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德虎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人胃癌
  • 1篇人胃癌细胞
  • 1篇上皮
  • 1篇上皮-间质转...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实体肿瘤
  • 1篇肿瘤
  • 1篇胃癌
  • 1篇胃癌细胞
  • 1篇细胞
  • 1篇间充质干细胞
  • 1篇间质
  • 1篇骨髓间充质
  • 1篇骨髓间充质干...
  • 1篇干细胞
  • 1篇癌细胞
  • 1篇靶向
  • 1篇靶向治疗
  • 1篇充质干细胞

机构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2篇俞继卫
  • 2篇姜波健
  • 2篇陈德虎
  • 1篇吴巨钢
  • 1篇王守练
  • 1篇杨帆
  • 1篇郑林海
  • 1篇王嘉

传媒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华胃肠外科...

年份

  • 2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接触蛋白-1在实体肿瘤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接触蛋白-1(contactin-1,CNTN1)最早作为神经接触分子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mmunoglobulin superfamily,Ig SF)的一员被发现,与多种神经细胞表面蛋白存在关联,参与介导了多种神经细胞的功能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近年来随着对其研究的深入,发现CNTN1的异常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及预后有着密切的关联.恶性肿瘤具有转移能力是因为其中的一些细胞族群具有侵袭、转移、黏附及增殖的能力,而基因表达的异常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CNTN1在神经系统中的作用,并着重探讨其在肿瘤中的研究进展,为临床预防和诊治肿瘤提供新策略.
陈德虎俞继卫姜波健
关键词:肿瘤靶向治疗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调控人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对胃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初步调控机制。方法利用Transwell小室构建人胃癌KATO-Ⅲ细胞和BMSC的非接触共培养模型。 CCK-8法检测胃癌细胞增殖能力及对氟尿嘧啶(5-FU)和顺铂的敏感性。 Transwell法检测胃癌细胞侵袭能力。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干细胞标记、凋亡相关因子及上皮-间质转化因子的表达。结果KATO-Ⅲ细胞增殖能力在共培养组中显著强于单独培养组。5-FU和顺铂处理胃癌细胞后,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生长抑制率显著低于单独培养组(均P<0.05),且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抗凋亡基因Bcl-2 mRNA表达升高,促凋亡基因Bax mRNA表达降低(均P<0.05)。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穿膜细胞数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37.33±5.22)比(14.56±2.54),P<0.01],且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基因Snail、N-cadherin mRNA表达升高,E-cadherin mRNA 表达降低(均P<0.05)。共培养组KATO-Ⅲ细胞干细胞相关基因CD133、Nanog和Sox-2 mRNA表达均显著高于单独培养组(均P<0.05)。结论在非接触共培养条件下,BMSC或可诱导胃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促进细胞增殖能力、侵袭能力及对化疗药物抵抗力。这些调节作用可能与胃癌细胞部分干细胞标记物的上调有关。
王嘉俞继卫吴巨钢王守练陈德虎杨帆花豹席小龙宋书铮郑林海姜波健
关键词:胃癌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上皮-间质转化生物学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