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束华东

作品数:15 被引量:49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科技攻关项目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8篇采收率
  • 7篇油藏
  • 6篇聚合物驱
  • 5篇油田
  • 5篇稠油
  • 4篇调剖
  • 3篇双河油田
  • 3篇提高采收率
  • 3篇普通稠油
  • 3篇驱油
  • 3篇复合驱
  • 3篇高温油藏
  • 3篇稠油油藏
  • 2篇原油
  • 2篇原油采收率
  • 2篇矿场
  • 2篇矿场应用
  • 2篇交联
  • 2篇二元复合驱
  • 2篇分子量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石化
  • 1篇北京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作者

  • 15篇束华东
  • 6篇刘艳华
  • 4篇郭艳
  • 4篇孙林涛
  • 4篇肖磊
  • 4篇孔柏岭
  • 4篇王熙
  • 3篇吕晓华
  • 3篇林杨
  • 2篇王正欣
  • 2篇王纪云
  • 2篇李二晓
  • 2篇张丽庆
  • 2篇杨力生
  • 2篇刘斌
  • 2篇张燕
  • 2篇吕帅
  • 1篇赵春旭
  • 1篇陶光辉
  • 1篇唐金星

传媒

  • 5篇油田化学
  • 3篇精细石油化工...
  • 2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化学工程师
  • 1篇石油钻探技术
  • 1篇承德石油高等...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河油田北块Ⅱ4—5层系聚合物驱前后微观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以双河油田典型聚驱开发单元Ⅱ4-5层系为依托,采取现场取心研究为手段,利用含油薄片、图像分析、荧光分析技术,对比研究聚合物驱前后微观剩余油在孔隙空间的分布特征及聚驱后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认为:①水驱后剩余油多是水包油状,油水混合,且主要以大斑块、连片状、网络状的形式存在;②聚合物驱油后剩余油分布形态更为复杂,岩石骨架较为清晰,零星分布的剩余油较多,且多以4、斑块或孤滴状为主,表明聚驱后剩余油分布呈现形态多样、散、碎的特点;③油层内部非均质性使得不同层段水淹程度不同,中、弱水洗主要集中在中低渗透层段,细砂岩及中细砂岩含油较多。
张燕郭艳束华东李树斌梁玉纪李兰琴李永峰
关键词:聚合物驱剩余油分布
氧和硫化物对聚合物及调剖体系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21年
研究污水中的硫物化和氧含量对聚合物黏度以及调剖体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无硫化物条件下,老化温度为58℃时氧含量对聚合物长期热稳定性有影响,氧含量控制在0.5 mg/L以下,聚合物黏度保留率可以达到90%以上。无氧条件下,硫化物对聚合物黏度影响不大。氧和硫共存时,对聚合物溶液黏度影响较大,完全曝氧条件下,随着硫化物含量的升高,聚合物的黏度降低,当硫化物含量低于0.5 mg/L时,黏度保留率大于90%;当溶解氧含量小于0.5 mg/L时,硫化物含量小于0.5 mg/L对聚合物黏度影响较小。氧和硫化物共存时对调剖体系黏度影响较大,为了保证调剖效果和注入质量,现场配制水中的氧含量控制在0.5 mg/L以下,硫物化含量控制在0.5 mg/L以下。
郭艳郭艳乔喜刘斌束华东王熙刘斌
关键词:污水回注成胶时间
普通稠油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研究与应用
针对古城油田B125区块普通稠油油藏条件,评价了超高分子量聚合物CG-Ⅱ的性能特点及技术优势,实验证明超高分子量聚合物CG-Ⅱ增粘性能优越,同等浓度条件下较常规聚合物粘度高出40%以上.超高分子量聚合物粘弹性显著,弹性模...
束华东王正欣郭艳李二晓王熙
关键词: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油采收率
河南双河油田90℃以上高温油藏二元复合驱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针对河南双河油田Ⅵ油组90℃以上高温油藏条件,提出了由表面活性剂SH7与聚合物1630S组成的适合该油藏条件的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研究了该二元驱油体系的界面性能、乳化性能、热稳定性能、抗吸附性能及驱油性能。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驱油体系(1630S浓度1500 mg/L)在SH7浓度高于500 mg/L时油水界面张力可达10^(-3)mN/m超低数量级,SH7浓度高于1000 mg/L后,界面张力可达10^(-4)mN/m数量级,且在30 min内即达到超低。组成为1500 mg/L 1630S+2000 mg/L SH7的SP二元复合体系的乳化性能良好,油水比为7∶3时乳状液黏度是SP二元复合体系的7倍以上。该SP二元复合体系的抗岩心吸附性能良好,在经历五次吸附后,油水界面张力仍可达8.82×10^(-4)mN/m。当体系中氧含量低于0.8 mg/L时,聚合物及SP二元复合体系的长期热稳定良好,95℃下老化180 d后的体系黏度仍高于初始值,油水界面张力可以保持在10^(-4)mN/m数量级。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水驱后注入0.606 PV的SP二元复合体系,在水驱(采收率42.26%)基础上可提高采收率22.16%,较同等条件下的聚合物驱高出6个百分点。三倍渗透率级差层内非均质岩心驱油实验结果表明,SP二元复合体系的最佳段塞尺寸为0.6 PV,在水驱基础上提高采收率16.23%。
