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篇会议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炎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实验性自身免...
  • 2篇细胞
  • 2篇免疫
  • 2篇发病
  • 2篇发病机制
  • 2篇TH17/T...
  • 2篇TH17/T...
  • 2篇标志物
  • 1篇动脉狭窄
  • 1篇信号
  • 1篇血功能
  • 1篇症状
  • 1篇中动脉
  • 1篇栓子
  • 1篇凝血
  • 1篇凝血功能
  • 1篇凝血功能紊乱
  • 1篇综合征

机构

  • 5篇吉林大学白求...

作者

  • 5篇张洪亮
  • 2篇吴秀娟
  • 2篇王旭
  • 2篇郑翔宇
  • 2篇吴江
  • 2篇马驰
  • 2篇祝捷
  • 1篇冯加纯
  • 1篇孙莉
  • 1篇刘亢丁
  • 1篇刘海玉
  • 1篇邢英琦
  • 1篇李慧
  • 1篇王颖
  • 1篇郑楠楠
  • 1篇李昕宇
  • 1篇刘明阳
  • 1篇杨思雨
  • 1篇李桂宏

传媒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7th中华医...
  • 1篇第七届中华医...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Th17/Treg细胞及标志物参与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发病机制
目的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动物模型,被认为是由1型辅助性T(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前期研究中,IFN-γ的缺乏加重了EAN的病情,虽然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轻,但是IL-...
王旭郑翔宇马驰吴江祝捷张洪亮
Th17/Treg细胞及标志物参与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的发病机制
目的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神经炎(EAN)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动物模型,被认为是由1型辅助性T(Th1)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前期研究中,IFN—Y的缺乏加重了EAN的病情,虽然Th1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减轻,但是IL-1...
王旭郑翔宇马驰吴江祝捷张洪亮
文献传递
微栓子信号在症状及无症状大脑中动脉狭窄者中的差异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对症状性及无症状性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MCA)狭窄患者的微栓子信号进行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12月序贯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并诊断为症状性及MCA狭窄患者,同时除外存在潜在性心源性或其他源性栓子以及存在同侧MCA及颈内动脉串联性狭窄的患者。所有入组患者均行头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颅多普勒超声及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根据超声结果,对血管狭窄程度进行分级: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血管闭塞组。结果研究共有209例符合要求入组,其中无症状MCA组83例共计108条狭窄血管,症状性MCA组126例共计126条责任血管。对无症状组及症状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发现男性比例及吸烟史在两组中存在差异(43/83 vs 101/126;38/83 vs 88/126,P<0.01)。症状组微栓子阳性率明显高于无症状组(49/126 vs 2/108,P<0.01)。另外症状组及无症状组微栓子阳性率在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及闭塞组分别为4/18(22.22%)vs 0/30(0),13/31(41.94%)vs 1/28(3.57%),30/62(48.39%)vs 1/39(2.56%),2/15(13.33%)vs 0/11(0),除血管闭塞组外,微栓子阳性率与血管狭窄程度及临床症状之间存在相关性。2例微栓子阳性的无症状MCA狭窄患者在1年的随访期内均未发生缺血性卒中等不良事件。结论症状性及无症状性MCA的微栓子阳性率存在差异,无症状MCA狭窄者微栓子阳性率很低,基于目前的研究尚未能发现其对无症状MCA狭窄未来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具有预测价值。
吴秀娟张洪亮刘海玉刘亢丁邢英琦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微栓子症状无症状
中国东北地区516例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回顾性分析
<正>目的旨在总结和分析中国东北地的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就诊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神经内科的516名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6名吉兰-巴雷综合征患者的...
张洪亮王颖李桂宏李昕宇杨思雨顾小艺刘明阳吴秀娟
文献传递
青年结肠癌伴发脑静脉窦血栓1例报告
2016年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少见的脑血管病,占成人脑卒中的0.5%~1%[1]。其危险因素较为复杂,包括获得性及遗传性因素,其中最常见的是妊娠和围产期、口服避孕药、凝血功能紊乱及感染,同一患者可能同时具有多种危险因素[2]。这些因素可引起血液高凝、静脉壁炎性反应和静脉回流障碍[3]。现将我科于2015年收治的1例首发表现为CVST的青年患者,经过详细检查,最终确诊为结肠癌,现报道如下。
郑楠楠李慧郎文娟张洪亮孙莉冯加纯
关键词:凝血功能紊乱静脉回流障碍静脉窦静脉壁SINUS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