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通气
  • 3篇术后
  • 3篇机械通气
  • 3篇肝移植
  • 2篇移植术
  • 2篇移植术后
  • 2篇乌司他丁
  • 2篇机械通气时间
  • 2篇肝移植术
  • 2篇肝移植术后
  • 1篇心静脉压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通透性
  • 1篇血流
  • 1篇血流动力学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原位
  • 1篇原位肝移植
  • 1篇术后影响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丽霞
  • 4篇方明星
  • 4篇黄庆生
  • 4篇张华伟
  • 4篇吴春涛
  • 4篇郭建英
  • 4篇李燕
  • 3篇王智勇
  • 3篇董士民
  • 3篇刘娜

传媒

  • 2篇临床荟萃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以中心静脉压为目标的容量控制对肝移植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术后中心静脉压控制对肝移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影响。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对照方法,纳入2012年2月-2013年10月肝移植术后住ICU患者36例,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脉搏指示性连续心排量(PICCO)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氧合指数,脱离呼吸机时间以及观察期间液体累计出入量,超声评估肺水。入ICU的患者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经24 h容量调整后分为两组:目标中心静脉压为0~6 mm Hg的18例患者为常规组,目标中心静脉压为6~12 mm Hg的18例患者为控制组。结果与控制组比较,常规组脱离呼吸机时间缩短(11.6±0.6 h vs 16.7±0.7 h,P〈0.05),胸内血容量指数(ITBVI)、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以及超声评估肺水肿分数降低(P〈0.05);氧合指数常规组较控制组升高[(298.4±31.7)mm Hg vs(236.1±32.4)mm Hg,P〈0.05]。结论在肝移植术后第一个24 h内,将中心静脉压(CVP)控制在0~6 mm Hg有利于改善肺脏功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方明星刘娜黄庆生张丽霞吴春涛张华伟李燕郭建英董士民
关键词:肝移植术后中心静脉压血流动力学
乌司他丁联合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8
2016年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联合无创通气对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疗效与预后。方法 76例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用机械通气肺保护策略,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60万U,每天1次。2组均治疗1周。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急性肺损伤评分,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气指标。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11%(35/38例),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68%(28/38例,P<0.05)。试验组的白细胞介素(IL)-6,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分别为(105.54±21.34),(0.54±0.05),(8.25±1.21)ng·L^(-1),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2.02±25.87),(2.21±0.57),(15.87±1.87)ng·L^(-1)(P<0.05)。试验组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3.15±12.35)%,动脉二氧化碳分压为(40.25±5.47)mm Hg,动脉血氧分压为(80.13±6.87)mm Hg,血氧分压/吸入气氧浓度为(351.47±25.4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22±11.47)%,(34.18±3.87)mm Hg,(68.54±5.57)mm Hg,(261.24±15.47),(P<0.05)。试验组的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13.87±3.21),(10.25±2.01)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8.24±4.35),(14.24±2.54)d(P<0.05)。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泻、皮疹和恶心呕吐,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用乌司他丁联合无创机械通气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的IL-6、IL-1β、TNF-α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氧合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黄庆生张丽霞李燕郭建英张华伟方明星吴春涛王智勇
关键词:乌司他丁无创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因子
原位肝移植术后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多因素分析被引量:6
2015年
目的研究原位肝移植术后影响患者机械通气时间的相关因素,寻找最佳术后恢复方式。方法选取肝移植术后患者100例,依据机械通气时间是否大于24小时分为A组(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B组(机械通气时间>24小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后临床及实验室指标,对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相关危险因素进行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B组比较,A组术中液体入量、术中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术中血浆输入量、术中出血量、术后总胆红素指标、ICU住院时间、肺水肿发生率显著减少,术中平均每小时尿量明显增加(均P<0.05)。悬浮红细胞输入量、术中平均每小时尿量以及术前胆红素水平是影响机械通气时间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原位肝移植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可减少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围手术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方明星刘娜黄庆生张丽霞吴春涛张华伟李燕郭建英董士民王智勇
关键词:肝移植机械通气时间
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后肺血管通透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肝移植术后肺血管通透性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肝移植术后患者36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接受常规性治疗,乌司他丁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60万U,每日1次,静脉滴注)。监测两组患者肺血管通透性:超声肺水B线评分、血管外肺水(EVLWI)、肺血管通透性指数(PVPI)、氧合指数(PO2/FiO2)、肺泡与肺动脉氧分压差[PO2(A-a)]及内皮素1(ET-1);脉搏指示性连续性心排量监测(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脱离呼吸机时间以及观察期间液体累计出入量等。结果与常规组比较,乌司他丁组脱离呼吸机时间明显缩短、超声肺水B线评分、EVLWI、PVPI和PO2(A-a)下降;PO2/FiO2上升(P<0.05)。PICCO血流动力学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移植术后应用乌司他丁有利于改善肺脏血管通透性,缩短机械通气时间。
方明星刘娜郭建英张华伟李燕张丽霞吴春涛黄庆生董士民王智勇
关键词:肝移植毛细血管通透性乌司他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