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亚青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石家庄市科技局“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小麦
  • 2篇启动子
  • 2篇克隆
  • 2篇基因
  • 1篇氮代谢
  • 1篇氮素
  • 1篇氮素利用
  • 1篇氮素利用效率
  • 1篇氮胁迫
  • 1篇蛋白基因
  • 1篇等位
  • 1篇等位变异
  • 1篇性状
  • 1篇性状相关
  • 1篇选育
  • 1篇选育研究
  • 1篇驯化
  • 1篇碳氮
  • 1篇碳氮代谢
  • 1篇亲和

机构

  • 6篇石家庄市农林...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6篇李亚青
  • 5篇李孟军
  • 5篇史占良
  • 3篇张楠
  • 2篇张士昌
  • 1篇张国丛
  • 1篇傅晓艺
  • 1篇郭进考
  • 1篇李雁鸣
  • 1篇贾丹
  • 1篇高欣娜
  • 1篇蔡欣
  • 1篇韩然
  • 1篇张磊

传媒

  • 2篇河南农业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0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高产保健型黑小麦新品种选育研究初报被引量:9
2010年
对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多年选育黑小麦的工作进行了总结,介绍了1个高产保健型黑小麦新品系石UH01-4259。该品系为半冬性品系,具有高产稳产、抗冻抗病以及适应性强的特点,产量达6 984.3 kg/hm2,含蛋白亚基5+12和7+9,经河北省农林科学研究院测定硒、铬含量分别为0.107 mg/kg和1.602 mg/kg。并探讨了今后黑小麦新品种的研究开发前景。
蔡欣傅大平郭进考傅晓艺史占良李亚青张国丛贾丹韩然
关键词:黑小麦高产
小麦LEAsm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是一个小的高亲水性的蛋白家族,该蛋白家族在逆境胁迫下大量积累,保护植物免受逆境胁迫。LEA蛋白可分为7组,其中重复的11-氨基酸基序是第3组LEA蛋白的特征。为深入分析第3组LEA蛋白在小麦响应逆境胁迫中的作用机制,利用芯片技术从小麦表达谱中筛选出一个渗透胁迫诱导表达的第3组LEA蛋白基因TaLEAsm,然后根据该基因序列设计引物筛选石麦15的BAC文库,获得1个含有该基因的BAC单克隆,以该BAC单克隆质粒为模板,通过BAC延伸测序克隆了TaLEAsm基因及其启动子序列,并对TaLEAsm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启动子功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TaLEAsm基因序列仅含有1个105bp的内含子,其开放读码框长675bp,编码224个氨基酸。TaLEAsm含有10个11-氨基酸重复序列,属于第3组LEA蛋白。低温、高盐和渗透胁迫均诱导TaLEAsm基因上调表达,但在根和叶中表达模式不同。在TaLEAsm基因起始密码子上游1 500bp序列中,预测含有14个逆境响应顺式元件。在拟南芥中,TaLEAsm基因启动子能够启动GUS基因表达,渗透胁迫诱导GUS基因明显上调表达。以上结果表明,TaLEAsm为小麦脱水响应基因,其启动子为渗透胁迫诱导启动子。
李孟军李亚青张士昌张楠史占良
关键词:小麦启动子克隆
小麦高亲和性钾转运蛋白基因(HKT1)多样性分析与染色体定位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研究HKT1在普通小麦及其野生近缘种中的自然多样性,揭示HKT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采用克隆测序的方法对38份普通小麦和13份小麦野生近缘种HKT1基因组序列进行了分析。在38份普通小麦材料中共发现5种HKT1序列,分别命名为HKT1-1-HKT1-5,其中29份材料仅含有1种类型HKT1。而在13份小麦野生近缘种中发现19种HKT1,其中根据HKT1基因组序列预测13种有完整读码框。普通六倍体小麦的核苷酸多样性仅相当于其野生近缘种的23.8%。这些结果表明,HKT1在小麦基因组中属于多拷贝基因,HKT1在栽培驯化过程中受到了选择,属于驯化基因。利用中国春小麦缺四体和W7984×Opata85作图群体,将HKT1基因定位于7B染色体长臂。
李孟军李亚青张磊
关键词:小麦基因多样性
