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琼 作品数:8 被引量:18 H指数:3 供职机构: 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 福建省林业厅资助项目 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生物学 更多>>
巴西野牡丹花粉活力与花粉管生长特性研究 被引量:3 2016年 以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花粉为材料,筛选花粉活力测定的最佳方法,同时探讨了光照对花粉萌发的影响;通过荧光显微观察不同授粉时长的花柱。结果表明:本试验中最适宜巴西野牡丹花粉生活力测定的染色方法为联苯胺染色法;与染色法相比,离体培养基法测定花粉生活力更可靠;适合的最佳萌发培养基为:蔗糖200 g/L+硼酸200 mg/L+CaCl_2 50 mg/L。光照对花粉萌发影响显著。荧光显微观察授粉3 h后花粉就已萌发,授粉12 h就有少数花粉管(<20根)达到花柱底部,授粉48 h大部分的花粉管(>80%)达到花柱底部。花粉管生长过程存在胼胝质阻挡、花粉管尖端膨大、花粉管缠绕等异常现象,从而不能通过柱头完成受精作用,表现出典型的配子体型自交不亲和性。 陈燕琼 陈俊晖 林夏斌 漆子钰 江鸣涛 彭东辉关键词:花粉 萌发 染色法 自交不亲和性 白花拟万代兰(Vandopsis undulata)的快繁技术 白花拟万代兰(Vandopsis undulata)属典型的热带附生兰,产自中国云南南部至西北部(勐海、腾冲和怒江河谷)、西藏东南部(墨脱、背崩),附生于海拔1 800~2200m的林中树干上,在尼泊尔、锡金、不丹和印度... 林夏斌 黄华达 陈燕琼 彭东辉 吴沙沙关键词:快速繁殖 基质 移栽成活率 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花粉活力测定与萌发特性研究 巴西野牡丹(Tibouchina semidecandra)是野牡丹科(Melastomaceae)蒂牡花属(Tibouchina)植物,株高0.5~1.5 m.原产于巴西低海拔山区及平地.巴西野牡丹株形紧凑,花艳紫色,... 陈燕琼 江鸣涛 林夏斌 徐世荣 彭东辉关键词:花粉生活力 花粉萌发 离体培养 粉花山扁豆种子萌发与贮藏特性 被引量:4 2015年 为优化完善粉花山扁豆种子催芽、贮藏方法,延长其贮藏寿命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粉花山扁豆(Cassia javanica subsp.nodosa)种子为试材,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与单因素对比探究相结合,在人工气候箱中采用托盘毛巾催芽法研究种子萌发特性,将干燥种子在室温25、4、-26℃进行贮藏,研究其贮藏特性。结果表明:粉花山扁豆种子萌发的最优处理为,浓硫酸浸种30 min,洗净后置于沸水中自然冷却至25℃,再恒温浸泡24 h,该处理方法发芽率高达100%,发芽势为76%;此外,其贮藏的最佳条件为,-26℃低温干燥环境,在贮藏180 d后,发芽率依然可以达到72.23%。 李淑娴 吴沙沙 黄俊婷 陈燕琼 徐江宇 彭东辉关键词:浸种 萌发 贮藏 金钗石斛♀×细茎石斛♂杂交F_1代的离体快繁与试管开花(简报) 被引量:2 2014年 以金钗石斛♀×细茎石斛♂杂交F1代种子为材料,探索两种石斛杂交后代的快繁技术和诱导试管开花。结果表明,适于种子萌发的培养基为1/2MS+6-BA 1.0 mg·L^-1+NAA 2.0 mg·L^-1+IBA 2.0 mg·L^-1+香蕉100 g·L^-1;继代增殖培养基为1/2MS+6-BA 0.2 mg·L^-1+NAA 1.0 mg·L^-1+香蕉100 g·L^-1,增殖系数达4-5倍;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1/2MS+6-BA 2.0 mg·L^-1+NAA 0.2 mg·L^-1+蛋白胨2 g·L^-1,诱导率达93.3%,诱导系数达3.7;生根培养基为TH+6-BA 0.5 mg·L^-1+NAA 1.0 mg·L^-1,生根率可达91.7%,根数3-5条;花芽诱导培养基为6-BA2.0 mg·L^-1+NAA 0.5 mg·L^-1+IBA 0.5 mg·L^-1,花芽诱导率达8%。 