束华东陈慧卿肖磊刘艳华孙林涛李二晓孔柏岭
关键词:高温油藏原油采收率乳化性能
超稠油降黏助排技术优化与应用
2023年
针对多轮次吞吐导致的地下存水增多、蒸汽热效率低、剩余油黏度大造成稠油开采更困难的问题,研究开发了具有耐高温、低表界面张力和快速渗透特点的助排剂,该剂具有使用浓度低(0.05%)、表面张力低(21.09 mN/m)、界面张力低(0.49 mN/m)的特点,耐高温达320℃,助排率达18.26%。通过与降黏剂复合使用,可达到降黏助排、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该体系在新庄油田新5007井进行现场实施,阶段增油254 t,峰值产油达8.4 t,实施效果显著。
陈慧卿谢滔常国栋赵一潞赵楠束华东王晓东
河南油田低强度调剖体系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对铬体系和酚醛体系两种低度交联体系的成胶时间和强度进行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交联剂浓度相同,聚合物浓度越高,成胶时间缩短、成胶强度越大;聚合物浓度相同,交联剂浓度越高,成胶时间越短,成胶强度越大。并联岩心实验结果表明:低度交联可以有效堵塞大孔道,扩大后续水驱的波及体积,提高采收率。
吕帅刘文华皇海权刘艳华梁杨束华东
关键词:交联剂岩心实验采收率
特高含水油藏复合驱技术提高采收率研究被引量:15
2013年
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特高含水油藏条件,筛选出SP二元复合体系、ASP三元复合体系的优选配方,分别为2000 mg/表面活性剂SH6+1500 mg/L聚合物ZL-II和8000 mg/LNa_2CO_3+2000 mg/L表面活性剂SH6+1500mg/L聚合物ZL-II,并对比评价了两种体系的热稳定性能、多次吸附性能和岩心驱油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81℃、7.34 s^(-1)下优选出的SP二元体系、ASP三元体系的黏度分别为74.6mPa·s和46.5mPa·s,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3.64×10^(-3)和3.89×10^(-4)mN/m,ASP三元体系与SP二元体系相比,界面张力有一个数量级的下降,黏度下降37%。81℃老化120 d后,APS三元体系的黏度保留率高于SP二元体系,界面张力始终维持在10^(-4)mN/m数量级,较SP二元体系低两个数量级,长期稳定性能优越于SP二元体系。ASP三元体系在与天然油砂重复接触5次以后,界面张力从3.63×10^(-4)mN/m增至4.67×10^(-3)mN/m,仍维持在超低数量级,且非均质岩心驱油效果整体比SP二元体系高3%~5%。因此采用三元复合驱技术作为双河油田IV5-11层系在特高含水阶段水驱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的接替技术。经过两年的的矿场试验,区块已经见到较好的增油降水效果。
刘艳华孔柏岭肖磊吕晓华束华东林杨
关键词:特高含水油藏热稳定性提高采收率双河油田
Cr^3+交联聚合物体系调剖技术的室内研究与矿场应用
2012年
针对下二门油田H2Ⅱ、H2Ⅲ层系油藏特点,通过Cr^3+交联聚合物的室内配方实验,进行了调剖剂的配方优选。优选出了适合于下二门油田H2II、H2Ⅲ层系油藏特点的调剖剂配方;岩心实验结果表明该调剖剂具有良好的注入性,且堵水率达99.99%。现场试验有效地控制了注聚井的平面窜流现象,延长了二次聚合物驱见效期。
王琦林杨王纪云束华东孙林涛张燕
关键词:交联聚合物调剖
纳米微球粒径的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新型纳米微球逐级深部调剖技术,对该技术的主体纳米微球的粒径大小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矿化度有助于微球的溶胀,Ca2+和Mg2+的存在会抑制微球溶胀,适宜的p H值有助于微球的溶胀,温度越高纳米球体系的膨胀速度越快。
孙林涛王纪云赵春旭束华东王熙刘艳华杨力生
关键词:纳米微球粒径深部调剖
古城油田B125区块稠油油藏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技术被引量:2
2020年
古城油田B125区块普通稠油油藏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平均黏度达1 000 mPa·s以上,进一步提高采收率难度大。为此,通过增黏性、流变性和驱油试验,评价了超高分子量聚合物提高普通稠油采收率的技术优势,考察了含硫污水对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超高分子量聚合物增黏性优越,相同质量浓度下较常规聚合物溶液黏度高40%以上;黏弹性强,相同黏度下较常规聚合物采收率提高3.4百分点以上;含硫污水会造成聚合物溶液黏度降低10%以上、弹性明显减弱和采收率提高幅度降低3.0百分点。B125区块部署注聚井22口,截至2018年底,累计注入0.22倍孔隙体积的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上升3.5 MPa,日产油量增加45.0 t,含水率降低9.0百分点,累计增产油量1.84×10~4 t,阶段采收率提高1.19百分点。研究与应用表明,超高分子量聚合物驱技术可以大幅提高较高黏度普通稠油油藏的采收率。
陶光辉束华东刘斌
关键词:聚合物驱超高分子量普通稠油古城油田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