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维肖

作品数:23 被引量:207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建筑科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经济管理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水利工程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5篇长江
  • 5篇城市
  • 4篇岸线
  • 4篇岸线资源
  • 4篇城乡
  • 3篇建设用地
  • 3篇城市群
  • 2篇中国城
  • 2篇太湖
  • 2篇太湖流域
  • 2篇流域
  • 2篇经济带
  • 2篇湖流
  • 2篇管控
  • 2篇常态
  • 2篇长江岸线
  • 2篇长江经济
  • 2篇长江经济带
  • 2篇长三角
  • 2篇长三角城市

机构

  • 20篇中国科学院
  • 17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河南大学
  • 3篇香港浸会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洛阳师范学院
  • 1篇南京晓庄学院
  • 1篇南通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
  • 1篇江苏省城市规...
  • 1篇成都国星宇航...
  • 1篇南京市生态环...

作者

  • 20篇陈维肖
  • 8篇段学军
  • 7篇邹辉
  • 5篇姚士谋
  • 3篇苏伟忠
  • 2篇梁流涛
  • 2篇陈振光
  • 2篇徐辰
  • 2篇叶高斌
  • 2篇郭葳
  • 2篇彭丽华
  • 2篇闵敏
  • 1篇杨桂山
  • 1篇陈常优
  • 1篇陈肖飞
  • 1篇陈爽
  • 1篇王晓龙
  • 1篇梁双波
  • 1篇叶磊
  • 1篇李春妍

