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任云丽

作品数:6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类风湿
  • 3篇类风湿关节炎
  • 3篇关节炎
  • 3篇风湿
  • 3篇风湿关节炎
  • 2篇血清
  • 2篇25羟维生素...
  • 1篇血清炎症
  • 1篇血清炎症因子
  • 1篇亚急性
  • 1篇炎症
  • 1篇炎症因子
  • 1篇皮肌
  • 1篇皮肌炎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肿瘤坏死因子...
  • 1篇自身免疫
  • 1篇自身免疫性
  • 1篇自身免疫性甲...
  • 1篇自身免疫性甲...

机构

  • 6篇南通市第一人...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作者

  • 6篇任云丽
  • 4篇王雪琴
  • 2篇高瑛瑛
  • 1篇郭强

传媒

  • 2篇交通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南通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医学前沿...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血清炎症因子在类风湿关节炎进展中的价值被引量:15
2021年
目的探索研究血清炎症因子在区分早、晚期类风湿关节炎中的作用。方法招募类风湿关节炎早期患者与晚期患者,各40例。测定所有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IL)-2、肿瘤坏死因(TNF)-α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晚期发病进程与血清炎症因子IL-2和TNF-α的相关性进行探讨。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炎症因子IL-2和TNF-α的诊断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和晚期类风湿关节炎的效能。通过STRING11.0软件对血清炎症因子IL-2和TNF-α进行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结果与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相比,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炎症因子IL-2、TNF-α水平显著增高(P<0.001)。依据IL-2和TNF-α血清水平进行主成分分析,早期和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PCA散点图无明显交叉,具有明显分群。IL-2、TNF-α作为区别早期和晚期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依据的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0.674和0.949。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显示IL-2、TNF-α诊断早期和晚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与TNF受体关联因子(TRAF)、TAB、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蛋白家族等存在一定的互作用关系。结论血清炎症因子IL-2、TNF-α可有效区分早期和晚期类风湿关节炎,可作为判定疾病进展的依据。
任云丽张小丽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
干燥综合征及其相关间质性肺病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干燥综合征(SS)及其相关间质性肺病(ILD)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25-OH-V)D3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原发性SS患者62例,其中合并ILD 16例(SS-ILD组),未合并ILD46例(SS-NILD组),另设健康对照组25例。比较各组血清25-OH-VD3水平,分析SS患者血清25-OH-VD3水平与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及SS-ILD患者血清25-OH-VD3水平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血清25-OH-VD3水平SS-ILD组为12.36±3.46 ng/mL,SS-NILD组为15.08±3.46 ng/mL,健康对照组为19.36±5.44 ng/mL,SS-ILD组(P<0.01)、SS-NILD组(P<0.05)低于健康对照组,SS-ILD组低于SS-NILD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S患者血清25-OH-VD3水平与血沉(r=-0.398)、IgG(r=-0.296)、SSDAI评分(r=-0.353)负相关(P<0.05)。SS-ILD患者血清25-OH-VD3水平与FVC%(r=0.625)、DLCO(r=0.569)正相关(P<0.05)。结论:血清25羟维生素D3水平与干燥综合征的病情活动及合并间质性肺病患者的肺功能明显相关,在疾病病情评估中具有一定价值。
任云丽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25羟维生素D3间质性肺病
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2例
2014年
目的:总结滑膜炎-痤疮-脓疱疮-骨肥厚-骨炎综合征的诊治经验。方法:2例均存在严重痤疮、掌跖脓疱、胸锁关节滑膜炎及骨肥大、胸椎骨炎症状,接受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联合激素及抗风湿药物治疗。结果:病例1接受了依那西普、阿仑膦酸钠及美满霉素治疗,有效控制了痤疮,脓疱疮等皮疹,治疗9月后骨关节症状消失。病例2仅接受NSAIDs及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症状明显缓解。结论:MRI和实验室检查结合骨关节病变及皮肤的无菌性炎症改变有助于明确诊断。
高瑛瑛任云丽王雪琴
关键词:滑膜炎骨肥大骨炎甲氨蝶呤环孢素阿仑膦酸钠
初诊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分析初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25-hydroxyvitamin D,25(OH)D]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00例初诊R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纳入初诊RA组;将同期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100例健康体检者纳入健康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25(OH)D水平。分别按照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isease activity score 28-joint count,DAS28)、骨密度、有无器官/系统受累、女性患者是否绝经和病程,对初诊RA组患者再次分组,并比较不同亚组患者血清25(OH)D水平,分析初诊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疾病活动度、骨密度、器官/系统受累情况、绝经情况和病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疾病活动度、不同骨密度、有无器官/系统受累、绝经与未绝经、不同病程的初诊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初诊RA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疾病活动度、绝经、RA病程均呈负相关(均P<0.05),与骨密度呈正相关(P<0.05),与器官/系统受累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随着RA病情进展,患者血清25(OH)D水平呈下降趋势,可将血清25(OH)D作为评估RA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
任云丽王雪琴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初诊外周血25羟维生素D
初发类风湿关节炎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研究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以确诊为初发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5例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5例为对照组,RA组根据检测的甲状腺功能情况再分为甲状腺功能正常组与异常组。检测甲状腺自身抗体(TG-Ab、TPO-Ab)、FT3、FT4、TSH、类风湿因子、免疫球蛋白、抗核抗体、血沉、C反应蛋白等,并对比。结果 RA组合并AITD者15例(27.27%),照组AITD患者5例(9.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与RA组比较FT3、THS、TPO阳性率存在统计学差异;RA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与正常的RA患者在免疫球蛋白、补体及ESR、CRP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RA与甲状腺疾病常同时存在,其发生甲状腺功能异常与RA病情活动无明显相关,而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总胆固醇较高且自身抗体阳性率较高。
任云丽王雪琴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甲状腺功能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临床无肌炎皮肌炎伴急性/亚急性肺间质病变101例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伴发急性/亚急性肺间质病变(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ILD)的临床无肌炎皮肌炎(clinical amyopathic dermatomyositis,CADM)患者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随访2年的生存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风湿免疫科于2001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伴发急性/亚急性ILD的CAMD患者101例,追踪2年的生存情况,采用Kaplan-Meier法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2年的生存曲线,以COX回归分析该组患者的危险因素。结果:(1)CADM-ILD呈急进性ILD的临床模式,其2年存活率仅为43.5%,中位数存活时间为7个月;(2)随访CADM(101例)的病程为24个月,其中超过半数在1年内死亡,而病程〉12个月者预后较好;(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联合激素+免疫抑制剂方案(95%CI:14.98~18.58)优于单纯激素治疗方案(95%CI:3.41~13.59,P=0.001);与硫唑嘌呤+激素治疗方案(95%CI:8.49~12.61)、霉酚酸酯+激素治疗方案(95%CI:12.24~19.52,P=0.351)相比,应用环孢素+激素治疗方案的生存时间显著延长(95%CI:16.56~21.34,P〈0.001);(4)通过COX回归分析,筛选到危险因素分别是早期发生低氧血症(RR=6.82,P=0.005)、血沉增快(RR=3.10,P=0.02)、铁蛋白增高(RR=6.27,P=0.003)及早期未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RR=2.73,P=0.001)。结论:CADM是炎症性肌病谱的组成部分,伴发ILD的CAMD呈急进性ILD的临床模式。在现有的各种药物治疗干预下伴发急性/亚急性ILD的CAMD预后仍不乐观,早期用药,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及加强支持治疗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其中环孢素的治疗方案较其他免疫抑制剂更佳。
高瑛瑛王雪琴任云丽郭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