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燕

作品数:78 被引量:340H指数:9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棉花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2篇农业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8篇棉花
  • 17篇盐碱
  • 16篇滨海盐碱
  • 15篇盐碱地
  • 15篇套作
  • 15篇麦棉
  • 15篇麦棉套作
  • 15篇棉套
  • 15篇棉田
  • 15篇碱地
  • 15篇滨海盐碱地
  • 14篇土壤
  • 14篇小麦
  • 11篇性状
  • 11篇套作模式
  • 10篇轮作
  • 8篇耕层
  • 6篇植株
  • 5篇氮磷钾
  • 5篇养分

机构

  • 78篇河北省农林科...
  • 4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安徽省农业科...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行唐县农业技...
  • 1篇遵化市农业畜...
  • 1篇学研究院
  • 1篇新疆巴音郭楞...
  • 1篇邢台市气象局

作者

  • 78篇王燕
  • 73篇冯国艺
  • 72篇张谦
  • 71篇王树林
  • 68篇祁虹
  • 67篇梁青龙
  • 56篇林永增
  • 33篇雷晓鹏
  • 12篇董明
  • 12篇杜海英
  • 4篇王国平
  • 3篇赵贵元
  • 3篇刘祎
  • 3篇王永强
  • 3篇刘旭
  • 2篇崔淑芳
  • 2篇李俊兰
  • 2篇张寒霜
  • 2篇刘建光
  • 2篇王广恩

