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璐
- 作品数:8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石墨烯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分散剂,如式(I)、式(II)或式(III)所示。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由萘四甲酸二酰亚胺单元、阴离子基团和烷基链三个部分组成。首先,萘四甲酸二酰亚胺单元和石墨烯之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整个分子可以和石墨烯...
- 刘俊张璐王利祥
- 文献传递
- 季膦萘磺酸盐离子液体与甲基膦酸二甲酯协同阻燃环氧树脂被引量:1
- 2024年
- 合成了一种新型季膦萘磺酸盐室温离子液体[TBP]NS,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波谱(1H NMR和31P NMR)确定了其结构,并将其与甲基膦酸二甲酯(DMMP)复配用于制备阻燃环氧树脂.阻燃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当在环氧树脂(EP)中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TBP]NS和4%的DMMP时,所得阻燃环氧树脂EP/4%[TBP]NS/6%DMMP的极限氧指数达到31.2%, UL-94垂直燃烧通过V-0级别.与纯环氧树脂相比,该阻燃环氧树脂的峰值热释放速率(PHRR)降低了59%,总热释放(THR)降低了43%,峰值CO释放速率(PCOP)降低了41%,残炭率升高了97%.[TBP]NS和DMMP在氧指数、垂直燃烧和锥形量热测试中均展现出优异的协同阻燃作用,并且表现出良好的炭化能力和降热效果.在力学性能方面,与单纯加入DMMP的环氧树脂相比,EP/4%[TBP]NS/6%DMMP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弯曲强度均有提高.
- 张璐张璐刘杰江惠王松王松李三喜唐涛
- 关键词:环氧树脂离子液体甲基膦酸二甲酯
- 用于高分子太阳能电池的石墨烯量子点电极界面材料被引量:2
- 2018年
- 高分子太阳能电池中的电极界面层对于器件性能十分重要,开发新型电极界面材料是提高器件性能的有效方法.不同于传统的电极界面材料(导电高分子、无机氧化物、金属及其盐、高分子电解质等),我们发展了石墨烯量子点电极界面材料体系.与氧化石墨烯相比,边缘羧基化的石墨烯量子点(EC-GQD)的氧官能团种类单一,因此具有化学修饰可控、性质容易调节的特点,作为阳极/阴极界面材料能实现更高的器件性能.EC-GQD自身具有高功函、成膜性好的特点,作为阳极界面材料,器件性能优异;通过对EC-GQD边缘的羧基进行化学修饰,引入碱金属离子、季铵盐或极性基团,可实现电极功函的大幅度降低,因此我们开发出多种低功函的阴极界面材料.本文系统介绍了边缘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衍生物的结构特征、化学修饰及其作为电极界面材料在高分子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
- 丁自成张璐刘俊
- 一种离子液体阻燃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涉及阻燃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子液体阻燃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离子液体阻燃剂,具有式I所示结构;式I中,R<Sub>1</Sub>、R<Sub>2</Sub>、R<Sub>3</Sub>、R<...
- 唐涛刘杰张璐姜治伟
- 石墨烯分散剂、其制备方法及石墨烯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石墨烯分散剂,如式(I)、式(II)或式(III)所示。所述石墨烯分散剂由萘四甲酸二酰亚胺单元、阴离子基团和烷基链三个部分组成。首先,萘四甲酸二酰亚胺单元和石墨烯之间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使整个分子可以和石墨烯...
- 刘俊张璐王利祥
- 文献传递
- 石墨烯低沸点有机溶剂分散剂
- 传统的石墨烯有机小分子分散剂由于其与石墨烯的吸附作用力有限,只能将石墨烯分散在水中,无法将石墨烯分散在低沸点有机溶剂中,因而限制了溶液加工的石墨烯在光电器件领域的应用。我们提出以具有超大π共轭单元的边缘羧基化石墨烯量子点...
- 张璐刘俊
- 关键词:石墨烯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氧硼氮配位键的缺电子单元、共轭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 一种基于氧硼氮配位键的缺电子单元、共轭高分子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共轭高分子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有机光电材料和有机染料分子结构中强缺电子单元种类以及数目少的问题。本发明将硼烷化前体溶解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硼烷化试剂,在一定温度...
- 刘俊贾镜玉张璐邵兴鑫
- 低烟低热薄壁阻燃聚碳酸酯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 2024年
- 兼具低烟低热和薄壁阻燃的无卤无氟聚碳酸酯(PC)的制备是该领域面临的一个挑战。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和硼酸为原料,通过缩聚反应制备了一种聚硼硅氧烷(PBS)阻燃剂,将其与硼酚醛树脂(LPR)复配制备了PBS-LPR/PC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在PBS和LPR总添加量为10wt%、质量比3∶1时,在PC中表现出最佳的协同阻燃效果,1.6 mm厚的PC样品能够通过UL-94垂直燃烧测试的V-0级别。与PC相比,该样品的峰值放热率(pHRR)、峰值产烟率(pSPR)、总热释放(THR)和总烟生成(TSP)分别降低了76%、64%、49%和65%。阻燃机制研究表明:PBS和PC的交联成炭以及LPR的原位成炭是阻燃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7.5%PBS-2.5%LPR/PC的缺口冲击强度是PC的2.3倍,材料表现出高韧的特性。
- 江惠刘杰张璐张璐李三喜唐涛
- 关键词:聚碳酸酯