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5篇油田
  • 3篇油藏
  • 3篇尕斯库勒油田
  • 3篇库勒
  • 2篇储层
  • 2篇N
  • 1篇低渗
  • 1篇低渗油藏
  • 1篇地质导向
  • 1篇地质导向技术
  • 1篇油藏储层
  • 1篇油田开发
  • 1篇油田开发中后...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分布
  • 1篇剩余油分布研...
  • 1篇水平井
  • 1篇水驱储量
  • 1篇盆地
  • 1篇平井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 4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5篇严嘉年
  • 3篇李杰
  • 3篇李吉军
  • 2篇李能武
  • 1篇杨云
  • 1篇朱思俊
  • 1篇王卫星
  • 1篇保吉成
  • 1篇刘兰桂
  • 1篇李江海
  • 1篇侯贵廷
  • 1篇张国成
  • 1篇薛世团
  • 1篇龙安林
  • 1篇姜义权
  • 1篇王志亮
  • 1篇易德彬

传媒

  • 4篇天然气地球科...

年份

  • 4篇2012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花土沟油田N_2 2储层沉积微相及含油性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上油砂山组N22储层段是柴达木盆地西部花土沟油田最上部的一个含油层段,目前正进行试采开发。了解其沉积微相类型及特征、沉积微相平面与纵向展布,探讨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对油田进一步勘探开发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花土沟油田N22储层岩心、粒度、岩性和测井等的综合分析,揭示出N22储层段为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并进一步细分为分支河道、河漫滩、河泛平原等3种沉积微相,进而开展平面及纵向展布特征研究;同时,依据取心含油显示及试油、试采资料,分析了3种沉积微相与含油性的关系,指出N22储层段分支河道及河漫滩沉积微相具有一定的工业油流,是下一步勘探的主要目标。
李能武李江海姜义权保吉成严嘉年
关键词:花土沟油田沉积微相含油性柴达木盆地
根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尕斯库勒油田E_3 1油藏合理注采井距被引量:1
2012年
尕斯库勒油田E31油藏属于低渗透油田,非均质性强,开采难度大。由于油藏各小层物性差别大,注水开发各小层的启动压力梯度不一。根据各小层的物性、实际开发状况确定合理注采井距对油田的经济有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在充分考虑E31油藏的纵向非均质性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与注采井距的关系,分析了影响E31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的因素,提出了根据水驱储量动用程度确定合理注采井距的方法。
李杰李吉军严嘉年
关键词:注采井距
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尕斯库勒油田N_1—N_2~1油藏应用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水平井地质导向是水平井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针对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储层岩性变化快、岩屑代表性差和地层倾角变化大等技术难点,从井位部署优选入手,深入分析油藏构造特征、加强精细地层对比、紧密结合综合录井资料,形成了一套适用于该油藏的水平井地质导向技术。在多口水平井钻探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李吉军于航严嘉年李杰
关键词:尕斯库勒油田水平井地质导向
油田开发中后期措施投入经济效益预测及后评价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油田开发中措施产量受人为控制因素的影响最大。通过对影响油井措施效益的诸多因素综合分析,引用措施增油量函数关系式,在不同油价下用措施增油量和措施费用2个指标,运用经济评价理论——盈亏平衡原理,研究提出了不同油价下措施最低增油界限公式和措施井最低增油界限效益动态评价标准模型图版。以2010年在尕斯库勒E31油藏作业的16井次压裂措施井为例,论证了该方法对措施优选的预评价效果。
严嘉年侯贵廷李吉军李杰李能武路艳平
关键词:后评价
尕斯库勒油田N1-N21油藏储层动用程度和剩余油分布研究
张国成龙安林王志亮朱思俊易德彬王卫星严嘉年薛世团杨云刘兰桂
该项目系统总结评价了油藏近几年局部井网调整后的开发效果,通过井网调整效果评价、注采井网适应性评价、注水利用率评价进行储层动用状况研究和剩余油研究,并深入研究了油藏动态规律,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和重点,尤其是为下一步油田上...
关键词:
关键词:油藏储层剩余油分布油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