、脂肪的相对含量随霉变程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的绝对含量均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此外,霉变使籽粒百粒重降低,并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大豆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抗性的大豆种质资源为抗霉变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邓俊才刘江雷婷杨峰苏本营崔亮万燕黄山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抗性
日本大豆引种四川盆地的品质评价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将原产于日本的17个大豆种质资源引种至我国四川盆地栽培,并对其引种前后的籽粒品质性状进行分析评价,探究引种大豆在四川盆地的适应性,以期为丰富西南大豆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品质性状变异分析结果表明,大豆异黄酮的变异系数大,除苷元外均达到30%以上,而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也均大于10%。与引种前相比,各供试大豆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普遍升高,而脂肪酸、可溶性多糖和异黄酮含量普遍降低。基于引种大豆11个品质性状的主成分聚类分析,将供试的17份种质资源划分为五大类,其中,Ⅰ类大豆为高脂肪酸品种,其生育期适中,亚油酸含量大于55‰,可作为高油脂杂交育种亲本材料加以利用;Ⅲ类大豆为高蛋白型品种,可作为豆制品开发原材料加以利用;Ⅴ类大豆为高异黄酮型品种,可作为功能性成分原料来源加以利用。
吴海军杨才琼Nasir Iqbal邓俊才戴炜刘卫国杨峰舒凯杜俊波杨文钰刘江
关键词:引种品质性状综合评价
适用于小型设施农艺研究的可变光谱罩及其光谱调节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小型设施农艺研究的可变光谱罩及其光谱调节方法。所述可变光谱罩包括内层罩和外层罩,内层罩套装在外层罩内并且内层罩能够在外层罩的轴线方向上沿着外层罩的内壁面移动,外层罩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内层罩的固定组件;...
刘江吴海军张静杨峰刘卫国舒凯杜俊波王小春雍太文邓俊才杨文钰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代谢组学手段判别不同耐逆潜力大豆的方法,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豆种子提取物中大豆异黄酮含量进行分析得到大豆异黄酮靶向代谢图谱,继而利用得到的大豆种子中大豆异黄酮的绝对含量判别具有耐逆潜力...
刘江刘卫国张静邓俊才吴海军杨峰舒凯杜俊波王小春雍太文杨文钰
大豆种皮抗田间霉变的理化特性分析
近年来,我国西南地区间套作大豆稳步发展,为解决我国大豆供需矛盾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农业部在全国种植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中,更将西南华南间套种食用大豆生产区列为我国大豆三大优势产区之一,给予重点建设支持。然而,该区夏播大豆...
邓俊才
关键词:化学成分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判别大豆种子活力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判别大豆种子活力的方法,其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技术对大豆种子提取物中的代谢物进行绝对定量分析,得到代谢物归属图谱,并基于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法多元回归模型,筛选特定代谢物,继而利用得到的大豆种子中...
刘江秦雯婷杨才琼胡宝予邓俊才张潇文张静杨文钰
文献传递
外源绿原酸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形成的影响
2016年
以大豆下胚轴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绿原酸(CGA)及其与植物生长调节剂(IAA、IBA)共同作用对大豆下胚轴不定根发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GA施用量达到200μmol/L及400μmol/L时,大豆下胚轴生根率分别显著降低了17.8%和26.7%,平均根长分别显著降低了18.7%和35.4%;当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量为2μmol/L时,可显著缓解CGA(100μmol/L)对大豆不定根的抑制作用,使其生根率分别提高12.5%和20.0%,随着生长素施用量的进一步增加(10~50μmol/L),其生根率显著下降;大豆不定根培养24 h内,对照下胚轴基部木质素相对含量降低,CGA处理大豆的木质素相对含量升高。高浓度CGA对大豆不定根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其通过与木质素、生长素的共同作用,实现对大豆不定根发生的调控。
刘江陈中说吴春吴海军张晨州陈建华邓俊才秦雯婷杨文钰陈兴福
关键词:绿原酸大豆下胚轴不定根
