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爱敏

作品数:11 被引量:43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军队“十五”青年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紫外线
  • 2篇照射
  • 2篇肿瘤
  • 2篇紫外线照射
  • 2篇细胞
  • 2篇超短波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性
  • 1篇氧氟沙星
  • 1篇氧氟沙星治疗
  • 1篇营养血管
  • 1篇愈合
  • 1篇预后
  • 1篇预后关系
  • 1篇樟柳碱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肺炎
  • 1篇治疗支气管肺...
  • 1篇中波

机构

  • 11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检验检疫...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11篇马爱敏
  • 5篇索伟
  • 5篇王兴林
  • 2篇高继亭
  • 2篇邱力军
  • 2篇彭楠
  • 2篇张茜
  • 1篇肖红雨
  • 1篇赵彼得
  • 1篇金小茵
  • 1篇段红玲
  • 1篇漆家学
  • 1篇高继庭
  • 1篇金淑珍
  • 1篇祝西里
  • 1篇汪玉萍
  • 1篇张笑明
  • 1篇郭新娜
  • 1篇包维霞
  • 1篇李建人

传媒

  • 2篇中华理疗杂志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中国康复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199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短波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anterior ischemic optic neu-ropathy,AION)系供应筛板前、筛板部的视神经乳头(视盘)营养血管-睫状后动脉的分支,发生急性血液循环障碍所致[1]。本研究将超短波这一物理治疗措施应用于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治疗,一方面利用超短波对机体血管感受器和血管平滑肌的直接作用,
马爱敏索伟罗俞昆邱力军李星星齐家学
关键词: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物理治疗超短波复方樟柳碱营养血管睫状后动脉
短波紫外线照射四肢火器伤后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四肢火器伤受不同剂量短波紫外线照射后,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以期分析紫外线照射对胶原蛋白合成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09/2004-09在解放军总医院理疗科实验室和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医学研究所完成。选用新西兰大白兔90只,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30mJ/cm2照射组、60mJ/cm2照射组和对照组,每组30只。麻醉动物后,以“五四”式手枪击兔右股部肌肉丰满处,造成贯通伤模型。常规清创后采用紫外线治疗仪分别对3组实验动物伤道进行30s(30mJ/cm2)照射,60s(60mJ/cm2)照射和无照射干预。在致伤后第2和3天继续在伤道内进行照射,日增加前次照射剂量的30%。采用化学法在伤后7,14,21,28,42,56和70d测量肉芽组织中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结果:实验动物82只进入结果分析。①致伤后7d,各组大白兔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无差别。②伤后14d,60mJ/cm2照射组羟脯氨酸的含量高于30mJ/cm2照射组和对照组[(11.91±0.49)mg/g,(10.88±0.61)mg/g,(10.35±0.85)mg/g,P<0.05];伤后21~56d,60mJ/cm2照射组伤口中的羟脯氨酸含量均高于30mJ/cm2照射组伤口和未照射组(P<0.01)。③伤后70d时,各组羟脯氨酸的含量下降接近正常组织水平,60mJ/cm2照射组仍稍高于30mJ/cm2照射组和未照射组[(10.02±0.65)mg/g,(9.85±0.54)mg/g,(9.27±0.43)mg/g,P<0.05]。④在伤后21~56d30mJ/cm2照射组伤口中羟脯氨酸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短波紫外线照射能促进伤口中羟脯氨酸的合成,增加胶原含量,60mJ/cm2照射的作用强于30mJ/cm2。
索伟马爱敏王兴林
关键词:紫外线火器羟脯氨酸胶原
紫外线照射促进肾移植切口裂开的愈合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探讨紫外线照射对肾移植术后切口裂开愈合的影响。方法 :3 5例肾移植术后患者切口裂开 6~14d ,采用石英导子接触裂开切口创面分野照射。结果 :3 5例患者经照射 1~ 5次后 ,裂开切口愈合 3 0例 ;照射后经 2次缝合后愈合 2例 ;3例伴严重贫血患者中 1例照射后缝合未愈合 ,切口底部组织增生明显 ,2次照射后 ,切口变浅 ;1例出现尿漏未愈合 ;1例未愈合。结论
王兴林张茜高继亭汪玉萍马爱敏索伟
关键词:紫外线切口愈合
脉冲微波结合氧氟沙星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疗效观察
2007年
目的观察脉冲微波结合抗菌素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试验组采用脉冲微波结合口服氧氟沙星,对照组单纯口服氧氟沙星,疗程5周。治疗前后进行国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NIH-CPSI)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检查。结果试验组治疗5周后的NIH-CPSI症状尺度评分为(9.3±2.6)分,生活质量评分为(3.4±1.2)分,总体评分(12.4±4.1)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为(13.7±5.4)个/HP;对照组治疗5周后的NIH-CPSI症状尺度评分为(13.3±3.5)分,生活质量评分为(4.5±1.2)分,总体评分(17.5±4.6)分,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为(17.1±5.2)个/HP。试验组患者的NIH-CPSI评分及前列腺液白细胞计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冲微波结合氧氟沙星可提高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有效率和治愈率。
