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玲 作品数:8 被引量:54 H指数:3 供职机构: 昆明市儿童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BMI-1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促进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原癌基因BMI-1对裸鼠体内淋巴瘤生长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培养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并对细胞进行BMI-1沉默和过表达处理,以及联合PI3K/Akt抑制剂处理。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通过腋窝下接种鼠源淋巴瘤细胞FOX-NY、沉默BMI-1的FOX-NY(BMI-1^(-)-FOX-NY)、过表达BMI-1的FOX-NY(BMI-1^(+)-FOX-NY)建立裸鼠淋巴瘤动物模型。裸鼠分为:对照组、质粒空载组、BMI-1^(-)-FOX-NY组、BMI-1^(+)-FOX-NY组。对裸鼠体重、肿瘤体积和质量等指标进行检测。采用PCR技术测定裸鼠体内BMI-1 mRNA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病理学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染色和蛋白印迹检测裸鼠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和空载组相比,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BMI-1^(+)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升高。和BMI-1^(+)组细胞相比,BMI-1^(+)-Miltefosine组细胞增殖能力显著降低。与空载组比较,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降低(P<0.001)、肿瘤体积显著减小(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改善,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01)。反之,BMI-1^(+)-FOX-NY组裸鼠体重显著增加(P<0.01)、肿瘤体积显著增加(P<0.01,P<0.001)、肿瘤组织病理学显著恶化,瘤体BMI-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01)、瘤体BMI-1、p-PI3K、p-Akt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01)。结论:BMI-1在淋巴瘤组织中表达显著升高,BMI-1可以促进DLBCL的生长并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 宋元华 杨震 李文玲 沈茹 高燕 冯志平关键词:BMI-1 PI3K/AKT 淋巴瘤 肿瘤生长 Bmi-1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期及侵袭性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究B细胞特异性莫洛尼鼠白血病病毒插入位点-1(BMI-1)编码的Bmi-1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昆明市儿童医院治疗的84例NHL患儿(NHL组)和40例良性的反应性增生淋巴结患儿(对照组)。通过荧光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组织中Bmi-1 m 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根据Bmi-1 mRNA表达水平中位数将NHL患者分为Bmi-1 m RNA低表达组(n=40)和高表达组(n=44),根据Bmi-1蛋白染色强度中位数将NHL患者分为Bmi-1蛋白低表达组(n=41)和高表达组(n=43),分析其与NHL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NHL组Bmi-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NHL组的Bmi-1蛋白表达阳性率为89.28%(75/84),显著高于对照组10.00%(4/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673,P<0.001)。Bmi-1 mRNA高表达组的侵袭性和Ⅲ/Ⅳ临床分期比例(66.67%、71.15%)均显著高于Bmi-1 mRNA低表达组(33.33%、28.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64、19.286,P均<0.05)。Bmi-1蛋白高表达组的侵袭性和Ⅲ/Ⅳ临床分期比例(72.92%、63.46%)均显著高于Bim-1蛋白低表达组(27.08%、36.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1.159、8.226,P均<0.05)。结论Bmi-1 mRNA和蛋白在NHL中过表达,并且与NHL的临床分期和侵袭性有关。 宋元华 杨震 李文玲 沈茹 高燕 冯志平关键词:非霍奇金淋巴瘤 BMI-1 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5 2021年 目的:探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7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编号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3d为一个疗程。比较2组综合疗效、主要症状评分、解热起效时间和完全退热时间,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综合疗效总有效率为8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1%(P<0.05);观察组治疗后1d、2d、3d主要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完全退热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采用复方芩兰口服液治疗疗效与安全性均良好,能够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缩短退热时间。 杨智宽 陈峻 李文玲 金辉关键词: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复方芩兰口服液 疗效 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40 2019年 目的:观察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对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科收治的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治疗(蒙脱石散+复合维生素B片),观察组患儿应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西药治疗(醒脾养儿颗粒+酪酸梭菌活菌散)。比较2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临床症状(大便性状、腹泻、腹胀、发热)改善时间、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4. 5%(52/55),高于对照组的81. 8%(45/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 05;治疗前,2组患儿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2组患儿CD3^+、CD4^+、CD8^+、CD4^+/CD8^+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患儿CD3^+、CD4^+、CD4^+/CD8^+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患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 5%(3/55),对照组患儿为9. 1%(5/55),P> 0. 05。结论:醒脾养儿颗粒对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李文玲 杨洁 李红云 杨智宽 柳琼 余辉关键词:醒脾养儿颗粒 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 蒙脱石散 有效率 不完全川崎病与典型川崎病临床对比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分析不完全川崎病(IKD)与典型川崎病(CKD)的临床特征、实验室资料、超声心电图检查结果,提高川崎病(KD)尤其是IKD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12月于本院住院治疗的265例KD患者,其中CKD 152例、IKD 113例,对其进行回顾性资料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性别、年龄及结膜充血、卡疤红肿、无菌性脓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IKD组≤1岁者33.63%,高于CKD组的12.50%(P<0.05);IKD组皮疹、唇口黏膜变化、四肢变化、淋巴结肿大的发生率均低于CKD组(P<0.05);两组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KD组冠状动脉瘤(CAA)、冠状动脉改变发生率均高于CKD组(P<0.05)。结论:IKD临床表现不典型,易导致诊断治疗延迟,易发生冠状动脉损害,故应重视相关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尽早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及时治疗,改善预后。 杨洁 李文玲 张欧关键词:不完全川崎病 肺功能的变化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中的意义及联合应用顺尔宁治疗的作用 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肺功能的变化及联合应用顺尔宁治疗儿童支原体肺炎的效果,为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在昆明市儿童医院儿科病房住院的12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乳酸红霉素静脉滴注及阿奇霉素连续口服3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顺尔宁。治疗前后测定两组患儿的肺功能,观察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完全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喘息缓解时间、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减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均显著改善,观察组小通道通气指标[用力呼气流量(FEF)25、FEF50、FEF75]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通道通气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s用力呼出气体容量(FEV1)、最大呼气流速(P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白三烯在支原体肺炎的发病机制中起到重要作用,联合应用顺尔宁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并缩短病程,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李文玲关键词:肺功能 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 顺尔宁 复合凝乳酶胶囊与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儿童腹泻的疗效比较 2014年 目的比较复合凝乳酶胶囊与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儿童腹泻的疗效。方法选取儿童腹泻患者124例,将其随机分为凝乳酶组(n=62)和活菌散组(n=62)两组,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别进行复合凝乳酶胶囊与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并于1周后观察两组患者血浆血管活性肠肽(VIP)、神经肽Y(NPY)和肠黏膜5-羟色胺(5-HT)的变化情况。结果凝乳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活菌散组的75.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血浆VIP以及肠黏膜5-HT活菌散组明显高于凝乳酶组而NPY明显低于凝乳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凝乳酶可通过升高NPY,降低血浆的VIP和肠黏膜5-HT提高对儿童腹泻的治疗效果。 李文玲关键词:酪酸梭菌 儿童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