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
- 作品数:2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医学科技发展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流程优化管理对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发生率的影响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探讨流程优化管理在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差错发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PIVAS运行期间,采用流程优化管理,并比较观察流程优化管理对PIVAS差错发生的影响。结果采取流程优化管理措施后PIVAS差错发生率由之前的0.117‰,降低到0.029‰。结论在PIVAS运行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不断持续改进,可以有效降低差错发生率,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 方静娄晟俞颖钱正李彬陈京缦
- 关键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 缩短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时难溶性药物溶解时间的方法被引量:15
- 2015年
- 目的根据难溶性药物的不同特点,分析影响其溶解速度的因素,采取适当的配置方法,加快难溶性药物的溶解速度,减少配置所需时间,提高配置效率。方法将门冬氨酸鸟氨酸、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替考拉宁、奥美拉唑钠注射液、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5种难溶性药物的常规配药方法作为对照组,以增加溶媒量、配置前敲松药瓶内药粉、减少泡沫产生、使用专用溶媒及提高溶解温度等改进后的方法分别作为5种药物配置的实验组进行观察和对比实验,药物配置完成至完全溶解为澄清透明液体计时。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替考拉宁、奥美拉唑钠注射液、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药物实验组完全溶解为澄清透明液体平均需时分别为(42±5)s、(3±1)min、(5±1)min、(5±3)s、(2±1)min,显著少于对照组平均需时(246±35)s、(30±3)min、(10±3)min、(10±5)s、(10±1)min。5种药物经过改进前后不同配置方法比较,完全溶解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适当增加溶媒量、加药前敲松药粉、减少加药过程中泡沫产生、专用溶媒的使用及提高溶解温度等溶解方法,可有效缩短难溶性药物的溶解时间,提高静脉用药配置效率。
- 方静李彬娄晟钱正陈京缦
- 关键词:静脉用药集中调配难溶性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