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6篇专利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化学工程

主题

  • 8篇硫磺
  • 4篇制硫
  • 4篇不溶性硫
  • 3篇不溶性硫磺
  • 2篇烟气
  • 2篇液硫
  • 2篇液体硫磺
  • 2篇排放烟气
  • 2篇喷射器
  • 2篇脱气
  • 2篇脱气塔
  • 2篇硫磺回收
  • 2篇硫磺回收率
  • 2篇回收
  • 2篇回收方法
  • 2篇变换气
  • 2篇催化
  • 1篇原油
  • 1篇折流板
  • 1篇制氢

机构

  • 8篇山东三维石化...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青岛联信催化...

作者

  • 12篇袁洪娟
  • 4篇范西四
  • 3篇刘晨光
  • 3篇王延臻
  • 3篇李铁军
  • 2篇孙波
  • 1篇刘桂玲
  • 1篇刘艳苹
  • 1篇高炬
  • 1篇张苗苗

传媒

  • 2篇山东化工
  • 1篇精细石油化工
  • 1篇橡胶工业
  • 1篇化肥工业

年份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3
  • 3篇2006
  • 1篇2005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汽化法制备不溶性硫黄的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试验研究汽化法制备不溶性硫黄(IS)的工艺条件,并对IS形成历程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制备IS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碘/硫黄质量比0.003,反应温度620℃,反应时间20min,固化温度60℃,固化时间6~8h。IS形成历程:硫黄加热至沸点后断裂成小分子,这些小分子在急冷过程中聚合形成长链分子,碘作为稳定剂接入长链分子两端并留在IS产品中。
袁洪娟王延臻刘晨光
关键词:不溶性硫黄稳定剂
原油及馏分油酯化脱酸的催化剂和工艺
一种用于降低原油及馏分油酸值的方法,其特点在于在装有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中,使用甲醇与原油或馏分油中的环烷酸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环烷酸酯,反应温度为150~300℃,反应压力0.02~1.5MPa,空速0.1~20hr<Su...
王延臻刘艳苹刘晨光张苗苗袁洪娟
文献传递
硫磺装置尾气加热器改造被引量:1
2015年
海南硫磺回收装置原料气处理量增加后,尾气加热器设备压降增大,特别是壳体压降增大,成为装置处理能力增加的瓶颈。对设备进行核算分析,采用ф51x5换热管,排列方式为45°,换热管间距增大至72mm,折流板圆缺率提高至0.4,设备压降降至设计允许范围内。设备改造后,设备直径增加,通过设计优化与现场设备很好衔接。装置重新开工后,实测设备压降与计算值相符,改造圆满成功。
袁洪娟杨圣闯
关键词:折流板换热管
液硫脱气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硫脱气工艺,具体是一种液硫槽内液体硫磺脱除H<Sub>2</Sub>S的方法。液硫槽内液体硫磺经过液硫脱气泵升压,进入液硫喷射器作为动力,将液硫槽内气相空间的气体抽吸出;压缩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升温,通入液...
袁洪娟李铁军范西四
文献传递
一种新型轴径向反应器的工业应用被引量:3
2019年
本文介绍一种新型轴径向反应器,结构充分利用反应器的球形封头内空间,最大化提高反应器有效容积利用率,降低设备筒体高度,节省设备投资。通过工业应用情况表明,新型轴径向反应器床层气流分布均匀,床层压降小,达到了预期设计的目标。变换气的反应深度满足工艺要求,可以替代传统的轴径向反应器。
袁洪娟
关键词:轴径向反应器
提高硫磺回收率的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本发明涉及提高硫磺回收率的装置及其回收方法,包括制硫过程尾气回收装置、变换气回收装置和循环系统,利用本发明的回收装置和方法可获得接近100%的硫回收率,并且本发明工艺简单,投资和运行成本低,适于工业规模应用。
范西四孙波袁洪娟
文献传递
不同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节能分析与比较被引量:1
2015年
按照高水气比和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的设计理念,对与Shell粉煤气化工艺配套的高、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流程进行了动力学计算和工艺设计,分析并比较了2种工艺的流程特点、蒸汽消耗、外排冷凝液量、设备规格和能量消耗。结果表明,低水气比耐硫变换工艺与Shell粉煤气化工艺流程匹配性更加合理。
袁洪娟纵秋云
关键词:耐硫变换节能分析
环保型硫化氢制氢和不溶性硫磺的装置与方法
本发明属于硫化氢制氢和不溶性硫磺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环保型硫化氢制氢和不溶性硫磺的装置与方法。该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催化单元、淬冷单元、液化分离单元,以及连接上述各单元的管道及设置在连接管道上的输送泵、阀门和用于自控的仪表...
刘桂玲袁洪娟郝郑平高炬李铁军张鑫
文献传递
液硫脱气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硫脱气工艺,具体是一种液硫槽内液体硫磺脱除H<Sub>2</Sub>S的方法。液硫槽内液体硫磺经过液硫脱气泵升压,进入液硫喷射器作为动力,将液硫槽内气相空间的气体抽吸出;压缩空气经过空气预热器升温,通入液...
袁洪娟李铁军范西四
文献传递
充油不溶性硫磺制备方法的改进被引量:8
2006年
为了提高充油型不溶性硫磺的高温稳定性,对环烷基油直接抽提法进行了改进,并探讨了影响高温稳定性的因素。改进方法是:先将不溶性硫磺粗品用CS_2萃取,然后与环烷基油按质量比1:(10~12)混合,加热到60~70℃,恒温搅拌30 min后抽滤。结果表明,与环烷基油直接抽提的工艺相比,产物高温稳定性(105℃经受15,30 min后不溶硫磺分数)提高10%以上;在充油不溶性硫磺产物中,油含量越低,不溶硫含量越高,产物的高温稳定性越好。
袁洪娟王延臻刘晨光
关键词:不溶性硫磺充油高温稳定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