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梅琴

作品数:5 被引量:4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单核
  • 4篇细胞
  • 3篇单核细胞
  • 3篇核细胞
  • 2篇心肌
  • 2篇心肌梗死
  • 2篇介入
  • 2篇介入治疗
  • 2篇梗死
  • 2篇IL-3
  • 1篇单核细胞计数
  • 1篇动脉
  • 1篇动脉介入治疗
  • 1篇血压
  • 1篇亚群
  • 1篇睡眠
  • 1篇睡眠质量
  • 1篇综合征
  • 1篇细胞计数
  • 1篇小鼠

机构

  • 5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余国龙
  • 5篇孙梅琴
  • 4篇徐维芳
  • 4篇彭漪
  • 2篇余再新
  • 1篇胡兴祥
  • 1篇杨天伦
  • 1篇许芬芬

传媒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中国心理卫生...

年份

  • 4篇2016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亚群变化及其与心肌梗死继发性炎症反应、心肌缺血损伤范围和心室重构关系。方法对36例STEMI患者心肌梗死病程第5天采血,流式细胞术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及其亚群,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超声检测左室舒张末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病程前3天心电图ST段弓背上抬导联最大数目(NSTE)及病程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水平。取健康成人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STEMI患者单核细胞数增多(P<0.01),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降低(P<0.01),CD14++CD16+,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升高(P<0.01);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与外周血WBC、hs-CRP水平、NSTE、CK-MB峰值水平、LVD呈正相关,与LVEF呈负相关(均P<0.01);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与外周血WBC、hs CRP水平、NSTE、CK-MB峰值水平、LVD呈负相关,与LVEF呈正相关(均P<0.05);与常规药物治疗比较,接受急诊冠脉再灌注(PCI)治疗STEMI患者CD14++CD16-单核细胞比亚群例降低,CD14+CD16++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升高(均P<0.01)。结论 STEMI患者第5天单核细胞亚群比例变化与STEMI患者炎症反应、缺血损伤范围及心室重构相关。
许芬芬彭漪孙梅琴余国龙
关键词:CD14CD16流式细胞术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白细胞介素-37、超敏C反应蛋白、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的影响被引量:21
2016年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白细胞介素-37(IL-37)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单核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的影响,评估上述炎症指标与ACS类别、Gensini评分、心脏重构和功能关系。方法检测58例ACS患者PCI术前及术后24 h血浆IL-37、hs-CRP水平、单核细胞(M)计数及NLR,常规检测血脂、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 BNP)水平、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另选同期因胸痛入院且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30例为对照组。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CS患者PCI术前血浆hs-CRP水平、M计数及NLR均显著增高,血浆IL-37水平显著降低(P均<0.05);与PCI术前比较,ACS患者术后血浆hs-CRP水平、M计数及NLR增高,血浆IL-37水平降低(P均<0.05)。ACS患者PCI术前血浆IL-37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hs-CRP水平、M计数、NLR与Gensini评分、LVEDD和NT-pro BNP水平呈正相关,NLR与LVEF呈负相关。结论 PCI导致体内抗炎/促炎反应失衡加重;PCI术前炎症指标一定程度上反映ACS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损伤状况。
孙梅琴彭漪徐维芳余再新余国龙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单核细胞计数NLR
冠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症IL-37、hs-CRP、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影响
余国龙孙梅琴彭漪徐维芳陈柄泉
脐血间充质细胞对急性心肌梗死小鼠单核/巨噬细胞M1/M2亚型转化影响研究
余国龙孙梅琴徐维芳余再新
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晨峰血压达标率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观察不同睡眠质量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的差异。方法:采用修订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某院心内科门诊的老年高血压患者610人进行睡眠质量评估,根据PSQI总分将患者分为睡眠优良组(0~5分)、睡眠良好组(6~10分)、睡眠较差组(11~15分)与睡眠很差组(16~21分),分别130、191、164、125人。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晨峰血压达标标准,比较不同的睡眠质量高血压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结果: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率为47.4%;睡眠优良组、睡眠良好组的晨峰血压达标率均高于睡眠较差组和睡眠很差组(54.2%、50.5%vs.37.8%、25.6%,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晨峰血压达标率保护因素为催眠药物应用(OR=2.83,95%CI:2.13~3.82)和降压药物联合应用(OR=0.96,95%CI:0.65~1.72),危险因素是PSQI指数高(OR=-0.85,95%CI:-0.63^-1.55)和高血压分级级别高(OR=-1.81,95%CI:-1.42^-2.98)。结论:本研究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不良发生率较高,睡眠不良与患者晨峰血压达标率低相关联。
胡兴祥徐维芳彭漪杨天伦孙梅琴余国龙
关键词:睡眠质量高血压老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