索伟马爱敏房明
关键词:前列腺炎氧氟沙星
中波组织间加热对犬肌肉组织的影响被引量:1
1994年
将不锈钢针状电极插入大肌肉组织内,用500kHz电磁波加温。结果表明,在3cm×3cm×3cm作用范围内,中心温度升至43.0℃的时间为12.8±1.3分钟,中心温度与周边温度相差约2.0℃。41.0~42.0℃作用1小时,肌肉组织无明显变化;43.0℃作用1小时,肌细胞肿胀、血管扩张;46.5℃作用1小时,肌纤维变形、断裂。提示中波组织间加热时,作用区域升温较快,热分布尚均匀,但作用区域外周正常组织的温度以不超过43.0℃为好。
李建人郭新娜马爱敏赵彼得张笑明祝西里周云镍
关键词:中波肌肉肿瘤高温疗法
三种不同物理因子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比较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研究三种不同波长电磁波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副作用,探寻毫米波在临床治疗中的新用途.方法:确诊为变应性鼻炎的159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并接受不同的物理因子治疗.第1组接受毫米波辐射两侧迎香穴,功率密度<10mW/cm2,各20min,1次/d;第2组接受超短波治疗,鼻两侧对置,微热量,10~15min,1次/d;第3组接受短波紫外线照射鼻黏膜,8MED~,1次/d.结果:毫米波组显效率达68.0%,短波紫外线组显效率59.3%,超短波组显效率29.1%,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期间毫米波组无不良反应,紫外线组有6例(11.1%)患者出现鼻腔干燥感,超短波治疗组中有5例(9.1%)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头晕,治疗结束后症状很快消失.结论:毫米波疗法及短波紫外线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较好,且紫外线治疗简单、快捷;超短波治疗效果欠佳.三种电磁波治疗变应性鼻炎副作用小.
彭楠张春妞马爱敏包维霞
关键词:毫米波变应性鼻炎紫外线超短波
持续阻断p44/42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分化
2007年
目的:探讨p44/42MAPK信号通路对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分化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MEK1激酶的特异性抑制剂PD98059持续阻断p44/42MAPK信号通路在成骨前体细胞系MC3T3-E1中的活化;通过组织化学染色试验观察成骨前体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以及体外钙质沉积情况;半定量RT-PCR试验检测成骨前体细胞特异性基因 mRNA的表达;荧光素酶分析试验测定成骨前体细胞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基因启动子的活性。结果:PD98059不仅提高MC3T3-E1细胞的碱性磷酸酶活性,同时促进成骨前体细胞体外钙沉积和成骨特异基因的表达。而且PD98059作用后成骨特异性转录因子CBFA1启动子的活性也显著提高。结论:持续阻断p44/42MAPK信号通路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分化。
马爱敏索伟邱力军漆家学
关键词:细胞分化
5例颈椎椎管狭窄合并外伤后四肢瘫的临床分析
2001年
王兴林高继庭马爱敏梁晓镛张茜
关键词:颈椎椎管狭窄合并症
面神经炎的临床分型与预后关系的探讨被引量:13
2001年
为了探讨抬眉及提口角运动与面神经病变程度及预后的关系 ,作者观察了 2 18例面神经炎患者 1~ 3年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 ,抬眉及提口角有运动 44例为神经失用型 ,15~ 2 9天恢复 ;有微弱或明显的抬眉运动 93例为轻度病变型 ,病后 12~ 2 0天出现口角运动 ,2 4~ 40天恢复占 84% ;有微弱抬眉运动或无运动 ,提口角无运动为中度病变型 ,病后 2 0天~ 2个月出现抬眉及提口角运动 ,45例中 42例抬眉恢复正常 ,3例抬眉运动幅度恢复 2 5 %~ 5 0 % ,6 7%的患者留有后遗症及并发症 ;无抬眉及提口角运动为重度病变型 ,36例中 75 %的患者抬眉没有恢复或没有完全恢复 ,92 %的患者留有后遗症及并发症。提示抬眉及提口角运动可较准确地对面神经炎类型及预后进行分类。
王兴林肖红雨高继亭金小茵马爱敏段红玲金淑珍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预后
肿瘤热化疗中化疗药物的选择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肿瘤治疗进入综合治疗时代,临床已应用热疗联合化疗和/或放疗治疗多种肿瘤,但热化疗中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明确,如最佳的温度和作用时间,热化疗是药物的选择等。方法:通过总结许多国内外的基础试验研究和临床应用结果,评价肿瘤热化疗的协同作用。结果:体外细胞试验表明化疗药物的毒性与治疗温度和时间相关,温度37.0~41.0℃(41.5℃)合并药物时,细胞生存率急剧下降,而除ADR外,41.0~43.0℃时细胞生存率下降不明显。体内实验表明9种药物中,除BIN外热增长比例(TER)在41.5℃和43.0℃无明显区别,其中马法兰的TER最高。热化疗的临床研究还处于初期,但用马法兰和TNF进行隔离肢体热灌注治疗黑色素瘤和软组织肉瘤效果确切。结论:热疗联合化疗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应进一步深入研究。
彭楠马爱敏
关键词:肿瘤治疗热化疗化疗药物细胞生存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