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明月

作品数:4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专利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4篇有序介孔
  • 4篇介孔
  • 3篇有序介孔碳
  • 3篇萃取
  • 3篇微萃取
  • 3篇介孔碳
  • 3篇固相
  • 3篇固相微萃取
  • 3篇固相微萃取涂...
  • 2篇担载
  • 2篇石墨纤维
  • 2篇污染
  • 2篇氯苯
  • 2篇氯苯类
  • 1篇有机试剂
  • 1篇有机污染
  • 1篇有机污染物
  • 1篇溶剂
  • 1篇试剂
  • 1篇碳膜

机构

  • 4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江明月
  • 3篇李健生
  • 3篇蒋慧
  • 3篇王连军
  • 2篇刘晓东
  • 2篇沈锦优
  • 2篇孙秀云
  • 2篇韩卫清
  • 2篇陆锐
  • 1篇齐俊文
  • 1篇刘超

传媒

  • 1篇分析化学

年份

  • 2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一种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担载有序介孔碳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担载有序介孔碳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EISA)工艺在实芯石墨纤维的外侧形成一层OMC前躯体,经氮气气氛中热处理得到有序介孔碳(OMC)薄膜。该方法选择实芯石墨纤维为基体,利...
李健生王连军蒋慧江明月陆锐孙秀云沈锦优韩卫清刘晓东
文献传递
有序介孔碳固相微萃取涂层测定水中氯苯类有机污染物被引量:9
2016年
采用溶剂挥发自组装结合提拉法,在石墨纤维表面制备有序介孔碳(Ordered nlesoporous cabon OMC)涂层,并开展其对水中氯苯类有机污染物的固相微萃取(SPME)测定。扫描电镜(SEM)结果显示,制备的OMC涂层完整与基体结合紧密,厚度约为7μ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和氮吸附脱附结果证实,OMC涂层具有规整二维六方特征,比表面积和孔容分别为369.7 m^2/g和0.28 cm^3/g。以氯苯类污染物为分析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与氢火焰气相色谱联用法对OMC涂层的萃取性能进行全面的评价,优化萃取时间和温度、解吸时间、搅拌速率、离子强度及顶空体积等萃取条件,并与商品化涂层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30 min萃取温度50℃,脱附时间2 min,盐浓度0.35 g/mL,顶空体积15 mL。在最佳萃取条件下,检出限在0.05~0.15μg/L之间;在1~1000μg/L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7次平行样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1%~6.4%。制备的OMC涂层的峰面积是商用聚二甲基硅氧烷/二乙烯基苯(Polydimethylsiloxane/divinylbenzene,PDMS/DVB)涂层的2倍,商用聚丙烯酸酯(Polyacrylate,PA)涂层的18倍。将此涂层应用于两种实际水样中,4种氯苯均未检出,添加浓度为20μg/L时,样品回收率分别为99.4%~114.5%和92.3%~97.0%。
江明月李健生蒋慧齐俊文刘超王连军
关键词:有序介孔碳固相微萃取氯苯
一种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担载有序介孔碳膜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担载有序介孔碳膜的制备方法。采用溶剂挥发诱导自组装(EISA)工艺在实芯石墨纤维的外侧形成一层OMC前躯体,经氮气气氛中热处理得到有序介孔碳(OMC)薄膜。该方法选择实芯石墨纤维为基体,利...
李健生王连军蒋慧江明月陆锐孙秀云沈锦优韩卫清刘晓东
文献传递
有序介孔碳固相微萃取涂层的制备及对水中氯苯类化合物的测定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新型的有机物分析前处理技术,具有简单、方便、无溶剂和绿色的特点,已广泛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监测领域。涂层是SPME技术的核心部件。由于商品化SPME涂层普遍存在热/化学稳定性较差,使用寿命较短和价...
江明月
关键词:有序介孔碳固相微萃取涂层氯苯类化合物浸渍提拉法污染处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