传媒

  • 4篇地域研究与开...
  • 4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自然资源学报
  • 3篇城市观察
  • 1篇地理研究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生态经济
  • 1篇地理科学
  • 1篇环境监测管理...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3篇2020
  • 6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5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社区宜老性研究——以南京市4个社区为例被引量:3
2020年
在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社区的宜老性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梳理宜老性社区的理论内涵和研究进展,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构建宜老性社区评价指标体系,以社会撤离理论为指导对老年人需求状况进行调查。选取南京市4个典型社区进行宜老性水平评价研究。研究表明,社区的宜老性水平受地理区位、建造年代和社区类型等因素影响。在地理区位上,越临近市中心,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越高;在建造年代上,新近建造的社区宜老性水平高于老旧社区;在社区类型上,高档商业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较高,而拆迁安置社区的宜老性水平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群体的活动越来越集中在社区空间,对社区老年设施的依赖度上升。为适应日益深化的老龄化趋势,未来需在社区宜老性水平现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老龄群体的意愿。从老年人的行为偏好和情感需求出发,切实提高社区的宜老性水平。
徐丽婷陈维肖徐辰徐辰姚士谋
关键词:老龄化人口
大河流域岸线生态保护与治理国际经验借鉴——以莱茵河为例被引量:13
2019年
岸线资源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与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维系生态平衡的重要基础。研究国外大河流域岸线开发与治理的经验与做法,对于处理好长江岸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积极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长江大保护行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梳理莱茵河流域岸线生态保护与治理的问题及措施,提出借鉴莱茵河综合管理模式与治理经验,以恢复长江生态系统健康为首要目标,创新长江经济带岸线综合管理机构与体制,统筹岸线空间,在加强岸线保护与修复治理的同时提升岸线利用效率,以期为我国长江流域岸线生态保护与综合管理提供借鉴。
陈维肖段学军段学军
关键词:岸线
基于“流空间”视角的铁路客运空间组织分析——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被引量:12
2020年
当前,以"流空间"视角阐释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在实现区域一体化中发挥的作用,通过关联性描述其网络空间组织过程,能为交通与城市体系互动发展提供科学支撑。基于此,以2000年以来铁路客运班次数据为依托,应用社区发现算法分析长三角城市群铁路客运网络及空间变化特征,结论如下:①城市群发育出京沪社区、浙江社区、皖江社区和苏中北社区等子群,各社区内部为铁路客运联系的主要范围和方向,且表现出差异性空间联系格局变化;②高内部联系社区具有较高外部社区间联系强度,枢纽城市间多发生跨社区高联系,形成不依赖于铁路可达性的"核心-边缘"式结构;③按空间特征将各社区分为单核心社区、双核心社区、多核心社区和无核心社区,从社区内联系模式看,核心城市数量不断减少、较高联系通道不断发育,但两者间存在不匹配;④从社区间联系模式看,高速铁路在增强跨社区交流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核心城市间联系增强,客运网络由通道指向转变为枢纽指向。
陈维肖刘玮辰段学军
关键词:铁路客运长三角城市群
国家中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被引量:22
2019年
基于土地集约利用内涵及相关理论基础,结合社会经济数据,从土地利用投入、土地利用程度、土地利用产出及生态效益层面构建了评价指标;运用组合赋权法及多因素综合评价法对2006—2016年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分值进行计算;并运用障碍度模型对土地集约利用障碍度因子进行诊断。结果显示:(1)2006—2016年间上海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始终保持高度集约状态。天津、武汉始终保持中度集约状态;北京、广州、成都、郑州、重庆变化较大,北京、广州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由中度集约上升到高度集约,成都、郑州由低度集约转化成中度集约,重庆由粗放利用转化为低度集约。(2)影响国家中心城市土地利用集约度的准则层主要障碍因子为土地利用程度及土地产出,说明我国中心城市单位土地面积产出无法满足可持续用地需求;指标层主要障碍因子为人均建设用地面积、建成区面积、地均GDP、人均绿地面积及建成区路网密度等。
陈维肖毕雪薇梁流涛
关键词:国家中心城市土地集约利用
基于自然生态单元的中国城乡建设用地空间格局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17年
基于经济和社会视角的国家尺度城市空间格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而全国城市空间格局的自然生态关联性呈现新的研究需求。由此通过自然生态单元等级划分并与城乡建设用地叠加,揭示了全国城乡建设用地在自然生态单元的空间格局特征及其主要问题:在一级生态功能区中,生态调节区面积最广,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北、西南和东北等生态脆弱地区,但其内部城乡建设用地占比最小仅为0.69%,产品提供区城乡建设用地的占比为2.74%,人居保障区面积最小且集中分布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但其城乡建设用地占比最大,高达11.20%;城乡建设用地在自然生态单元的分布差异总体由自然地貌与大河流域特征决定,城镇群区、农产品提供区和土壤保持区占据79.54%的城乡建设用地,位于平原水网、丘陵、喀斯特和丹霞等地貌特征为主的胡焕庸线东南部;城乡建设用地分布格局也表现为东多西少,与我国三大阶梯的地势格局分布较为一致;上述格局关联性体现了人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近些年来在开发需求膨胀和工程技术进步等人为因素驱动下,城乡建设用地呈现向较高海拔地区的扩张趋势。这为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格局构建提供基础信息,也为辨识中国城市空间组织和演化机理提供技术支撑。
郭葳苏伟忠陈维肖陈爽杨桂山
关键词:城乡建设用地
太湖流域城乡用地扩张对河网的空间占用机制初探被引量:5
2016年
城乡景观改变了河网结构的自然演进,致使河流洪水调蓄、生物多样性等功能退化。论文提出基于区域尺度分析城乡用地扩张对河流干扰的空间概念——城乡内河,直接把流域河流集合体的拓扑结构与城乡用地联系起来,并通过城乡内河密度URRD和490个小流域单元,揭示太湖流域城乡发展最快时期用地扩张对河网的空间影响机制:URRD值从1985年的57.10m/km^2增长到2010年的122.28 m/km^2,翻了一番,等级结构由低级主导到高级领先,明显沿重点发展轴线以城镇为核心向四周蔓延,局地呈现负增长;分析表明,URRD与河网密度RD相关弱,与城乡用地密度URD相关显著,但不同URD阶段URRD-URD相关系数不同,即URD 0~15%和25%~40%区段URRD-URD相关最高;通过小流域样本统计与典型样本案例分析,初步揭示城乡内河的分布差异是不同增长阶段新增城乡用地空间增长模式差异(相对河网的位置与集聚性)的结果,由此建议针对不同城乡发展阶段采取保护、防卫、创建等城乡-河流整体协调的空间策略。
苏伟忠陈维肖郭葳汝静静
关键词:太湖流域
新常态下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主线思维被引量:3
2016年
我国城市发展正值高潮,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于我国如何在新常态化背景下进行科学城市规划建设,实现健康稳定地发展新型城镇化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与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对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与内容的解读,提出在新常态下,应当秉持国情主线、区域策略、底线发展、环境容量、创新驱动五条科学城市规划主线思维,发挥我国城市规划的关键作用,顺应城市工作的新形势、政策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群众的新期待。
姚士谋陈维肖彭丽华陈肖飞
长江经济带岸线资源调查与评估研究被引量:26
2020年
岸线资源是重要而特殊的国土资源与国土空间,在江河沿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基于遥感解译、部门座谈、实地勘察和采样测试等技术方法,对长江经济带干支流岸线资源开展了系统的调查评估分析。结果表明,岸线资源条件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岸线资源生态敏感程度较高,开发与保护协调困难,岸线利用对滨岸带水环境和水生态产生影响,局部岸段健康风险突出,滨江湿地呈萎缩、破碎化趋势。从岸线资源空间管控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促进长江经济带绿色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及国土空间规划等战略和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段学军王晓龙邹辉梁双波陈维肖
关键词:岸线资源岸线利用生态环境调查长江岸线长江经济带
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与腹地空间响应评价及保护对策研究
2023年
系统识别了2016—2020年长江南京段岸线资源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并对岸线腹地2 km范围内用地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较2016年,2020年长江南京段自然岸线和城镇生活岸线增多,港口码头岸线和工业生产岸线减少,总体上长江岸线整治工作成效显著,岸线利用率降低了6.5%,而干流岸线开发利用强度仍然偏高;长江南京段干流自然岸线、城镇生活岸线与其腹地2 km内生态和城镇生活用地类型较为一致,港口码头岸线、工业生产岸线腹地2 km内用地类型多样;岸线利用类型与2 km腹地范围内用地类型属性关联强度因南岸和北岸开发强度不同而有所不同,表现为开发强度低、关联性强的规律,南岸腹地用地类型更加分散,岸线腹地1 km左右在主要用地类型上呈现略有变化的状态。进一步分析了岸线利用存在的问题,并从顶层设计、自然岸线保护、打通沿江生态廊道、推进岸线清理整顿、强化岸线腹地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秦海旭段学军姚利鹏胡璐邹辉杨琳陈维肖
关键词:岸线资源土地利用类型长江南京段
基于贝叶斯时空模型的建设用地扩张格局差异分析——以长三角和中原城市群为例被引量:9
2021年
基于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采用贝叶斯统计方法对长三角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探讨两个间差异规律。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两个城市群的建设用地均呈现快速扩张的态势,增长速度均在2000—2005年达到峰值,对应的净增长率分别为36.6%和31.1%。(2)两个城市群城市扩张空间演化过程差异显著,长三角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表现为“点—轴—波式循环”模式,空间异质性较高,出现多个城市扩张热点区域;而中原城市群表现为“点—轴—网”模式,地区间扩张差异较小,温点扩张区域居多。(3)影响两个城市群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人口规模和居民收入。从影响程度大小的区域对比来看,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和居民收入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人口规模对中原城市群的影响程度高。
段琳琼陈维肖王楠楠范昌盛梁流涛
关键词:长三角城市群中原城市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