卓孝康 陈燕琼 李淑娴 漆子钰 彭东辉 兰思仁关键词:石斛 杂交 离体快繁 试管开花 3种野牡丹属植物杂交特性 被引量:3 2016年 野牡丹属(Melastoma L.)植物具有异型雄蕊,大多数种类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为了培育该属植物杂交种并探讨野牡丹属异型雄蕊的功能差异,以多花野牡丹(M.malabathricum)为母本,毛菍(M.sanguineum)、地菍(M.dodecandrum)为父本,统计父本异型雄蕊授粉后的座果率、种子饱满率与萌发特性,并采用形态鉴定法比较杂交子代与父母本自交子代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毛菍长花药授粉多花野牡丹所得种子饱满率显著高于毛菍短花药,而地菍长短花药之间差异不显著;同一父本异型雄蕊所得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差异不显著;多花野牡丹与毛菍具有更高的杂交亲和性,其中毛菍长花药授粉所得座果率高达100%,所得种子发芽率达到75.33%。杂交后代的叶脉数与母本一致,均为5脉;多花野牡丹与地菍杂交子代株型皆呈匍匐型,叶形指数是其测定的有效指标,变异系数高达47.23%;多花野牡丹与毛菍杂交子代株型均为直立型,株高呈现较明显的杂种优势,超高亲植株率达到80%。 江鸣涛 兰思仁 吴沙沙 陈燕琼 彭东辉关键词:杂交 种子萌发 基于四段基因序列的野牡丹科植物PCR反应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建立植物分子系统学研究中常用的核基因的ITS,CHS和叶绿体基因的psbA-trnH,rpl16序列在野牡丹科植物中的PCR扩增反应的最佳反应体系,寻找最佳反应条件。采用改良的试剂盒法提取了15种野牡丹科植物的基因组DNA,进行了引物筛选,退火温度优化,添加牛血清蛋白(BSA)和二甲基亚砜(DMSO)的优化,反应体系正交设计一系列优化。并采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对这4个基因片段在15种野牡丹科植物中进行PCR扩增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在野牡丹科植物中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良好的通用性。说明优化后的反应条件可以进行后续分子系统学研究。 白岳峰 吴燕燕 李淑娴 陈燕琼 彭东辉关键词:基因片段 ‘六月早’蜜柚叶绿体基因组及其特征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六月早’蜜柚(Citrus maxima‘Liuyuezao’)为国内重要的柚品种琯溪蜜柚早熟芽变品种。以‘六月早’蜜柚为材料,利用二代测序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从中组装获取叶绿体基因组并对其进行注释。结果表明:组装获得的‘六月早’蜜柚的叶绿体基因组全长160186 bp,四分体结构由大单拷贝区(large single copy,LSC)、小单拷贝区(small single copy,SSC)和反向重复区(inverted repeat,IR)组成,3个分区的长度分别为87939、18395、26926 bp。注释得到133个基因,其中包含89个编码基因,37个tRNA和8个rRNA。共识别到31个短串联重复序列,101个SSR位点。将已公开发表的29个芸香科叶绿体基因组使用最大似然法进行系统发育关系的构建,结果表明,‘六月早’蜜柚与甜橙(C.sinensis)、柠檬(C.limon)和C.platymamma的亲缘关系较近。 徐世荣 陈燕琼 潘东明 潘鹤立关键词:琯溪蜜柚 叶绿体基因组 SSR 系统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