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朝阳

作品数:3 被引量:15H指数:2
供职机构:枣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性
  • 1篇药物
  • 1篇抑郁
  • 1篇致残
  • 1篇日常活动能力
  • 1篇他汀
  • 1篇缺血
  • 1篇缺血性卒中
  • 1篇卒中
  • 1篇卒中患者
  • 1篇脑梗
  • 1篇脑梗塞
  • 1篇脑血
  • 1篇脑血管
  • 1篇脑血管疾病
  • 1篇脑血管疾病患...
  • 1篇患者抑郁
  • 1篇疾病

机构

  • 3篇枣阳市第一人...
  • 1篇井冈山大学

作者

  • 3篇王朝阳
  • 1篇欧阳至吉
  • 1篇闫颜

传媒

  • 1篇实用临床医药...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中国实用神经...

年份

  • 3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初发脑梗塞致残患者抑郁发生状况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分析初发脑梗死致残患者抑郁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急诊收治的185例初发脑梗死致残的患者。在患者住院后1~3个月内进行3次相关的量表及问卷调查,并分为A、B、C三组,A组进行住院调查,B组和C组进行出院门诊随访。调查所用量表包括:患者一般情况调查表、日常生活能力评定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分析3组患者的抑郁发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A、B、C组患者抑郁的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分别为23.78%,32.97%,42.16%;且不同程度抑郁的发生率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导致抑郁的危险因素为高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既往疾病史、长病程(P〈0.05),而对抑郁发生具有保护作用的因素是高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高月收入(P〈0.05)。结论初发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的发生率较高,影响因素有患者的神经功能状况、日常生活能力、社会支持、既往疾病史、病程及月收入。
王朝阳闫颜陆善红欧阳至吉
关键词:抑郁日常活动能力
大剂量降脂药物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2
2015年
缺血性卒中是临床上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是导致患者长期致残的首位病因之一,溶栓及机械取栓等为主的开通闭塞血管手段是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由于时间窗、设备及技术的限制,多数患者失去治疗机会[1]。研究[2-3]显示缺血性卒中的病理学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阿托伐他汀具有调脂及稳定斑块等作用,对改善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调节血脂具有重要价值[4]。
王朝阳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大剂量阿托伐他汀降脂
阿司匹林在超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超高龄脑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年龄≥80岁脑梗死患者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观察组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100mg/次,1次/d,对照组不服用。对比2组脑血管血栓性终点事件、出血事件的发生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联合终点事件、主要终点事件、次要终点事件和血栓事件死亡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前2组各凝血指标PT、APTT、TT和FIB无显著性差异,观察后同样无显著性差异,组内观察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上腹痛或不适、上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皮下出血、牙龈出血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鼻出血和血尿发生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住院的高龄患者,阿司匹林防治血栓的疗效显著,并未显著改变患者的凝血功能,益处远大于其不良反应。
王朝阳
关键词:高龄脑血管疾病阿司匹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