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专利

主题

  • 6篇藻蓝蛋白
  • 5篇纳米
  • 4篇感器
  • 4篇传感
  • 4篇传感器
  • 3篇蛋白
  • 3篇氧化石墨
  • 3篇石墨
  • 3篇碳纳米管
  • 3篇重组别藻蓝蛋...
  • 3篇纳米管
  • 3篇胶原
  • 3篇胶原蛋白
  • 3篇复合水凝胶
  • 3篇别藻蓝蛋白
  • 2篇导电
  • 2篇导电率
  • 2篇电池
  • 2篇电池组
  • 2篇电池组件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烟...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9篇蒲洋
  • 7篇秦松
  • 5篇李文军
  • 2篇焦绪栋
  • 2篇王寅初
  • 2篇葛保胜
  • 2篇崔玉琳
  • 2篇江婷婷
  • 1篇李杰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6
  • 2篇2014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种定向重组别藻蓝蛋白三聚体作为光学敏化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定向重组别藻蓝蛋白三聚体作为光学敏化材料的应用。首先带有有利于分离纯化,和定向组装组氨酸标签;其次通过不同浓度蛋白溶液处理电极,而后采用氮气吹干或者真空冷冻干燥,依赖静电力吸附和氢键相互作...
蒲洋葛保胜秦松刘少芳崔玉琳王寅初王萌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级生物复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生物复合物及其应用。纳米级生物复合物为0.02微克/毫升—10微克/毫升纳米级氧化石墨烯-低分子量壳聚糖复合物溶液和0.001毫克/毫升—10毫克/毫升重组别藻蓝蛋白溶液共混于PBS...
江婷婷蒲洋秦松崔玉琳王寅初
文献传递
一种复合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胶原蛋白/羧基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酰胺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胶原蛋白并配制成胶原蛋白水溶液;配制羧基化碳纳米管溶液;配制交联剂溶液;将所述胶原蛋白水溶液、所述羧基化碳纳米管溶液和所述交联剂溶液混合均匀,...
李文军秦松蒲洋葛保胜
文献传递
胶原蛋白/碳纳米管/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胶原蛋白/碳纳米管/聚丙烯酰胺复合水凝胶材料方法,包括:提取胶原蛋白并配制成胶原蛋白水溶液;配制碳纳米管溶液;配制交联剂溶液;及将所述胶原蛋白水溶液、所述碳纳米管溶液和所述交联剂溶液混合均匀,在室温下超声,密闭抽气,...
李文军秦松李杰蒲洋
文献传递
基于基因重组藻蓝蛋白MAC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生物素化抗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基因重组藻蓝蛋白MAC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生物素化抗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表达质粒pMAC;将表达质粒pMAC转入大肠杆菌中,得到工程菌株BMAC;将工程菌株BMAC接种培养后诱导表达,收集菌液体...
李文军秦松焦绪栋蒲洋
文献传递
一种复合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太阳能电池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胶原蛋白/羧基化碳纳米管/聚丙烯酰胺复合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取胶原蛋白并配制成胶原蛋白水溶液;配制羧基化碳纳米管溶液;配制交联剂溶液;将所述胶原蛋白水溶液、所述羧基化碳纳米管溶液和所述交联剂溶液混合均匀,...
李文军秦松蒲洋葛保胜
文献传递
一种纳米级生物复合物及其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级生物复合物及其应用。纳米级生物复合物为0.02微克/毫升—10微克/毫升纳米级氧化石墨烯-低分子量壳聚糖复合物溶液和0.001毫克/毫升—10毫克/毫升重组别藻蓝蛋白溶液共混于PBS...
江婷婷蒲洋秦松崔玉琳王寅初
文献传递
一种定向重组别藻蓝蛋白三聚体作为光学敏化材料的应用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定向重组别藻蓝蛋白三聚体作为光学敏化材料的应用。首先带有有利于分离纯化,和定向组装组氨酸标签;其次通过不同浓度蛋白溶液处理电极,而后采用氮气吹干或者真空冷冻干燥,依赖静电力吸附和氢键相互作...
蒲洋葛保胜秦松刘少芳崔玉琳王寅初王萌
文献传递
基于基因重组藻蓝蛋白MAC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生物素化抗体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基于基因重组藻蓝蛋白MAC和氧化石墨烯量子点的生物素化抗体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表达质粒pMAC;将表达质粒pMAC转入大肠杆菌中,得到工程菌株BMAC;将工程菌株BMAC接种培养后诱导表达,收集菌液体...
李文军秦松焦绪栋蒲洋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