大豆主要农艺性状与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抗性的相关及通径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以18个西南大豆种质为研究材料,通过人工降雨室模拟夏播大豆收获期的连阴雨天气,在R8期处理大豆材料以诱发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抗性与大豆主要农艺、品质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大豆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抗性与种皮颜色、种脐颜色及结荚习性显著相关;与株高和主茎节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单株荚数和单株粒数呈显著正相关,与百粒重和脂肪相对含量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对霉变抗性影响较大的3个性状为单株荚数、主茎节数和单株粒数,株高、百粒重和脂肪相对含量亦间接通过单株荚数和主茎节数对霉变抗性产生显著影响。主茎节数多、株高较高、单株荚数多的深色小籽粒无限结荚大豆种质对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的抗性较好;种皮种脐颜色、结荚习性、脂肪相对含量可作为筛选抗籽粒田间霉变大豆种质的重要参考指标。
邓俊才雷婷钟蕾吴海军杨峰刘卫国刘江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农艺性状通径分析
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贮藏期出芽及主要碳氮代谢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16年
为深入了解在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下马铃薯的休眠生理变化,本研究以西南主栽马铃薯品种"川芋117"为供试材料,分别用抑芽剂氯苯胺灵(chlorpropham,CIPC)、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和促芽剂赤霉素(gibberellin A3,GA3)浸泡处理其块茎,研究生长调节剂处理下马铃薯贮藏过程中芽生长情况及块茎主要碳氮代谢物质含量变化。结果表明:GA3处理可使马铃薯提前完成休眠,休眠强度与休眠幅度的时间分别较对照(CK)缩短17 d和11d,发芽后芽较纤弱但生长较快;ABA处理延长了块茎的休眠,休眠强度较CK增加6 d,而休眠幅度较CK缩短11d,解除休眠后芽较粗壮,生长快且整齐;而CIPC延长休眠的效果更显著,处理70 d后块茎才开始发芽,萌发期较对照至少延长40 d以上。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块茎在贮藏期碳氮代谢规律相同,但变化幅度不同。处理12周后,GA3、ABA和CIPC处理块茎淀粉含量较刚处理时分别降低13.36%、11.30%和5.93%,可溶性糖含量分别降低48.3%、58.9%和56.1%。各处理块茎在贮藏期可溶性蛋白质和粗蛋白质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贮藏前期,GA3、ABA和CIPC处理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较刚处理时分别上升25.73%、39.68%和31.32%,后期分别降低19.17%、33.22%和17.74%;前期粗蛋白质含量较刚处理时分别上升4.77%、12.5%和12.8%,后期分别降低11.37%、18.02%和8.71%。贮藏期各处理块茎碳氮比变化不尽相同,促芽剂处理的块茎碳氮比大,而抑芽剂处理的块茎碳氮比小,且呈逐渐减小的趋势。由本研究可知:GA3可使马铃薯提前完成休眠,休眠解除后块茎发芽迅速,且营养物质消耗较快;ABA可延长马铃薯的休眠,块茎出芽整齐,后期营养物质消耗多;CIPC的抑芽效果最强,可有效抑制马铃薯芽的萌发及生长,营养物质消耗少。
钟蕾邓俊才王良俊袁继超郑顺林
关键词:抑芽剂马铃薯出芽碳氮代谢
生长调节剂处理对马铃薯贮藏期萌发及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7年
探究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贮藏期休眠的调控效果及其生理作用机制,对保障马铃薯安全贮藏和研究马铃薯休眠机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马铃薯中长休眠期品种"川芋117"和短休眠期品种"费乌瑞它"为供试材料,赤霉素(gibberellin A_3,GA_3)、氯苯胺灵(chlorpropham,CIPC)和脱落酸(abscisic acid,ABA)为供试试剂,研究不同作用类型生长调节剂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贮藏期块茎萌发动态及不同部位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GA_3促进马铃薯的萌发主要表现在缩短块茎的萌发期上,"川芋117"和"费乌瑞它"较对照(control,CK)分别缩短10.42%和26.92%。而ABA和CIPC抑制马铃薯的萌发表现在延长其萌发期上,在"川芋117"上分别较CK延长10.42%和106.25%,在"费乌瑞它"上ABA处理延长23.08%,CIPC处理块茎未发芽。且ABA处理能显著降低休眠幅度,"川芋117"和"费乌瑞它"休眠幅度分别降低17.95%和29.41%,块茎萌发较整齐。马铃薯块茎在贮藏期芽周和薯肉部位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的时间与其开始大量发芽的时期基本一致,表明PPO和POD活性的升高是块茎解除休眠开始萌芽的生理基础之一。GA_3、ABA和CIPC处理显著影响块茎芽周和薯肉PPO和POD活性,其中GA_3主要提高块茎芽周部位的PPO和POD活性,CIPC和ABA有降低未发芽块茎芽周和薯肉PPO活性的趋势,但ABA处理在块茎休眠解除过程中氧化酶活性上升,特别是"川芋117",这可能是GA_3打破休眠促进萌发、CIPC和ABA延长休眠的生理机制之一。
钟蕾邓俊才王良俊郑顺林豆攀王兴龙袁继超
关键词:生长调节剂马铃薯贮藏期萌发氧化酶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