传媒

  • 9篇天津农业科学
  • 8篇山西农业大学...
  • 6篇河北农业科学
  • 5篇山东农业科学
  • 5篇新疆农业科学
  • 4篇安徽农业科学
  • 4篇河南农业科学
  • 4篇农药
  • 4篇Agricu...
  • 3篇中国棉花
  • 3篇棉花学报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作物杂志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江苏农业学报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5篇2019
  • 9篇2018
  • 15篇2017
  • 21篇2016
  • 7篇2015
7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及产量分析被引量:5
2015年
在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下,以6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为材料,通过调查边行与内行的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与产量性状,研究不同小麦品种的边行优势特性,筛选适宜麦棉套作模式的小麦品种。结果表明:邢麦4号边行优势明显,小麦产量达到6 919.0 kg/hm2,是麦棉套作种植模式中的优选品种。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麦棉套作小麦品种边行优势
麦棉套作模式下氮磷钾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2016年
在麦棉套作模式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针对氮、磷、钾3种元素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 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氮磷钾肥用量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促进棉花营养生长,棉花单株铃数、单铃重、籽棉产量均显著提高,磷钾肥则无增产效果。在河北省南部高肥力地块,麦棉套作模式下棉花季节合理肥料用量为N 225 kg·hm^(-2),K2O 75kg·hm^(-2),免施磷肥。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麦棉套作氮磷钾生长发育性状
粮棉轮作与土壤深翻对棉花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粮棉轮作种植模式与土壤深翻对棉花生长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促进了棉花的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无论是在旋耕条件下还是在深翻条件下,棉花株高、真叶数、果枝数、蕾铃数、单铃质量均较连作有不同程度提高,籽棉产量在旋耕与深翻条件下分别较连作提高4.5%与2.6%。土壤深翻前期抑制棉花生长,棉花株高、真叶数均低于旋耕处理,但棉花中后期优势明显,果枝数、单株成铃数、单铃质量均高于旋耕处理,籽棉产量在连作与轮作条件下分别较旋耕处理提高4.0%与2.1%。粮棉轮作与土壤深翻相结合是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措施。
祁虹王树林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土壤深翻棉花生育
麦棉套作模式下起垄种植对棉花生态因子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2016年
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的措施,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棉花预留行起垄与平作2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棉为对照,研究了棉行土壤温度、水分与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品质情况。结果表明:起垄能提高棉行光照强度,出苗期、二叶期的日平均光照强度较平作分别增加26.4、40.6 klx,5 cm深层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3、1.2℃,且可以调节棉行土壤水分含量以适应棉苗生长需求;起垄促进棉花早发,不同生育时期棉花的株高、真叶数、果枝数、单株铃数均高于平作,伏桃比例提高9.8个百分点,霜前花率提高8.3个百分点,籽棉产量提高15.0%,皮棉产量提高14.7%;起垄种植提升了棉花纤维品质,对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整齐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纤维长度影响不大。可见,起垄种植是提高麦棉套作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早熟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梁青龙
关键词:麦棉套作起垄土壤温度
耕层重构对棉田土壤养分、微生物数量与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研究耕层重构技术对棉田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改良土壤生态环境提供新途径和方法。【方法】2019年以冀棉315为试验材料,设置常规旋耕(对照)和耕层重构(将0~20 cm土层与20~40 cm土层土壤互换,同时松动40~60 cm土层土壤)2种耕作方式,调查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和不同土层的土壤养分含量,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以及棉花产量和生物量。【结果】与对照相比,耕层重构棉田0~20 cm土层的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均降低,而20~80 cm土层的养分含量升高。耕层重构处理0~20 cm土层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低于对照,而20~40 cm土层的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高于对照。与对照相比,耕层重构降低了0~20 cm土层的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了20~40 cm土层的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土壤真菌数量、脲酶活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与全磷、全氮、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呈显著线性关系。耕层重构处理棉花地上部生物量比对照显著提高8.91%,对棉花产量没有显著影响。【结论】上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耕层重构能够提高较深土层的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促进较深土层的养分代谢,增加棉花生物量,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
王燕张谦王树林韩硕冯国艺董明钱玉源祁虹
关键词:土壤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
滨海盐碱地水盐时空变化特征及对棉花光合生产的影响被引量:14
2019年
为研究滨海盐碱地土壤水盐空间分布及运移变化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并探讨棉田地形和土壤容重对滨海盐碱地水盐空间分布的影响方式,在位置相近区域选取海拔和容重差异较大的4块棉田,于4—10月份测定土壤0~200 cm深度水分、盐分和pH等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其对棉花光合生产和产量的影响。研究表明,轻度盐碱棉田海拔较高,在141~160 cm处形成"高容重隔层",土壤盐分和pH较低,雨季(7—8月份)土壤水分较低,生育后期(9—10月份)土壤水分明显高于中度盐碱棉田,棉花遭受盐碱胁迫较小,光合生产与水热资源吻合度高,长期处于物质积累活跃期;中度盐碱棉田较高的海拔和容重阻滞了土壤盐分和pH上升,在雨季盐碱胁迫得到解除,但棉花生育早期(4—6月份)和后期仍有明显盐碱胁迫,光合生产与光热资源丰富期吻合度较差;重度盐碱棉田海拔较低,容重差异未对水盐运移规律产生明显影响,长期处于高度盐碱胁迫之下,光合生产能力和产量水平低下。滨海盐碱地改良采用适当抬高地表高度并形成一定厚度的高容重"隔层",增强土壤蓄排水能力,是一种效果持续并有利于作物光合生产的改良措施。
冯国艺张谦祁虹雷晓鹏王树林王燕杜海英梁青龙林永增
关键词:滨海盐碱地棉花水盐运移光合生产
耕层重构对连作棉田土壤理化性状及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1
2017年
针对黄河流域连作棉田常年旋耕导致犁底层变厚变硬,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下降,养分在表层富集,病害加重等问题,探讨土壤耕层重构技术在黄河流域棉区生产上的可行性。试验于2014和2015年在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威县试验站进行,在连作棉花20年的土壤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了T1(0~15 cm与15~30 cm土壤互换)、T2(0~20 cm与20~40 cm土壤互换,同时松动40~55 cm土壤)、T3(0~20 cm与20~40 cm土壤互换,同时松动40~70 cm土壤)、CK(旋耕15 cm)4个处理,调查土壤理化性状、棉花生育性状、田间杂草与病衰指数等指标。结果表明,在20~40 cm土层T2处理容重两年较CK分别降低0.13 g cm–3与0.15 g cm–3;20~40 cm土层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T2与T3显著高于T1与CK;灌水(雨)后深层土壤蓄水量增加,播种后40~60 cm与60~80 cm土层蓄水量T2较CK 2014年增加3.5 mm、5.5 mm,2015年增加6.7 mm、3.4 mm,在蕾期干旱时0~20 cm与20~40 cm土层蓄水量T2较CK 2014年高6.6 mm、8.7 mm,2015年高4.2 mm、9.2 mm。耕层重构后棉花根系量显著增加,地上部干物质积累表现出开花期前低、开花期后高的趋势;耕层重构处理单株铃数、单铃重、皮棉产量较对照显著提高,T2皮棉产量两年较CK分别增加6.1%、10.2%。耕层重构对灭除田间杂草具有明显效果,T2处理病衰指数两年分别降低41.7与31.9个百分点。适宜的土壤耕层重构方式(T2)是解决连作棉田问题、提高棉花产量的有效措施。
王树林祁虹王燕张谦冯国艺林永增
关键词:土壤理化性状
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棉田土壤耕层重构及其配套栽培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棉花种植地区,于秋收后入冬前,在棉田土壤表面撒施有机肥料2~3m<Sup>3</Sup>/亩;然后采用旋转深翻犁将0~20cm的土层与20~40cm的土层...
王树林祁虹林永增王燕张谦冯国艺梁青龙
文献传递
不同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河北滨海盐碱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明确滨海盐碱棉区常用土壤处理除草剂对棉田杂草的防除效果。[方法]通过播种期不同施药时间及氟乐灵不同混土深度处理,比较供试除草剂对杂草的防效。[结果]3种除草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优于阔叶杂草,氟乐灵株防效最高,分别为88.5%和85.3%;施药时间上,播前+播后处理防效最高;氟乐灵混土效果以深耙(5 cm)优于浅耙(2 cm)。[结论]供试除草剂对滨海盐碱棉田杂草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药剂选择、施药时间及混土是提高防效的关键。
张谦冯国艺雷晓鹏祁虹王树林王燕梁青龙林永增
关键词:除草剂棉田杂草土壤处理滨海盐碱地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棉田土壤养分含量与棉花产量收益的影响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河北省中南部旱薄沙壤区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后棉田土壤养分状况、棉花产量性状与肥料投入收益情况,为有机肥替代减施化肥提供理论支持。【方法】设置不施肥对照、单施化肥与增施有机肥配合减施10%、30%、50%化肥共5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定位3 a后,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与速效钾含量,调查棉花产量性状,分析肥料投入收益情况。【结果】定位3 a后,增施有机肥可显著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各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变化不明显,增施有机肥后,随着化肥减量增加,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降低趋势,但减施10%、30%化肥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与单施化肥差异不显著,减施50%化肥后显著下降;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后,通过影响棉花单株铃数影响棉花产量,减施10%与30%化肥后籽棉产量与单施化肥差异不显著,而减施50%化肥后籽棉产量显著降低;肥料投入收益以增施有机肥减施化肥10%与30%2个处理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结论】在河北省中南部旱薄沙壤棉区,增施有机肥1500 kg/hm^(2),减少化肥用量30%,可提高棉田土壤有机质,稳定棉花产量,实现肥料投入收益最大化。
石学萍张谦王燕董明祁虹冯国艺孙红春王树林
关键词:棉花有机肥土壤养分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