小麦TaDHN2基因及其启动子的克隆与功能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给深入研究Ta DHN2基因在小麦抗旱机制中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丰富小麦DHN基因研究内容提供参考,本研究通过筛选石麦15基因组BAC文库和BAC克隆测序方法克隆了Ta DHN2基因及其启动子,并对Ta DHN2基因序列特征、表达模式和启动子功能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结果表明,Ta DHN2基因含有1个88 bp的内含子,开放读码框长为696 bp,编码1个含有231个氨基酸的脱水素蛋白。Ta DHN2蛋白具有Y-segment、S-segment和K-segment结构域,属于YSK2类型脱水素蛋白。此外,该蛋白含有明显的核定位信号序列S-segment和基序RRKK。Ta DHN2基因受渗透胁迫诱导表达,在根和叶中表达模式类似,叶中表达量显著高于根中。Ta DHN2基因启动子序列长为2 025 bp,预测含有9个脱水响应顺式元件。在转基因拟南芥中,Ta DHN2基因启动子能够启动GUS基因表达,并在渗透胁迫下诱导GUS基因上调表达。以上结果说明,Ta DHN2基因为脱水响应基因,其启动子为渗透胁迫强诱导启动子。
李孟军李亚青张楠高欣娜史占良
关键词:小麦启动子
长期定位氮胁迫对小麦碳氮代谢、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大田长期氮肥定位试验,以施N 180 kg/ hm^2 处理为对照,研究了氮胁迫(不施氮肥)对不同品质类型小麦(中筋小麦品种中麦8 95、强筋小麦品种石优20 )碳氮代谢、氮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生产上的氮肥合理运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氮胁迫条件下,2 个小麦品种旗叶蔗糖含量(花后7 - 35 d ) 、旗叶磷酸蔗糖合成酶(SPS) 活性(花后7 - 35 d ) 、籽粒蔗糖含量(花后21 - 35 d ) 、籽粒SPS活性(花后14 - 35 d )均较对照明显降低;2 个小麦品种旗叶可溶性蛋白含量、硝酸还原酶(NR) 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 活性和籽粒G S 活性均较对照明显降低;2 个小麦品种开花期氮积累量、成熟期氮积累量、开花前氮转移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而开花前氮转移率和开花前氮贡献率均较对照显著提高;2 个小麦品种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吸收效率、氮素生理效率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较对照显著提高;2 个小麦品种穗数、穗粒数和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综上,氮胁迫下小麦灌浆中后期碳、氮同化能力明显下降,氮素积累量降低,但对氮素的吸收能力增加,营养器官氮素向籽粒的转运比例增加,进而小麦植株对氮素的整体利用率得以提升,但小麦产量降低.
张士昌史占良李孟军李亚青底瑞耀李雁鸣
关键词:小麦氮胁迫碳氮代谢氮素利用效率
1BL/1RS易位系小麦品质性状相关基因等位变异分析
2016年
为了探讨1BL/1RS易位系在小麦品质育种中的潜在利用价值,利用小麦品质相关基因分子标记,明确了258份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系)中5个相关基因型的分布规律。在258份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系)中,Ppo-A1b和Ppo-D1a 2个基因型分布频率分别为58.2%和64.0%,Ppo-A1b/Ppo-D1a基因型所占比例为36.8%。这表明1BL/1RS易位系在低PPO活性小麦育种中具有应用价值。Psy-A1低黄色素等位变异基因型Psy-A1b仅占全部1BL/1RS易位系品种(系)的30.2%。在低黄色素小麦育种亲本组配中,应注意1BL/1RS易位系品种(系)的选择。硬质麦Pinb-D1b基因型所占比例为60.9%。在258份1BL/1RS易位系小麦品种(系)中,其中27份的基因型为Ppo-A1b/Ppo-D1a/Psy-A1b/Pind-D1b,这些品种(系)在小麦品质育种中有重要应用价值。穗发芽密切相关基因Vp1的等位基因Vp-1Ba、Vp-1Bb、Vp-1Bc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1%、63.6%。
李孟军李亚青张楠史占良
关键词:小麦分子标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